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节日倍思亲,恰逢“母亲节” ,母亲的音容笑貌又回到了我和弟弟们的脑海里。
母亲名叫温书梅,1926年5月19日出生在山西省祁县大贾村。在村子里,母亲是出了名的善良、贤惠、勤劳、手巧、能持家吃苦、善于帮助人的典型中国式贤妻良母。
养育了母亲的大贾村温家大院分前院、后院,占地约500平方米。大院建筑古典高大,墙用砖砌,顶架用泥抹平,装饰碃美,墙体图案精雕细刻,房屋、院墙、大门保留着旧时统一规划修建的痕迹。前院三面有屋,供人居住食宿。后院树木森森,约10平方米的老式车马棚显示着大户人家曾经有过的家道兴旺景象。母亲小的时候,温家是大贾村数一数二的富贵之家,良田上百亩,太原、祁县、太谷城里都有她们家的房产。
早年听舅舅讲过,温家的祖先是唐代名将温彦宏,现在祁县的温氏是他们的后裔。可我认为,舅舅是个夸夸其谈的人,这个说法极有可能是他自夸自擂的“故事”。不管是真是假,也不管祖上有多么荣耀,温家最后还是败在了抽大烟的舅舅身上。
母亲受温家祖上的影响,明白事理,颇有大家风度。父母成亲后父亲当了八路军游击队员离开了家,当局把母亲关进监狱,逼她说出父亲身在何处,把人交出来才放她出去。可是受尽折磨的母亲一字未吐,后来经生意界的朋友保释,吃尽苦头方得出狱。不久家中除口粮田外多余的田地全被没收,加之无男劳力干活,家境每况愈下,吃饭穿衣渐成问题。母亲无法,主动担起了家庭生活重担,起早摸黑下地劳动,有时间还帮人干点杂活贴补家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母亲带着我和二弟许虎千里迢迢从山西省祁县武乡村来到四川省邛崃县,在父亲当主任的部队永安场油库当了随军家属。1959年全国进入困难时期,家属子女的口粮、猪肉、菜子油定量供应。标准大概是,母亲和10岁的我一个月一人26斤大米,二弟16斤;猪肉一个人每个月半斤,大小人一样;菜子油一人每月2两。当时发粮票、票、油票,凭票去国家指定的地点购买米、面、肉、油,蔬菜则自己去市场上购买。由于缺肉少油,大人小孩饿的快,供应的米面根本不够吃,父亲又没时间过问家里的事,如何安排全家人吃饱饭的担子落在了母亲身上。
为了多挣点菜钱弥补父亲工资的不足,母亲在油库当了一段时间的小工,擦拭油桶,打扫卫生,搬运杂物,一个月有18元钱的收入弥补家用。买菜那天,母亲会早早地背着背兜,领着二弟步行到三里开外的羊场街上去买菜,什么便宜买什么。有时菜太贵了,她就带着二弟下地挖野菜(我当时在上学),年幼的弟弟也不认识什么野菜,实际上只能跟着跑跑腿而已。我那时在永安场村小上小学,遇上星期天就替二弟陪母亲到地里挖野菜,由于年龄大一点,和农村同学接触多一些,认的好些野菜,两个人能挖不少野菜回来。
那些年,母亲除了打工外,每天早中晚三餐还要烧菜煮饭,天天打扫卫生,时常洗全家人的衣服。特别是生了三弟、四弟后,她的担子更重了,成了我们家里最忙最累的人。我和二弟心痛母亲,经常主动帮她做点家务,带带两个年幼的小弟,让她多休息一会儿。
1962 年国家经济形势好转,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但家里三弟、四弟尚小,我和二弟也不大,加上她一个妇道人家,5个人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供养,家里的经济收入并不宽裕。母亲不怕这些,她说“穷不怕,苦不怕,只要合理安排就有法”。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精心安排下,一家人的生活过的井井有条,充满快乐。
说实话,母亲炒的菜的味道我们不敢恭维,但在她的精心操作下,小时候的我们吃到了出自她手中的不少美味山西面食。她削出的刀削面,中厚,边薄,形似柳叶,软而不粘;她捏的“猫耳朵”,汤汁十足,吃起来特别鲜美;她做的面片,用手一片一片揪下来,放到开水锅里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作料吃,特点突出;她拨的“拨鱼儿”,则是用铁筷子把和在带把的面板上的软面团,一根一根地拨到锅里煮的,那种面条一根根长长的,圆圆的,像沸水中跳跃的鱼儿一样,好吃又好看。
