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行当概述
生:宋之南戏中已有生角。扮演男性人物,根据所演人物类型和表演特点,又细分为正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帕帕生、二小生等。
一、川剧生行生:宋之南戏中已有生角。扮演男性人物,根据所演人物类型和表演特点,又细分为正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帕帕生、二小生等。正生:因戴口条(即髯口),又称“须生”。所演人物多属中年男性,上起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文武俱有。讲做派,重唱工,要求噪音清亮,身材宜清瘦,高矮适中,举止潇洒大方。《醉写》中的李太白,《三击掌》中的王允等属正生。扮演帝王贵族的正生,如《长工段》中的唐明皇等,称“皇生”;正生中扎靠子扮武将者,须有功架和把子功,如《踏五营》中的杨艾等,称“靠甲生角”或“靠架生角”。老生:扮演老年男性,多戴麻髯或白髯,可演帝王、将相、官吏、平民乃至奴仆。表演上除具有唱做念功外,还需有扑跌翻滚功夫。如《困夹墙》中的齐桓公,《甘露寺》中的乔玄,《赵氏孤儿》中的公孙杵臼,《描容上路》中的张广才等即是。《定军山》中的黄忠,《禹门关》中的杨继业等,扎靠子,称“靠甲老生”或“靠架老生”。红生:川剧正生的一种。开红脸,讲究工架,有英雄气度,唱腔较一般正生高亢,多用琐呐伴奏,主要扮演三国戏中的关羽,《下河东》中的赵匡胤,《大盘山》中郭大寿等,也属红生。
小生:川剧习惯专指文小生,扮演青年男性,不挂髯口,主要扮演文人秀土,少数帝王公卿。要求扮相漂亮,口齿伶俐,表演因人物的不同,分别讲究有书卷气、迂气、酸气等。如《柳荫记》中的梁山伯,《绣襦记》中的郑元和,《彩楼记》中的吕蒙正,《三难新郎》中的秦少游等,均属文小生。另有一些戏,由于剧中人物具有喜剧性格,演员的鼻梁上勾上白粉“豆腐块”,习称小生丑扮,如《乔老爷奇遇》中的乔溪、《荷珠配》中的赵旺等。武生:包括武小生,多扮演英雄、武勇的青年男性,其中有元帅大将,也有江湖好汉与盗贼强徒之流。戴盔、扎靠或穿蟒、箭衣的,如《虎牢关》中的吕布,《八阵图》中的陆逊等,称“靠架武生”,又称“靠甲武生”。穿打衣的,如《打虎》中的武松,《杀船》中的萧方等,则称“短打武生”。帕帕生:又称“娃娃生”或“扒扒生”,势演少年儿童,以带童声稚气者为佳,如《三孝记》中的安安,《铡美案》中的冬哥。
二小生:系与大小生相对而言,多扮演剧中次要角色。如《三天香》中的刘忠是大小生,赵陶则是二小生。《彩楼记》中的吕蒙正是大小生,胡连弟则是二小生。
二、川剧旦行旦:宋杂剧中已有旦角。扮演女性人物。根据所演人物类型和表演艺术特点,又分为闺门旦、青衣旦、正旦、奴旦,泼辣旦、鬼狐旦,摇旦等。闺门旦:主要扮演待字闺中的青春少女。因人物生活环境的不同,分为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两大类。大家闺秀为官宦富豪人家小姐,行动拘谨,不苟言笑,具有“行不动裙、笑不露龈”的特点,一般穿褶子和钳子,捆大头,用摺扇,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花田写扇》中的刘玉容等。小家碧玉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爽朗活泼,一般穿色调鲜艳的褶子,下穿彩裤,不穿裙子,捆大头,梳偏转或扎毛辫,多用手巾,不用摺扇,如《双蝴蝶》中的柳碧英,《菱角配》中的菱角,《拾玉镯》中的孙玉姣等。