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852|评论: 0

[生活资讯] 何琴英:观川剧《文昌第一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3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入选文旅部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四川省第二届艺术节优秀舞台剧目展演 ,四川省第一、二届“剧美天府”优秀剧目展演及四川艺术基金2021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的“绵阳造”川剧《文昌第一福》在绵州大剧院精彩再现。

      该剧由四川省绵阳市戏剧曲艺杂技家协会主席、绵阳本土编导唐虎编剧、导演,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四川省川剧名师工作室川剧表演名家蒋淑梅担任副导演、主演,有川剧、话剧、粤剧、京剧、音乐剧等作曲经历的优秀作曲家何宾作曲。


auto-orient,1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文昌第一福》剧照

开演前入场时,便见一拨叔叔孃孃拥堵在一楼大厅门口,一脸着急地侯票。只好弯弯绕绕进到内场,找位置,落座,与两位女大学生为邻。定睛看向舞台,梦幻般蔚蓝一片的背景上,剧名“文昌第一福”竖排在银白如玉的光晕中,俨如银汉星河夜空秉烛,十分夺目。紧挨“福”字左下角,一枚方正红印里,“吉祥如意”静卧其中。背景居中最远处,亮净的浅蓝色笼罩着一幅写意水墨山水村落图。

稍顷,惊抓抓、火辣辣,尤见川人精气神的锣鼓声响起,在川剧独具特色的帮腔艺术中,《文昌第一福》拉开了序幕。随着情节推进,现场时而掌声四起,时而笑声、惊叹声一片,时而又沉默静寂。演出结束,两位女大学生说:“来之前还担心不好看,没想到川剧竟然这么好听、好看啊!”

确实,整台演出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节奏疾徐有致,好看好听、入心入情又意义深蕴、极富时代特色,可谓喜闻乐见、老少咸宜。

“绵阳造”现代川剧《文昌第一福》无疑是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

该剧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以翠云廊起点、中国文昌文化发源地绵阳梓潼非遗项目“文昌年画”为典型文化物象,通过宝岛台湾青年天天在追寻“文昌第一福”的寻宝、鉴宝过程中引出的祖孙三代50年离合悲欢终得团圆的故事讲述,把文昌年画非遗人的命运沉浮与文昌非遗文化的起落兴衰、绵阳梓潼民俗文化的独特风貌与文昌年画传承人执着不移的文化坚守、川剧绝活(如川剧变脸、飞跪、挂画、跳板凳等)的合理登场与现代歌乐舞的创新融合、巴蜀文化中华价值的互嵌呈现与外来艺术表现手法的有机借鉴巧妙拼接,佐之以演员情绪饱满、层次清晰的精彩演绎,观众既充分领略了其中的巴蜀韵味、中华风范,又在时代大潮的主阵地中见证了乡村振兴路上文旅结合的实践创举。

“不懂川剧怎么能真懂巴蜀文化、懂四川人?”想起仲呈祥先生若干年前的慷慨之语。猛一听似乎不妥,再一想此中有真义。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总结,文学、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杂技、建筑等等尽收囊中。中国戏曲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主体文化的聚宝盆和上达庙堂下至贩夫走卒的重要传播方式。

历史长河中,构筑了巴蜀人民精神家园的川剧无疑是中华戏曲大家园中的瑰宝之一,是巴蜀文化、中华文明极其重要的载体。如果把仲老的话合乎逻辑地拓展开来,似可以说:“不了解中国戏曲,就谈不上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相连的炎黄子孙,成为能代表巴蜀审美特色或者具有中国文化形象标识度的文艺家,恐怕不能不补上川剧等中国戏曲这一课。

近年常常听到有人说,不知为什么,年龄越大,就越喜欢读中国经典、喜欢听中国戏曲。其实无他,因为那里的的确确存续着炎黄子孙的灵魂密码,有炎黄子孙的灵魂安顿处。从看像《文昌第一福》这样扎根生活底部,既忠于原汁原味的川剧艺术又以打通历史现实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戏曲作品开始吧,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中国戏曲。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现供职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9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