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大连市多名环卫工人高温天气用抹布擦拭导流线的视频引关注。不少网友表示愤怒,“太过分啦!清洁导流线是必要,但用抹布擦费时费力,大热天的,为啥不用高压水枪?”“明明是一辆冲洗车一会儿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用这么原始的方式?”“这是谁的主意?为什么要这么折腾环卫工人?”
随后,媒体报道称,这是大连一家环境清洁公司工人应当地城管局要求对道路导流线进行清洁。当地城管局工作人员回应,导流线脏污会影响行车,需要清洁,但未提出让环卫工人用抹布擦洗的要求。
对于这一回应,网友并不买账,“没有这样的要求。那么用抹布擦导流线的具体要求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既然大家都明白这样的做法“有问题”,为什么要等到引发舆论场热议之后再进行弥补,为什么不能在事先做一下评估和预判呢?”
媒体也刊发评论指出,尊重每一位普通的劳动者,这绝不应该成为一句空话。管理者应当明白,一切管理手段都应当有人性的温度。不可否认,环卫工人作为社会最基础的工种,话语权和维权能力都较低。一些关于环卫工人的“奇葩新闻”屡屡发生,说到底就是因为有些城市环卫管理者在权力的使用上比较“任性”,把实实在在的环卫工作导向了用来作秀的形式主义,以至于从源头上给环卫工传导过大的压力。
回到“用抹布擦拭导流线”事件,如果导流线脏污不堪或者严重褪色,科学的做法是重新喷涂导流线,而不是去清洗;若导流线轻微脏污,用清洗车清洗或拖把清洗即可,没必要让环卫工蹲地上擦洗。目前人工擦洗导流线的行为已被叫停,但相关部门也应反思,工作安排要更科学合理,要有人性的温度,杜绝此类荒唐事再次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