八旬邛崃画家梦圆蓉城 158件作品献礼世园
[size=18.6667px]丽 琴/文图
“我一介布衣白丁的艺术人,为了艺术夙愿,圆自己的艺术之梦,是多么的艰辛,唯我自知!谢谢古道热肠的朋友们相助,才得以圆了此梦。”4月28日,“艺道春秋”书画展在成都举行的第二天,80岁的邛崃画家黄世明先生回想起自己60载从艺路,感慨万千。
一、 艺道春秋 献礼世园
4月27,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成都开幕的第二天,“艺道春秋”书画展在四川中国书画美术馆开幕,黄世明的158件花鸟山水和书法作品亮相蓉城。四川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文轩美术馆馆长王东担任开幕式主持人,他有些动情地说:“这158件作品,是黄世明先生毕生艺术创作的一小部分,这些作品里,有他对艺术的学习、思考和探索,更有他对艺术的执着和爱恋。”
今年2月25日,王东曾担任黄世明《艺道春秋》新书发布会主持人。同样是做主持人,但感受与上次颇有些不同:“黄老师的作品能够在四川省诗书画院展出,是诗书画院对他的肯定,说明他水平已经达到一个高度。我们今天看到的作品, 绘画和书法都有过人之处,有他自己独特的东西,独特的艺术语言,这跟他多年勤奋修炼、拜师学艺分不开,而且他自己特别喜欢动脑筋,他将他的书法和绘画结合在一块儿,形成了我们一般人达不到的高度,所以应该向他老人家学习。”
70后的张雁是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与黄世明师出同门——著名书法家刘新德,俩人相识已有十年,他惊讶于本职工作是中医的师兄黄世明在书法之外还醉心丹青,对绘事有如此深入的研究。开幕式那天,站在师兄一件大尺幅的松鹤图前观画,他感到心旷神怡:“首先是大尺幅的震撼力,第二是穿插点染水墨的出现,第三是构图的精妙,第四是造型栩栩如生,让我们感觉到另一个黄世明先生展现在面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耄耋之年的老先生对家乡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炙热探索,也给我们的年轻人也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邛崃籍画家吴敬忠二十多年前在邛崃工作时就与黄世明老师相识。开幕式当天,在认真观摩了黄世明先生的作品后,他相当激动,感慨:“80高龄,巨大的艺术成就,大量艺术品呈现出来,他是邛崃艺术界的又一高峰,他是四川省美术界中国画的一流画家。我为我们家乡邛崃有这样的杰出的艺术家,由衷地感到自豪,感到高兴。”
90后的中式美学生活推广者、邛崃市文艺两新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陈丽文,在《鹤鸣九天盛世千秋图》前流连良久,有感而发:“黄世明老师的作品朴实,清雅,跟他的为人一样,又朴素又诚诚恳恳。像他的这幅《鹤鸣九天盛世千秋图》,我知道是因为尺寸非常的大,黄老师是趴在地上耗时非常久完成的。我觉得这种坚持、这种创作的热情跟激情,值得我们年轻一辈学习。”
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的王军老师,开幕式当天一早,偶然从朋友圈得知“艺道春秋”展讯,便很快赶到现场,用手机一一拍下了黄世明先生所有展出的书画作品。“他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理解到这种程度,他反应出来的东西,给人的感觉,他有中国绘画当中的那么一种灵动的,空灵的境界,我估计他可能对哲学也是感兴趣的,不然达不到那种境界。他退休以后能够花那么多精力进行艺术实践,还有文集出版,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每个后来者尊重。”
二、 耄耋梦圆 足慰平生
黄世明从小酷爱书画,在中医院工作之时,一直笔耕不辍。退休后还到成都拜秦天柱、刘朴、刘新德、朱常棣等著名书画家为师,坚持勤学苦练至今。他钟爱邛崃的山水人文,常年深入乡村写生创作,以艺术形式讴歌家乡壮丽山川,曾出版《黄世明书画作品集》、《黄世明花鸟作品集》。2022年,获悉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即将在邛崃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举办分会场后,黄世明不顾年事已高,耗时一年多创作百米长卷《鹤鸣九天盛世千秋图》等系列反映邛崃山水和生物多样性之美的画作,以此表达对世园会的热切期盼。2024年2月,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他的山水花鸟套书《艺道春秋》(包括《花鸟作品卷》《山水卷》《花鸟山水长卷》和《三艺斋文集》四本),如今又专程到成都举办“艺道春秋”山水花鸟绘画展,献礼世园会。
