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91|评论: 0

[内江新闻] 一季度:内江农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4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2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季度:内江农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4位

68365ea0-4ad7-4901-a30f-d5c0bd8b8efa.tif.2

四川紫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分选血橙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斌 摄

据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艳梅报道:

“一季度,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增速居全省第4位。”这是记者日前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的消息。

今年以来,内江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粮食生产有序推进

进入5月以来,资中县公民镇等地,小麦收割陆续开镰,饱满的麦穗颗粒归仓,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今年小春作物长势普遍好于往年。

为抓好小春田管工作,内江制定田管技术意见,确保土壤墒情良好,病虫害总体中等偏轻。据农情调度显示,一季度,全市小春粮食播种面积38.9万亩,比去年增加3.7万亩。

抓好春耕备耕。内江制定印发了多项灾害防范应急预案,发布粮油作物当家品种51个,全市种子、化肥、农药及农膜等农资储备充足。目前,全市已栽播大春粮食作物面积284.96万亩,较上年增加2.6万亩。

在技术培训方面,开展“旱育保姆”育秧、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绿色防控等春耕实用技术培训指导,参训2.4万人次。

生猪生产加快推进

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今年以来,内江生猪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较高,目前仔猪价格每头已在500元左右,已连续数月处于盈利状态。截至3月底,全市有755家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较去年同期增加2个,存栏生猪72.42万头,同比增长1.46%。

今年一季度,全市生猪全产业链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新建成生猪规模养殖场19个,设计存栏能繁母猪4.7万头、年出栏生猪83万头。天府·宇和泽公司今年将出栏育肥猪35万头以上,较去年净增加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

加快内江黑猪高质量发展。重点推动恒通瓦堆湾养殖场项目、宇和泽公司年出栏10万头内江黑猪养殖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年出栏内江黑猪25万头以上。一季度,内江生猪出栏61.39万头。

肉牛羊产业突破性发展

5月11日,内江市人民政府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签约落地首个合作成果——内江高品质肉牛全产业链发展项目,为内江打造肉牛羊产业集群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是市委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一季度内江农业产业重点着力方向。

抓项目扩规模。全面实施肉牛肉羊项目“五抓”行动,全市新增肉牛产能1.5万头、新增肉羊产能12.9万只。全国最大山羊养殖基地——威远县黑山羊农牧循环产业园建成投产,内江国有平台公司与内蒙古通辽市国有平台公司合作发展肉牛产业,已引进优质肉牛620头。

抓补栏释产能。市、县农业农村局均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负责人的“寻找牛羊种源工作专班”,有计划组队赴黑龙江、内蒙古、贵州、东北、巴中等地寻找牛羊种源。2023年全市新改扩建养殖场引进肉牛0.88万头、肉羊6.88万只,将大部分在今年实现出栏。

抓服务增出栏。成立内江市肉牛羊产业协会,建立产业联盟,构建行政领导包片挂联和技术人员包场制度,推动养殖场(户)肉牛肉羊适时出栏,不压栏。

经济作物扩面增产

种植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内江利用粮菜、果菜、药菜间套作、轮作等方式,提高复种指数,增加蔬菜面积,积极稳定蔬菜产量。目前,全市已实现果菜套作5200亩。

结合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推进微菜园建设,内江动员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等零散土地,发展蔬菜种植,2024年度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第二批目标镇(街道)预计新增蔬菜种植面积近11万亩。一季度全市蔬菜产量达47.1万吨,同比增长3.9%。

在精品蔬菜方面,内江重点发展紫皮大蒜、生姜、辣椒、韭菜、大头菜、香葱等优势品种,大力建设威远、东兴早春蔬菜产业带,提高蔬菜产量。一季度全市种植精品蔬菜3.4万亩,同比增长13%。

同时,内江抓好晚熟血橙收获上市。5万吨资中晚熟血橙在3月底集中上市,产值达3亿元以上。一季度全市园林水果产量达6.9万吨,同比增长7.7%。

渔业发展提质增效

在小龙虾销售旺季,市中区朝阳镇内江腾丰水产养殖农民专合社需要60多名工人捕捞小龙虾,这不仅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展示了内江渔业发展的盛景。

今年一季度,全市水产品产量4.32万吨,居全省第一,同比增长4.1%。虾蟹类水产2415吨,同比增长10.73%,早春虾最高卖到65元/斤。

内江实施水产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内资鲶鱼鮰鱼白乌鱼产业集群、川南早虾产业集群建设,引导养殖户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

整合全市364座水库资源,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8万余亩,新增水库生态养殖面积3万余亩。探索“水库特许经营项目”融资机制,成功通过国开行四川省分行申贷5.4亿元。

大力推广设施渔业。重点支持白乌鱼、稻渔综合种养、标准化渔业养殖及稻虾扩面增量,重点发展高位池、工厂化循环水车间、养殖尾水治理设施设备建设,共建成设施养殖基地27个,亩均产量和效益分别提高30%、40%。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