青衣旦:多扮演身世清苦或遭遇不幸的青、中年妇女,因其身穿青色苦褶子,故称青衣旦,或简称“青衣”,如《琵琶记》中的赵五娘,《白兔记》中的李三娘等。正旦:多扮演贤淑端庄的后妃、夫人等中年妇女,穿披着蟒,或宫装,如《柴市节》中的欧阳夫人,《审头刺汤》中的雪艳,《杨门女将》中的柴郡主,《三祭江》中的孙尚香等。泼辣旦:正旦的一种。扮演性格泼辣的中年妇女,具有“垮嘴瞪眼直挺身”的特点,如《永巷宫》中的吕后,《杀狗惊妻》中的焦氏,《铁龙山》中的杜后等。花旦:多扮演性格明快活泼或轻浮放浪的青年妇女,具有“七分灵巧三分笑”的特点,如《醉酒》中的杨玉环,《珍珠衫》中的王三巧,《杀惜》中的阎惜姣等。根据剧中人物的特定身份,如系烟花妓女,则称“烟花旦”;如系神女仙姬,则称“神仙旦”。奴旦:又称“丫环旦”或“丫头旦”。多扮演天真活泼、机警伶俐的丫环,婢女或宫女之类的人物。动作多轻快,步法带弹性,穿小旦褶子、彩裤;有的外套花缎背心,拴风带,系围腰,捆大头或扎毛辫,用团扇,如《拷红》中的红娘,《胡琏闹钗》中的小英,《翠香记》中的翠香等。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表演上着重武打,要求具有翻腾扑跌等武功和“打出手”等特技,不扎靠,穿打衣战裙,多为侠女、仙女及女妖之类的人物,如《拨火棍》中的杨排风,《水漫金山》中的白素贞,《泗洲城》中的水母等。刀马旦:主要扮演擅长武艺、带军作战的青壮年女性,武打不如武旦,表演着重唱做和舞蹈,要求具有把子功、翎子功等,扎女儿靠,戴女帅盔,如《天门阵》中的穆桂英,《反延安》中的八宝公主,《击鼓战金山》中的梁红玉等。鬼狐旦:川剧独特的旦行类别。综合花旦、武旦,刀马旦、青衣旦的特点而形成,专演剧中鬼狐化身的人物。鬼旦耍绫子,狐旦耍翎子,是二者的专功。表演上要求身段灵动,步法矫健,掉形换影,飘忽不定,具有“快、灵、惊、诧,疑”的体态特点,如《情探》中的焦桂英,《放裴》中的李慧娘,《刀笔误》中的施舜华等。老旦:扮演老年妇女,着重突出老年人的形体特点,唱用本嗓,穿戴因身份而异。如《甘露寺》中的吴国太,《铡美案》中的老皇太,穿女蟒;《拷红》中的老夫人,《绣襦记》中的周氏,穿帔。一般老年妇女,如《林丁犯伎》中的林母,《琵琶记》中的蔡母,《五簪记》中的老观主等,也由老旦扮演。娃娃旦:扮演幼年女孩,如《铡美案》中的春妹等。丑旦:类似京剧的彩旦,扮演奸刁刻薄或鄙俗可笑的妇女,习惯上都由丑角演员扮演,属丑行。一般不包大头,戴额子或用青绫帕,也有的穿“时装”,如《投庄遇美》中的梅媪,《迎贤店》中的店婆子等。摇旦:川剧独特旦行类别。扮演凶狠悍妒或滑稽风趣之类的妇女,包大头,有的贴太阳膏,唱念中常耍花腔,用弹音,加语尾,多为鸨母、媒婆、晚娘、丑女、悍妇、傻丫头等。
三、川剧净行净:一般认为是由宋杂剧的“副净”演化而来,又称“花脸”,扮演男性人物。根据所扮演人物类型和表演艺术特点,又分为袍带花脸、靠架(甲)花脸、草鞋花脸、粉脸,猫儿花脸等。靠甲花脸:又称“靠架花脸”。多扮演武将,扎靠子,穿龙箭,讲究架子功,如《古城会》中的张飞,《别姬》中的项羽等。袍带花脸:多扮演文官,穿蟒或官衣,围玉带,表演着重唱、念,讲工架,如《金貂记》中的尉迟恭,《铡美案》中的包文正,《赵氏孤儿》中的屠岸贾等。草鞋花脸:川刚独特的净行类别。多扮演草莽英雄或性格直爽、粗犷、风趣之类的人物。一般着打衣,不一定都穿草鞋。表演着重唱做,特别讲究式口美,如《芦花荡》中的张飞,《木马驿》中的费文龙,《铁龙山》中的牛乃臣等。粉脸:实际为袍带花脸的一种,又称“粉净”。多扮演权奸佞臣或无道昏君之类的人物,常穿蟒。川剧的粉净,不似京剧粉净那样画涂浓厚的白粉,只是在脸上揉上一层淡淡的水粉,因而称为“肉粉脸”。