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中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便是它的真实写照。 2005年,陕州地坑院被河南省文物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国家AAAA级景区—陕州地坑院授牌成功。2022年9月28日,陕州地坑院入选河南省第一批7个优秀农耕文化遗产。 陕州地坑院历史悠久,《礼记·礼运》载:“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桧巢”。“营窟”就是一种地穴式的房屋,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就是穴居式,也是窑洞最初始的形式,陕州地坑院见证了穴居式民居的发展演变的过程。窑洞是黄土高原主要的居住形式,主要是受到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地坑院民居与土地连成一体,透过建筑与自然两者的有机结合,表达了人们对黄土地的深情,彰显着人类的聪明和智慧。 据资料考证,四千多年轩辕黄帝期,陕塬先民们已经掘地为穴而居,《诗经》称为“陶复陶穴”。据专家考证,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20世纪前期,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向全世界介绍了地坑院。书中刊载了4幅航拍的陕县地坑院村落照片。 陕州地坑院北营景区现存地坑院100余座是地坑院旅游的最佳景区,该项目分为生态观光区、核心游览区和休闲度假区三大板块。在民俗文化传承方面,主要对遗存的地坑院进行保护和整修,建设民俗文化园,集中表现古院落的历史演变,展示豫西地区的民俗风尚和传统技艺,供游客游览参观;在窑洞文化发展方面,建设“中华大院”、“易苑”地下窑洞宾馆,建设圆形、方形和多边形的会议中心、管理中心和餐饮中心,满足游客需求;在餐饮购物方面,规划建设“陕州老街”,经营经典小吃,满足游客品味饮食文化和购物的需要;在旅游观光方面,建设休闲广场、观光塔、观光城堡,为游客登高望远,远眺黄河雄姿、三门峡市区和陕州城区面貌,近看黄土高原地貌、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群提供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