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影视作品《我的阿勒泰》热播,社交媒体上的话题也随之增多,其中“去阿勒泰旅游的人膀胱快炸了”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不少网友吐槽,“原生态的厕所让人始料未及!”“蹲在露天旱厕和羊面对面的尴尬谁懂啊?”甚至有网友发布“厕评”——如何在新疆优雅如厕。
也有网友认为,“大草原上的厕所是牧民自己的厕所,景区的厕所还是很干净的,而且要保持大自然的风光也不能到处建厕所呀!”
对此,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德丽达·那比曾表示,将继续改善基础性服务,比如补充移动式厕所,优化区间车线路,提升餐饮服务质量、住宿质量等等。“今年我们还会在景区加大张贴投诉电话,网友哪怕半夜给我打电话都行,只要能把问题解决好。”
与此同时,“新疆一服务区男厕里全是女性”的话题也登上了社交平台热搜。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当时人流量非常大,这是为了缓解女厕拥堵所采取的临时引流措施,现已恢复正常。但网友大多仍表示方案,“何止是服务区,景区更是如此,为什么这么多年下来就不知道优化调整一下?”“厕所比例早就需要改革了,按1比1建设都是无脑设计。”
央广网评论指出,“隐藏款”小城出圈本就不易,想要真正接稳“泼天的富贵”、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就不能让大多数游客有“开盲盒碰运气”的尴尬体验。首先在自身特色上“做足功课”,充分挖掘自然人文资源及文化内涵,尽量把集中的客流分流到域内不同场所,从内容到形式提供多层次的个性化服务,让大家各取所需“有的玩”,还能“玩得尽兴”;其次在服务上“抄好作业”,对标哈尔滨、淄博、榕江等先行出圈的同类型城市取经,比如设置移动厕所、错峰使用停车场、引导规范特色民宿健康发展等,各地要结合自身特点做好消化吸收,提升文旅服务品质感、体验感。特别要提醒的是,县域小城在接待能力和经验方面都有先天不足,需要真正加强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和演练,以备不时之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