“艺道春秋”书画作品展,集中展示了黄世明从艺60年的158件花鸟山水和书法作品。其中绘画作品几乎全部取材于家乡的山水和草木,彰显了邛崃的秀丽山川,展示了邛崃的生物多样性之美,让人们从中感受到“公园城市 .美好人居”的魅力所在。
黄世明先生将自己比作艺术道路上的苦行僧,有生之年到省城去开一个画展是他的夙愿。“我今年年届八十,有时不待我的紧迫感。遂于三月初考虑成行。由于时间促,加之省艺术介高手如云。于之画作能否立足省上?心中忐忑不安。加之于一介布衣白丁,省上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占。画展能否成功,心中无数。但为圆这个梦,义无反顾地前行了。”令人欣喜的是,开幕式当天,艺术同仁和师门艺术家来了不少,人气之盛,出乎意料。特别是恩师秦天柱、刘朴两位艺术家,以及原四川省文联主席黄啟国主席宣布开幕式开始那一刻,他感到内心释然了。业内人士和大家的评价、肯定,无疑让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60载的黄世明备受鼓舞,倍感温暖——
“黄世明几年前由邛崃到我工作室学习,他待人诚恳,谦逊好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他到成都来看我时大都要带一些近作请教,从他的不少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的用心和对艺术的那份挚爱。他的那种执着常常使我有一份感动。”(原中国美协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四川省诗书画院原副院长 秦天柱)
“观世明画卷,如读唐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新而雅致,味甘而悦目。”(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回川省中国画学会会長,中国著名山水画家 刘朴)
“我非常欣赏他的雀鸟画法,小巧玲珑、生动可爱。有的在啄食,有的在细语,有的在待友,有的则在盼亲人及小仔归来。那种拟人格化的手法,使画面格外生动,透出花鸟画那种灵动、活泼之美,体现了传统套式与格调及新的花鸟画艺术之探索。从这些画中看得出他试想走出一条崭新的路子,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潜心努力。”(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 朱常棣)
“画家黄世明‘艺道春秋’六十载,于绘画他兴复不浅且爱不释手,砚耕笔作从未间断。从量变、思变到意造,他笔下的花鸟、山水及长卷别开生面,硕果丰盈。习花鸟,写山水,‘因景生意’与自然气象冥合,是他绘画的追求。写意,与万物生息同历春秋,同频共振;构图,与画境艺趣和谐共融,相互依存;笔墨,与墨气韵律互渗交织,自写神韵。(四川美术出版社资深编辑 张大川)
三、宁移向首心 不墜青云志
王东在“艺道春秋”书画展开幕式上说:“黄老师穷其一生不懈追求艺术,耄耋之年,不仅在四川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艺道春秋》画册,今天又在此举办画展,实为其从艺一生之大事,他说,他希望通过这个展览为其艺术生涯画个圆满的句号。我跟他说,还早得很哦,先算个逗号吧。俗话说,人书俱老,人老艺精,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佳作问世。”
“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黄世明一生的信条。在耄耋之年以158件书画作品亮相蓉城收获如潮好评,这份喜悦的厚实、饱满可想而知。喜悦之余,黄世明先生心境很快归于平静。他对自己的人生坦然做了总结:“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在艺术上,黄世明先生遵循的原则是:立足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即李可染先生所云:“以最大的毅力走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同时,他受古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规律的影响,秉承艺术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理念。为此,他始终坚持直面生活,去采撷写生创作,践行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精神。
极少伤春悲秋的黄世明先生说:“以后如天能假年,亦将在艺术道路上‘宁移向首之心,不墜青云之志’,不断去求索,以期对中国画写意花鸟、山水探讨达到更新的无限可能。”
2024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