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14|评论: 0

[散文随笔] 浅说熟知的友益街 禺草号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5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说熟悉的友益街
大舞台0.jpeg
武汉市江岸区车站街辅堂社区上的友益街
在汉口友益街生活居住了七十余年的我,对这里的街巷里弄、建筑、星星点点、时代的变迁、发展,均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这里的每个店铺及建筑、每条里弄和巷道,甚至房头上的瓦,脚下的地坪的变迁也略知一二。以往所发生的故事,不论酸甜苦麻辣,还是惊心动魄,也都有所耳闻。这里蕴藏着我的童年、少年和成年的点点滴滴,还培育、养育滋润了我的爱情、婚姻、家庭和子孙......
人们说回忆是一种力量,能让人在困境中找回勇气、在孤独里获取温暖、在困惑时寻觅清方向。回忆能想起些曾陪伴过我的人和事,走进似水流年,一起渡过的点滴时光。其感觉,就像阳光穿透云层,照亮心灵的每一个角落那样。正是这些回忆,让生活更具色彩,让内心世界变得越怕丰富多彩。美好事宜的回忆,如彩虹般绚丽,温暖着我们的心田。回忆以往坎坷不平的岁月,可增加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决心。有关记忆的话语太多,一时半会说不完,下面回到正题,谈谈熟知的友益街。
华商旅社.jpg
友益街南头辅堂社区街景之一
友益街像一部感人肺腑的书,翻阅它,可增添求知的欲望。它像首经典百唱不厌老歌,还常唱常新。这首岁月里的歌,充满对往事的追忆;像支激情奔放的舞蹈,用不同的舞姿,闪现在蹉跎岁月的街巷里。清代毛际可在《泊鹦鹉洲》 中抒发了他对汉口的那段思念:

澄江一望净无烟,此夜还停汉口船。
秋色苍苍迷远浦,疏林历历自晴川。

诗句不仅展现了汉口昔日的繁华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对这个城市的深深眷恋。通过他的笔触,我们可以清楚感到汉口的变迁和文化积淀印迹,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些古老而又充满诗意的年代。
一半人间烟火,一半岁月往事的友益街,是条充满历史韵味的街道,何尝不是这样?这里有传统的邻里关系,亲如一家的邻里,难于释怀的各类记忆。这条拥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几百年来便是商贾云集之地。在这里,传统商铺与现代店面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商业图景。随着时光的流逝,如:九千年、叶开泰、三九药店、亨得利、精益眼睛、天乐轩、山西刀削面、新兴酒楼、东华园、合作社、卓娅等老店铺,已经成为城市记忆中的一部分。

友益街与车站路口的新华书店
土生土长的友益街不长,仅系大智路至黄兴路的这一小段。说起友益街,绕不开叶凤池这位创建者。他是汉口老字号“叶开泰药店”第九代主持的传人。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叶为了拉拢权贵,包括军阀王占元、寇英杰、杜锡钧、何佩溶、程汉卿等人,积极地参与了他们的经济往来,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程汉卿,将两个孙女分别嫁给了杜锡钧和何佩溶的儿子。为了巩固这些关系,叶凤池开始为这些权贵修建豪华住宅,其中包括为寇英杰和程汉卿修建楼房公馆,后来又代何佩溶建尚德里和福德里;又与李华堂合资修建静仁里。在这些豪宅集中之处,叶凤池开始修建这条豪宅中的交通要道,并取名为“友益街”。据说叶是从《论语·章句》“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得到启发”,其寓意:邻里友好,互帮、互助、相得利。
而辅堂街建得较早,它是现友益街中间的一段,即:南起黄兴路北至车站路。1902年买办刘辅堂发迹后,投资新建辅堂里和里弄前的这条辅堂街,并用自己名字来命名。两项工程前后施工四年,直至1905年才完工。其子刘子敬继承了他的衣钵。自1905年刘辅堂去世后,将产业进一步做大,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买办。
