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698|评论: 0

微小说:考 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10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叶惠娟

秋末冬初,暮色渐近。晚饭刚过,他慢条斯理地披上外套,找来老花镜,在台灯下端正地坐好,展开手中的考卷。

见他认真的样子,老伴将收拾碗筷的动作放轻,笑着说,好好作答,考官严得很。

好嘞。他答道,却没回头。

考官是他年仅9岁的孙子,考卷自然是孙子的杰作,每月一考,美其名曰“月考”。孙子的笔迹显得稚嫩,内容却是古怪刁钻。他认真地看了一会儿,摇摇头笑了起来,嘴里念叨,这个小毛娃。

小毛娃是他和老伴对孙子的昵称。孙子出生后不久他就退休了,他和老伴到城里给儿子和儿媳搭把手,帮着买菜、做饭、看孩子。

就像村口那棵大榕树把树根深扎在泥土里那样,他的心也一直扎在农村。等孙子上了小学,他和老伴也申请回到乡下住了。对,就是申请。现在是儿子和儿媳说了算。想到这里他又笑了一下。没什么不好的,退休就应该有退休的样子,不能什么时候都自己说了算。

就好比眼前这张卷子,答案也是孙子说了算。孙子问他,如何将冰快速变成水?他想都不想就说,这还不容易?放锅里煮不就行了。孙子却说,去掉冰字的两点水即可。他恍然大悟。孙子要给他出难题,他乐得当起学生。儿子和儿媳领着孙子每月回乡,顺便带回一张考卷。

按照孙子的话说,爷爷做题的水平很“菜”,正确率不到十分之一。这不,刚刚第一道题就把他难住了。题目是,偷什么东西不犯法?他百思不得其解,偷东西还能不犯法?

他拿着卷子站了起来,在屋内踱步。他这辈子经历的考试千千万,对错均有,最后还不是一样过来了。现在,他有的是时间,距离交卷还有一个月。日子慢慢过,卷子慢慢答。

以前,他可是个急性子,走起路来疾如风,脚步声很响、很重,隔很远就能分辨出是他来了。他骑上那辆上了年纪的凤凰牌自行车,清脆的铃声传遍村子的每个角落。

他先是在村里做村支书,后来又到镇上工作。那时候,村里和镇上的事都够他忙的,哪有这样的闲工夫。

当年,村子是贫困村,所在的县也是贫困县,全村老老小小把双手都奉献给了贫瘠的土地,也不过是挣得个温饱。后来,村民看到外出打工能挣钱,存了钱还能盖大房子,许多孩子初中没读完就外出打工了。

他愁。看到村里那所破烂的学校,他更愁。

村里的小学是祠堂改建的,上堂位置依旧承担着村里人逢年过节祭祀祖先的活动,下堂及左右两边的房间就是孩子们的教室。被野猫光顾后的屋顶,瓦片破碎,透出微弱的光。再穷不能穷教育,他决心要给孩子们建一所新的学校。建新学校这张卷子,他答得尤其漂亮。

他发动村民出力,自己跑上级各部门申请资金。要说走了几遭,去了哪些地方,他还真是记不清了,只记得解放鞋磨烂了好几双,自行车的轮胎磨破了好几条。那次去县教育局,等领导散会,他汇报完工作已是晚上,错过了回家的班车。大冬天的,他在车站睡了一宿。第二天,回到村子他一样撸起袖子和村民一起盖新学校。新校舍落成,孩子们有了水泥盖顶的教室,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几十年过去了,校舍依然传出琅琅书声。

再后来,他到镇政府上班。镇里发展经济,引进甜竹种植,成立了公司,他被任命为负责人。他带领队员到外地取经,回来再教农户,没日没夜。一年之后,镇里许多地方都种上了绿油油的甜竹,密密匝匝,春天的甜竹笋争先恐后地冒着尖,甜竹笋深加工产品多种多样。甜竹笋出了名,一拨又一拨的人从各地来找他学习。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考卷,他给自己打了及格分,说是换作别人可能会做得更好。

那些都是过去的事,眼前的卷子更是他需要认真作答的内容,但他不关心对错,只关注做题。

他起身把做好的卷子放在书架上,与卷子摞在一起的还有一块县教育局颁发的牌匾、村民送的锦旗和一些证书。这些他都用红布包着,也没给孙子看过。

老伴在一旁捂着嘴笑,孙子早就把答案告诉了她。

(《微型小说选刊》2024年第4期)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