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江日报》报道,越来越多的一年级小学生不认识钱了。武汉一位小学教师在教授“认识人民币”课程时发现,很多孩子对钱的意识十分混沌,有的甚至从没见过“1元”纸币,更别提什么叫“找钱”“换钱”“凑整”了。
报道称,2010年前后,移动支付开始迅速在我国普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今年一年级的孩子多出生于2016年、2017年,他们在生活中,几乎难以接触实体纸币。有教师表示,这种不认识钱的情况,在最近五届的一年级小学生中越来越明显。
这则报道引发不少网友共鸣,“别说小孩了,作为大人,现在看到新版的5元、10元也会惊讶一下。好久没用现金,真的有点忘了钱的样子。”“现在小孩以为只要有手机就啥都能买,便宜和贵没有概念。”“我家孩子一直以为钱就是手机里刷出来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罗知认为,移动支付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移动支付会让小孩子对花钱没有“痛感”,“移动支付时代长大的孩子,很可能认为钱只是手机里的二维码,只知道花钱的轻松快乐,感受不到挣钱的辛苦。”
媒体也提醒,要警惕“扫一扫”模糊孩子们的金钱观。金钱教育的缺位,不仅造成大量非理性消费,给当事家庭带来直接经济损失,更可能导致孩子无法正确认知劳动的价值,滋生不劳而获以及盲目攀比的不良心态。因此,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金钱,懂得钱从哪里来、应该怎么花,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