微信图片_20240604124947.png
友益街南头的全国总工会旧址
辅堂里临街对面的长清里,其创建时间,我在武汉理工大学徐天驹所撰《浅识汉口近代建筑的“西化”》文中查到这样一段:“长清里每一栋住宅单元均由石库门进入方形天井,天井正对堂屋,两侧为厢房,堂屋后面设有楼梯间及厨房,一般无卫生设备。体现中国传统民居封闭式的合院格局。”友益街上的里弄,基本上系二层的砖木结构的的石库门,结构布局基本一样。修建的营造所,实力也并行不悖,规模大小也不会太大。
浙江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德秉在《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民族形式建筑探索历程的整体研究》 中提到,汉口早期建造的长清里(19021905年)所建。他在1980年考察时仍基本保持原貌,直到本世纪初,修建长青广场时才被拆除。史料记载,辅堂街上的长清里由浙江盐商刘镛和次子刘锦藻在1901年共同投资建成的。
微信图片_20240604153000.png
刘锦藻和他所撰书
刘锦藻(1862年——1934年),原名安江,字澄如,浙江吴兴(今湖州)南浔镇人。是南浔首富刘镛次子,承继于从父刘锵。清光绪元年(1875)秀才,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二十年(1894)进京赶考,与南通张謇同榜甲午科进士及第,并一起参加殿试,张謇中了状元,俩人成为挚友。刘澄如先生一生涉及经商、从政与文献研究,特别是在实业方面子承父业,并使家族产业进一步扩大,蜚声江南。著有《清朝续文献通考》400卷,为《十通》之一,他在中国文献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辅堂里北面的车站路历史更悠久,于清-光绪廿六年(1900年)至光绪廿九年(1903年)修建。大智门火车站在湖广总督张之洞倡议下立案,由法国建筑师设计建成。这座火车站不仅是京汉铁路南端的终点站,也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前的车站路也随车站一道相继建成。车站路的前身包括当时的威尔逊路、大法总理克勒满沙街和玛领事街,这些街道,基本上在法租界的隶属范围内。
法国领事馆.png
洞庭街81号法国领事馆遗址
大智门火车站1902年末已建成,是栋具有斜坡瓦顶无塔楼的两层楼站房,后来在老站房屋檐的站牌上,镌塑了中文“中国铁路总公司”和法文“京汉铁路大智门车站”的字样。1916年在大智门老站房的原基础上,新建了有4个塔楼的铁片屋顶,从此,一座崭新的站房存现在世人面前。在武汉图书馆馆藏1915年《京汉铁路旅行指南》的图片中,大智门火车站还是老模样,而1916年《京汉铁路旅行指南》里的图片,则已经是我们今日熟知的新火车站了。
汉口法国租界,是法国于1896年与清政府签订《汉口法租界租约》设立的,位于汉口地区。该租界是在汉口设立的五个租界之一,并与汉口俄租界同年设立,俄、法两国租界选择在同一地区,俄占2/3,法占1/3。汉口法租界不仅是商业区,也是娱乐区。这里有各国侨民和华籍居民。1940年,界内所有房屋从地下室到楼阁全部住满居民。汉口“德明饭店”(今江汉饭店)位于汉口蔡锷路口、胜利街与中山大道交接的半岛形地段,是武汉最早的由洋人开办的旅店之一。建于大法总理克勒满沙街(车站路)汉口圣母无原罪堂-法国堂(法租界内),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诵经,做礼拜的地方。
1912年前的大智门火车站.jpg
1916年前的汉口大智门火车站
法租界初始面积为187亩,在1902年,法国再次展拓界址,使得法租界的总面积增加到了373亩,即西至现京汉路中线靠东的一半。原租界(扩增前)东起皓街(一元路),北至火车站附近的协隆北里,从昌年里过马尔纳得胜纪念街,东边从巴黎街(黄兴路)至吕钦街(洞庭街),再由威尔路(车站路)到江边。
街道名称不仅是地理坐标和文化标签,还是城市文化和历史记录的承载者,对现实生活具有多重重要意义。街道名称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重要桥梁。注意:汉口街道名称有便于记忆的显著特点:汉口但凡以街命名的道路,一定会与长江是平行;而以路命名的街道,则会与长江垂直。
