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080|评论: 0

[即时新闻] 不可手术晚期肺癌患者迎靶向治疗新希望 国际顶尖医学期刊纳入“四川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15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07-08 17:04·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邱添

7月5日,以“聚焦前沿热点、靶向治疗展新篇”为主题的“LAURA研究”数据发布会在上海举办。记者获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已刊登了LAURA研究第一阶段成果的文章,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该文章的贡献者之一。

该研究全球牵头研究者为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陆舜教授,中国临床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胸部肿瘤科主任董晓荣、湖南省肿瘤医院胸内二科主任邬麟、广东省人民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潘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简红、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王颖轶等均参与该研究。

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不同,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约80%-85%。约三分之一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就诊时已达到Ⅲ期,人群数量庞大。临床上,根据是否能获得根治性手术治疗标准,将Ⅲ期患者又分为可切除、潜在可切除和不可切除三类,治疗方式复杂多样。其中,不可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大多数,病程进展最为严峻。当前,针对这类患者,标准治疗方案是“同步放化疗+免疫巩固治疗”,但总体5年生存率仍不足两成。但此方案用在有驱动基因EGFR突变的患者中疗效不佳,且这类患者较多发生脑转移,而现有治疗手段对控制脑转移效果也不理想。我国肺癌患者的EGFR突变率在50%左右,此类患者存在巨大未满足的治疗需求。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科副主任黄媚娟表示:“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应以治愈为目标开展根治性治疗。目前,‘同步放化疗+免疫巩固治疗’方案用在有驱动基因EGFR突变的患者中疗效不佳,且这类患者较多发生脑转移,而现有治疗手段对控制脑转移效果也不理想。我国肺癌患者的EGFR突变率在50%左右7,此类患者存在巨大未满足的治疗需求。”

基于这样的思考,2019年“全球首个在EGFR突变III期不可切除NSCLC中采用根治性同步/序贯放化疗后EGFR-TKI巩固治疗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III期临床试验”(LAURA研究)应运而生。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LAURAIII期研究的首次分析结果,已经达到了无进展生存期的主要终点。靶向药组(奥希替尼)和安慰剂组在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表现上差异巨大,分别是39.1个月和5.6个月,相差7倍。此外,研究还显示出这些患者的疾病进展或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84%。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