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滨江大道4月死10人 被称魔鬼路段
滨江大道,南充市著名的景观大道,它沿着嘉陵江南充段的西岸一路逶迤延伸,作为连接嘉陵区和北部市政新区的城市主干道,它汇集了交通、防洪、旅游观光等诸多功能,在南充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近年来,这条长约12公里的路段事故频发,仅去年9月至今,已有10条鲜活的生命消失在滚滚车轮之下。网友发帖追问:滨江大道到底怎么了?更有网友将此称为“魔鬼路段”。
本报记者赶赴南充,历经数日调查,试图揭开一起起令人痛心的悲剧背后的根源,记者同时获悉,滨江大道的诸多安全隐患,引起了南充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也正在积极努力,要重新将这段市民眼中的“畏途”,打造成一条真正的“平安大道”。
网友发帖:
城区路当成高速路跑
在南充市的城区图上,滨江大道十分醒目,它和果城大道、嘉陵江东岸的江东大道,构成为南充市的三条主干道。迄今为止,滨江大道已经运行十余年。这条长10余公里的路段,南起嘉陵区的春江路口,穿越顺庆区,连接城北的市政新区,分别由南充市交警支队直属三大队、一大队和四大队管理。
对于这段路,网友“留住真谛”称,滨江大道有几处过街天桥和下穿过街地道,可是基本上没有人走,绝大多数行人都选择了直接横穿过街。同时,车子如入无人之境,超宽超长超速,大车超载,“人走在这条路上感觉很危险”。
网友“背后有人”则认为,吉庆巷路口尤其危险,“很多车的速度都在80公里每小时以上,这让我们怎么能放心娃娃一个人上学啊”。
“最快的车还要数拉水泥的车,开得像飞机一样。”网友Ncd-jsh说,每次过滨江大道的斑马线都是胆战心惊;网友ncmnb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司机将滨江大道这些城市道路当做高速公路在跑,不出事才怪。
实地踏访:
该路段确实隐患较多
18日下午,记者从滨江大道南端出发一路北行,双向四车道上车流如织,望着眼前滚滚的车流,路边的行人并未知难而退,背着书包的学生、肩挑货物的生意人,瞅准机会快速横穿马路,他们动作敏捷,在车流之中左躲右闪,但看起来仍然险象环生。
不愿绕行 人行天桥形同虚设
车行至果城路口与滨江大道交汇处,一座人行天桥横跨滨江大道上方,这本是一条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但记者发现,十多分钟的时间里,通过该桥的人寥寥无几。而在嘉陵江老大桥附近的两个下穿人行隧道,同样少有人通过。“过天桥钻地道,要多走一段路,太麻烦了。”一位放学的中学生说。
车速太快 过街要等十多分钟
在滨江大道上,随处可见限速60公里的警示,但的哥仍然飙到了80公里,两边景物飞快地后退,“路况这么好,60公里太慢了”。
“司机毛起跑,有时一下子就抵拢,吓得人心惊胆战。”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站在公路西侧的环卫工人苏大姐一脸无奈,由于公路东侧也属她的清扫范围,她和另一位同事必须要横穿马路,年纪大了,苏大姐没有年轻人的敏捷,她只能在路边慢慢等,有时一等就是10多分钟。
在滨江大道建设初期,就被定位为城市快速通道,公路两侧的绿化道外,是宽阔的非机动车道。但记者在沿途不时看见,一辆辆人力三轮车满载货物,或骑行、或手推,在滚滚车流中缓慢地前行,还有人蹬着空车一副悠哉乐哉的神情,对于身边呼啸而过的车辆全然不顾。
一公里路 仅有一道斑马线
车行至三桥,道路变宽为双向六车道,在“江天美食城”门口,有一道长约100米的缓坡,这就是让人恐惧的“魔鬼路段”的起点。虽然有醒目的限速50公里的标志,但一辆辆车在经过斜坡时,车身卷起的强劲气流仍让人心生胆怯,沿着斜坡上行,分别经过正阳路口、变压器厂,由于公路左侧是在建的工地,前方又属市政新区,行人和车辆相对较少,因此车速明显比滨江中路、滨江南路要快一些。记者注意到,在这段长约一公里的“魔鬼路段”上,仅有一道斑马线。
路灯昏暗容易造成视觉盲区
记者了解到,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大都集中在清晨或傍晚。网友“芒种”说:“滨江大道晚上光线太暗,加之汽车开远光,两车交会时,突然眼前一片漆黑,我每次开车经过都捏把汗。”
18日晚间,记者沿路观察,滨江北路的路灯造型美观,但照明效果确实比滨江中路和滨江南路差,过往车辆均开着雪亮的车灯,强烈的灯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睛。一位开车路过的王姓货车司机说:“这段路的灯光太暗了,早晨和夜间就算正常行驶,会车时对面的车灯也会给驾驶员造成视觉盲区,事故往往就在这一瞬间发生,等你踩刹车都已来不及了”。
事故原因:
违章超速道路设施不完善
一起起惨烈的交通事故,令果城市民对滨江大道爱恨交织。“魔鬼路段”频发事故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深层的原因?
