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 22:16·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广安,这座镶嵌于四川与重庆交界之地的璀璨明珠,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连接成渝双城的桥梁纽带。
作为川渝合作的唯一示范区及全国唯一全域融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广安正蓄势待发,紧抓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机遇,加速推进“同城融圈”战略,矢志成为川渝合作的典范与重庆都市圈北部的璀璨明珠。
“数次广安之行,每一次都震撼我心,留下深刻印象。”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李后强,以特邀委员的身份再次踏足这片热土,深入川渝高竹新区、广安经开区等前沿阵地,感受发展的脉动。
7月7日,广安汇聚智囊,“知名专家广安行·赋能新质生产力”广安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调研座谈会热烈召开。针对广安蓝图,李后强围绕“同城融圈”、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等核心议题,畅谈新思,共谋未来。
“推进‘同城融圈’有什么价值”
4个县市22个乡镇毗邻重庆区县,广安,这座距重庆中心城区咫尺之遥的地级市,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占据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渝广两地,人文往来频繁、经济融合度高。广安50%工业配套重庆、60%游客来自重庆、70%以上农副产品销往重庆,接受重庆作为超大城市和经济中心的辐射态势明显。
在成渝经济区向城市群建设迈进的宏伟蓝图中,广安以其川渝合作示范区的身份,扮演着破冰者的角色。“它凭借天然的地理与人文优势,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力图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开辟新路径。”李后强娓娓道来。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框架下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区,以及全国唯一全域纳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广安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肩负起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重任,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与改革的前沿阵地。
“同城融圈”,要求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共同打造北部副中心,实现经济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享、城市功能互补、生态环保合作、政策支持与创新以及社会人文交流的深度融合。
“这不仅是对广安发展的重大利好,更是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有力推动。”
在李后强的眼中,这将充分利用重庆的市场、资本、技术和人才资源,提升广安的产业发展水平。
作为重庆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配套基地,广安将吸引更多投资和企业落户,参与更高级别的产业链分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李后强进一步解释,这需要在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协同推进。
在他看来,市场经济时代,一定是要优势互补、互惠共进、合作共赢,不能是单向帮扶,也不是零和博弈,而是1+1大于2,产生非线性效应,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同城融圈’中发展新质生产力”
5月13日,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明确支持广安深化改革开放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高水平建设川渝高竹新区。在李后强的洞察中,他发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广安有责任、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有空间。”
李后强言明,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在于“创新”二字。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
广安,正以此精心布局产业链,补短板、延优势、升传统、建新兴,锻造更加坚韧可靠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广安坚持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强化“智改数转”,数字领航、数字工厂,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动绿色化工、装备制造、医药健康3大优势产业和电子信息、先进材料、食品轻纺3个特色产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做大“广安造”。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物制造、新材料、氢能,四大新兴赛道上,广安正疾驰向前。
同时,升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川渝地区核心配套基地,争当“配角”中的主角,“双飞地”,参与“成渝氢走廊”,打造“平价氢谷”。新材料产业亦是高歌猛进,誓打造川渝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预测未来,不如创造未来。李后强解释,未来产业是指那些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或孕育之中,但预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引领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的发展将深刻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从工作方式的自动化智能化、医疗服务的个性化精准化、到能源使用的清洁可持续,再到娱乐交互的沉浸式体验,李后强认为都将体现出未来产业的影响力。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深化改革开放”
“新质生产力必然引发生产关系变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李后强认为,应当发挥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作用,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以深化改革开放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牵引,系统集成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领域改革,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环境、创新环境、用人环境、政务环境。推进深层次改革打通堵点卡点。
如何避免在同城融圈中“上热、中温、下凉”?“实则是发展深度与广度的考量。”李后强提到广安需精准把脉,以差异协同为基,产业细分为翼,遵循最小作用量原理,精心策划盈利项目,激活每一层级的活力。
顶层设计的强化,是打破壁垒、超越属地局限的关键,通过“双重优惠”“经济特区”等创新举措,实现GDP与税收的共赢共享,干部共管共育,构建起跨省域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广安,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先锋与改革高地,正坚定不移地实施“同城融圈”战略,依托省市联动机制,加速融入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的宏伟蓝图,为西部“双城记”谱写新篇章。
川渝高竹新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天然“试验田”,也是川渝两省市10个毗邻地区功能平台中唯一以“新区”命名并联合成立管理机构的功能平台、唯一可视化实体化运行的合作共建新区、唯一由两省市共同出台专项支持政策的新区。
两地应按照“经济活动一体开展、社会事务分区管理”,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在建立重大事项一体推进、创新政策协同联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探索共建共赢利益联结等方面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
李后强说,广安不仅是成渝腹地的璀璨明珠,更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的枢纽。“我们要支持广安加快开放平台和开放通道建设,高水平打造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