与长江平行的马尔纳得胜纪念街(车站路至一元路),连接辅堂街和友益街。史料对这条街记载比较凌乱,没有确切的始建日期。此路命名日期倒有个准日子,那是193811月武汉保卫战时,中国军队在武汉保卫战中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有效击退了日本侵略者的猖狂进攻,保卫了武汉地区的安全。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将此街命名为“马尔纳得胜纪念街”。看来这名字与法国租界有一定的关系,1946年国民政府收回在汉的五大租界,但吕钦街(洞庭街)81号中的法国领事馆,一直使用到1951年才闭馆。
汉口火车站.jpg
1916年后的汉口大智门火车站
严格讲,当年辅堂街和友益街,属于“华府”上的街道。记得家父曾对我说过:“小时候他住在德托美领事街(胜利街泰兴里段)泰兴里,距辅堂街很近,不少同学就住在这条街上。老爷爷始终不许他到辅堂街上来玩(探望同学也不行!)”我问哪是为什么?长大后家父说:“当年这一代系花花世界,辅堂里、长清里、大舞台一带,戏子、娼妓、窑馆、烟馆较多,那不是小孩子家家所去的地方。”1953年家父购买新成里这栋房产,家母很是不愿意,要不是外公(范熙壬)于上世纪20年代初,曾住在新成里42号(这里居住人多,鱼目混杂,便于匿藏掩护,有利于(革命)工作。当年恽代英、董必武、赵朴初等人常在此出没),另则,当年武汉市公安局司法科有一部门设在新成里,里弄口有大铁门和枪兵、狼狗站岗,否则,熟知“孟母三迁”的家母,那是坚决不会同意买此房的。听大姐讲:她第一次走进新成里,有种从天上摔下来的感觉不禁落泪。
这全长仅七百余米的友益街,在1946年国民政府合并前,此街分为三段:1.大智路至黄兴路为友益街,2.黄兴路至车站路为辅堂街,3.车站路至一元路为马尔纳得胜纪念街。
大舞台1.png
友益街上大舞台对面的铭牌(已拆)
如今,友益街已经成为武汉市的一个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北段的马尔纳得胜纪念街上有,向警予故居(三德里27号),友益街16号的全国总工会旧址、对面尚德里4号的刘少奇故居。游客在友益街上,可以参观一些大革命、抗战时期的纪念馆所。辛亥革命的雕塑(黄兴雕像)、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人活动的场所:华商旅店、新成里42号等处,还能了解那段艰苦卓绝的战斗历史。同时还能游览,武汉市现已为数不多、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石库门建筑,保留着在此已居住几代人(住宅的灵魂信息)。极具传统色彩的老里弄——辅堂社区所管辖的几条巷子,活生生的传统文化,会如实地摆在你的面前。在这几条里弄中,能见到居住上百年的家庭、深知其中故事的老者;传统的生活方式,浓郁的休闲娱乐气息,不同的生活节奏,始终散发着老汉口的味道。这些保留下来的老里弄,依旧流淌着传统习惯上的生活模式,还能听到字正腔圆汉腔,出自幼童之口,一切是那样的亲切,值得回顾。在这里,不会有被“弯管子话”所烦恼的现象。
我说的汉口味道,不仅仅是指食物的味道,它更深层次地代表着武汉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她是汉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口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当人们谈论“汉口味道”时,谈论最多的是汉口地区的特色美食、文化传统,以及这个地方独有的氛围。
友益街.jpg
现友益街(马尔纳得胜纪念街)
回忆总是那么美好而极富惬意,在那街边的华灯下,身影不停地变化,长长而渐短,短短又渐长, 不论何时,心中不再感到孤单, 因为那是在熟悉的友益街上;这里的每个里弄,每个角落,都会让你感到亲切,均那么情深意切,处处充满慰藉和温暖 ......
街道及名称,可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发展,体现人们的精神面貌及价值观。如武汉的“中山大道”和“兴业路”等,这些名称确立了本市的发展方向,鼓励和提倡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之精神,号召人们大胆创业,努力去追求、实现自己的梦想。阅读这部难得的教科书——友益街的变迁史,使博古通今和前瞻性相得益彰,是一种受益终身的愉悦享受,朋友,欢迎你到友益街上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