这段危险路段属于交警一大队的管辖范围,它也成为该大队干警的重点照顾对象。副大队长李德双认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滨江大道已不再是一条单纯的车辆快速通道,公路西侧建起了高楼大厦,众多路口和大道相连,形成了许许多多的“丁”字路口,一大队辖区内就有20个左右的“丁”字路口,早上人们到公园晨练,晚饭后去散步休闲,还有学生们上学,都需要横穿这条公路,道路的功能比以前大大地拓展了。
滨江大道的安全隐患,成为市民和网友热议的焦点。李德双对此并不讳言:“江天美食城以上路段之所以频发事故,主要是路面条件好,车子和行人都不多,同时该路段斑马线太少,斜坡上没有减速带,好几个‘丁’字路口无警示标识,司机反映路灯不太亮,这些因素叠加后,发生事故的概率反而比人口密集的滨江中路、南路高多了”。
“路面条件太好了,部分司机就忘乎所以乱来。”交警一大队袁副大队长说,尽管有多处限速警示和固定电子眼抓拍,警车流动测速,但部分司机仍然心存侥幸,速度超过100公里的大有人在,交警每天至少要逮100余名“超哥”。
治理措施:
增设斑马线和红绿灯等
记者昨日从南充市交警支队获悉,滨江大道存在的问题,早已引起了南充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南充市副市长谢国华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一系列治理措施正在施行,不久的将来,一条崭新的“平安大道”就将出现在市民面前。
南充市交警支队秩序科科长牟向东介绍,杜绝事故的最好办法是“人车分离”。最先的方案是借鉴成都三环路的管理办法,即在公路中间用绿化带隔离,防止车辆乱掉头,公路两侧设置护栏,每隔一定距离开一道口子,行人从口子进入通过斑马线横穿公路。但政府经过几次讨论后否定了这一方案,因为根据城市规划,滨江大道上的将军路口,连接三桥和四桥(下中坝大桥)的路口,将由现在的平交改立交,即设置下穿隧道,供需要横穿滨江大道的车辆通行,为避免重复建设,目前考虑只在公路中间设置隔离带,以阻止行人横穿公路;建设部门要在20日之前,完成全路段标识标线的设置;还将在南门中街街口、南门北街街口等处增设8个红绿灯,力争春节之前投入使用;对“江天美食城”以上的事故高发地带,要增设斑马线,同时还要对路灯进行改造。
交警部门同时呼吁广大市民,自觉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共同打造“平安大道”。
成都商报记者 谢颖
相关链接
黑色档案(部分):
2009年12月25日晚8时许,滨江大道与江天美食街交会处,一对婆媳被一辆东风轻型货车撞飞,造成一死一伤;
2009年12月20日晚9时许,江天美食街与滨江大道交接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两位结伴散步的老人被一辆大货车撞飞20米远后先后死亡;
2009年12月8日,一对老年夫妇横穿滨江大道时,被一辆高速行驶的面包车撞上,两人双双殒命;
2009年9月21日、22日两天内发生两起重大交通事故,死亡2人;
2009年9月6日和9月2日,两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
(成都商报据南充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