山西人常说“迎客的饺子,送客的面”。过年过节,在外地工作的家人回来探亲,平时亲朋好友来访,母亲都要包饺子来吃。她包的饺子皮薄馅嫩,形状独特,味道鲜美,有荤馅、素馅还有白菜、芹菜、红萝卜的。“好吃不过母亲包的饺子”,早已成了全家的共识。
母亲做的面食之所以好吃,除了原料好制作精良外,还因为配有酸、香、甜、鲜的山西老陈醋作料。我记得武乡村老家的院子里,一直摆放着4口大缸,里面盛放着奶奶和母亲亲手酿制的几百斤老陈醋。听母亲讲,酿出的醋要在缸里盛放10个月左右,夏天太阳大的时候还要揭开盖子暴晒。备料,制曲,酿醋,暴晒,搬缸,都是她一个人的活路。这些,我们几弟兄到现在都不懂,只晓得家里的醋很特别,陈香扑鼻的味道是别人家的醋所没有的。
母亲不仅要管一家人的吃,还要管一家人的穿,早年我们几兄弟穿的衣服和鞋子大多是母亲亲手制作的。开始,她从供销社扯些布回来,手工给我们缝制衣服。后来,父亲买回一台缝纫机,她学了一个星期就能用机器缝制衣服了。我们穿的,总是旧的没穿破,新的又做了出来。哥哥们慢慢长高,旧的衣服不能穿了,弟弟接着穿。平时一般不会到商店去买衣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为儿子们买一套,有时钱不够只能今年给这个买,明年给那个买,当然是选价廉物美穿的长久的买了。母亲感到最自豪的,是她用父亲的旧军装为弟兄4人剪裁改造缝制的4套小军衣了,部队战士夸我们穿在身上“像真的军装一样”,说“许家又出了4个小八路”,让母亲和我们小兄弟特别的开心。
4兄弟穿的鞋,那几年都是母亲从大到小挨个手工做出来的。当时不能穿的衣物,在她的眼里都是宝贝,我们的鞋就是利用这些“宝贝”制作的。到时,她会用剪子把旧衣服上有用的地方剪下来,积攒到一定数量后择个大太阳的日子,在一张大面板上一片片地用浆糊粘贴起来,粘到4层后的底子再放在烈日下面暴晒,这样制作的鞋底透气吸湿、柔软舒适。家里保存有纸做的鞋底样,到时贴在晒干的底子材料上剪成鞋底半成品,再用细麻绳一针一针地纳。纳鞋底是做鞋的重要流程,一点也不能马虎,母亲要纳很久很久。我记得她一针下去总要把针在头发上蹭一下,引过的麻绳绕在锥子把儿上使劲拽几下,那密密麻麻的针脚就留在鞋底上了。纳鞋底时母亲经常被针扎着手指,家里最会说话的三弟总会说:“等我长大了挣到了钱,先给爸爸妈妈买鞋穿,再给哥哥弟弟买,你就不用再吃苦了”,逗得母亲开怀大笑。
母亲和父亲都不喜欢吃有黄鳝的菜,因为黄鳝长的像蛇,令人生畏。有一次父亲在外地吃饭,部下点了一盘蒜苔炒黄鳝端上桌请他吃,父亲连看都不看一眼就让端走了,一点不给部下面子,可见对黄鳝是多么的深恶痛绝。半年后父亲到新津成昌兵站部开会,回来后问母亲“你猜我在新津吃了一道什么菜”,母亲猜不着。父亲说“星期天休息,同去开会的油库同志让我上街请客喝点小酒,中途加菜时一个同志让灶上师傅来一盘蒜台炒鳝鱼,我想鱼好吃就答应了,谁知酒足饭饱付账时,点菜的人问这盘菜怎么样,我说好吃,下次可以再点这道菜”,“你知道这是什么菜,原来是我不想吃、不敢吃的红烧黄鳝。”父亲又说:“想不到鳝鱼就是黄鳝,更想不到还会如此好吃,下次我们也搞点来吃嘛。”可胆小的母亲听了后还是害怕,一辈子也没尝过黄鳝的味道。
母亲就是这样,一辈子胆小怕事,但关键时候却又坚强无畏。在她的熏陶下,我们4兄弟都成了循规蹈矩的人,做人做事总是有章有法。也好,这样大家都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一辈子过的平平安安。
养育了我们的母亲,虽然只是个家庭妇女,一辈子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她在我们四兄弟的心中,却是个既平凡又伟大的慈母,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