如《血带诏》中的曹操,《连环计》中的董卓,《东窗修本》中的秦桧等。黑头:又称“黑净”。多扮演刚直、忠耿之人。囚其脸谱以黑色为主.故称黑头,如《踏五营》中的郑丫明,包公戏中的包文正等。武净:亦称“武花脸”。表演上着重武打,如《潞安州》中的炎罕太子、哈达郎君,《卧牛山》中的周仓等。猫儿花脸:川剧独特的净行类别。在剧中多作为粉脸角色的爪牙,或饰心怀叵测的小人。其脸谱的特点是:不勾满整个脸部,只在脸上画一块比三花脸(丑)的“豆腐块”面积稍大的“阅饼”,故又称“二饼饼花脸”,如《放裴》中的廖进忠,《把宫搜诏》中的华歆等。二花脸:因其所扮人物均非剧中主要净角,故称“二花脸”;也称“副净”或“二净”,类似小生行中的二小生、旦行中的贴旦。如《永巷宫》中的吕龙、吕虎、吕豹,《打銮清宫》中的王朝、马汉等。四、川剧末行末:末角初见于宋杂剧,元、明、清戏曲中都有此行角色,表演上基本与正生相同。在川剧中一般是指正生的次要角色,其中又分为“中末”戴黑满(或麻满),扮中年人,如《春秋配》中的家院李义;“老末”戴白满,扮老年人,如《柴市节》中的老院哥等。元曲中更出现了“外末”扮演生、旦、净行以外的次要角色,明清以来逐渐成为专演老年男性的角色,表演上基本与生、末相同,戴白髯口。
五、川剧丑行丑:俗称“小花脸”“三花脸”。从宋元南戏到现代的各剧种都有丑行。川剧丑行扮演的人物多种多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平民,三教九流,医卜星相,男女老幼,以至神仙鬼怪,无所不有。有清正廉明,心地善良,语言幽默,行为滑稽的好人,也有奸诈刁恶,悭吝卑鄙,口蜜腹剑,人面兽心的恶徒。丑行之中又分为袍带丑、宫衣丑、龙箭丑、褶子丑、襟襟丑、烟子丑、武丑、老丑等。扮演女性人物的称丑旦、丑婆子。袍带丑:多扮演王侯将相、显要官员,穿蟒,挂玉带,也有插翎子、执朝笏的,表演上重唱做及舞蹈身段,如《挡幽》中的周幽王,《青陵台》中的宋康王,《秦府清印》中的程咬金等。官衣丑:袍带丑的一种。多扮演公卿大夫、文职官吏。穿官衣,挂玉带,戴尖纱帽或圆纱帽,如《议剑献剑》中的曹操,《赠绨袍》中的须贾,《献地图》小的张松,《鸳鸯谱》中的乔太守,《金琬钗》中的公孙恺等。龙箭丑:川剧独特的丑行类别。多扮演暴虐无道的昏君,着龙箭,戴“独独冠”,插翎子,如《三伐宋》中的宋康王。《闹齐庭》中的几个公子,《武采桑》中的齐宣工等。《奔番》中的毛延寿,因,其身为太监之首,奔番时也穿龙箭。褶子丑:多扮演风流公子,执袴子弟之类的人物。因其多穿红色褶子,故又称“红褶子丑”。表演上要求有小生功底,如《审玉蟹》中的宁欣,《闹钗》中的胡琏,《园庭拾巾》中的王文,《做文章》中的徐子元,《活捉三郎》中之张文远等。方巾丑:多扮演头戴方巾的谋士、书吏、刀笔、方士之流,如《群英会》中的蒋干,《玉支矶》中的师爷,《乔老爷奇遇》中的蓝心会等。襟襟丑:多扮演乞丐、花子、义贼、二流子之类的人物,因其穿的是烂襟襟,故称“襟襟丑”。如《花子骂相》中的孙小二,《归正楼》中的邱元顺,《拾黄金》中的花子,《黄沙渡》中的万安等。烟子丑:襟襟丑的一种,多扮演差役、平民百姓等,因其用锅烟子画上黑眼圈,故称“烟子丑。”如《林丁犯夜》中的林丁,《醉隶》中的许仰川,《金台将》中的侯三等。武丑:多扮演擅氏武艺,性格机警,幽默风趣的人物,如《盗银壶》中的邱小乙,《拦马》中的焦光普,《时迁偷鸡》中的时迁,《顺天时》中的土行孙等。老丑:多扮演性格诙谐的老年人,如《秋江》中的老艄翁,《一只鞋》中的毛大富,《绣襦记》中的张三,《结草报》中的祖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