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
代市旌表节孝牌坊
代市旌表节孝牌坊位于前锋区代市镇场镇上,广前大道左侧,代市镇星城大道与广前老大道交汇处。牌坊坐西向东,四柱三间,宽7.7米,高9.2米,为石结构仿木建筑,施以斗拱、抱鼓。坊前后壁雕刻有精美的戏曲故事人物浮雕、花鸟禽兽图案及大量的文字题刻、楹联,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代市牌坊又称旌表节孝坊,正面与背面上方中央均有“旌表节孝坊”大字。正面左侧是“竹节松心”,右侧是“天经地义”大字,背后相同位置是“心同铁石”和“德感神明”。
其下为刻字横梁,正面与背面均刻有文字,记载牌坊主人相关事迹与相关内容。题刻详细记载了牌坊主人的生平经历和牌坊的来历,并比对太和堂段王氏广安王氏家族宣统二年(1910)《王氏族谱》予以确认。
横梁正面刻字:“旌表节孝王母刘恭人传,恭人字教箴,明月镇 刘清滨先生之六女也,性慧,善读书作诗歌,¨有唐人风?,??适王公天德,甫卯年,即痛抱归天,累欲殉,奈何姑在堂,螟蛉未抚,幼女一,将待字,非所殉时也,抚子心述,二年许,夭亡无孙,又抚心武,有孙,一兼承心述?成?之??如???善???屋???乎?好??,时粤以???,恭人不惜巨资,以远蘇民困,李公铁船,为之请奖,上予建坊,垂不朽,云是坊也,奖于前清光绪十四年,成于中华民国三年。吾因之有感者,中国政体专制至满清终,共和自民国始,民族专制轻,共和重,然而秦皇¨专制之??,为巴妇建怀清台,满??专制,为恭人建节孝坊,固我蜀之多贤媛,尤见专制之余,重民族矣,今由专制而进共和,由巴蜀一隅,而风中国全部,吾不知,尊重民族,又何如也。民国五年,仲春?澣,邑人:??藻敬撰,???敬?。”(由于刻石风化剥落及异物污染,致部分刻字不能识读,故以?替代,下同。)
横梁背面刻字:“旌表节孝王母刘恭人传,恭人刘出也,慧中秀外,少读书,晓大义,能文工诗,佥谓女中豪杰,歸王公天德,谨育 弌女,遂抱共伯之痛,欲殉之,上念翁姑,主器倐殞,乃破涕为笑,即抚其侄心述为子,以慰親心,越三稔举男弌,未巺,殇心述,余平已,乃抚心武,?弌孙兼承心述祧。为女相攸字范阳,不幸早世。生平善居积良沃出,自手创新者百余亩,然不惜,岁恒出升斗,以济凅鲋,弌闻义举,金钱罔惜无何,恭人以劳致疾,未及艾年而殂,悲夫!孔子云,仁者寿丰,其然乎,先清时,粤东,岁罹水灾,下詔筹拯,恭人慨捐巨资,挽救生灵,李公铁船,以事闻于上,得奖并予建坊,以表好善之诚,且旌其节,而敕其孝。为孝奉节,莫重拾于义,而且輕生次之,孝莫虽于存孤,而养親次之,善莫大于济众,而小德又次之,恭人祚比三者,无遗艰难??之不屈,??抚孤?????,具不是过也,倘所谓巾帼,而丈夫非?吁?,恭人者可以??。民国五年,季春下澣,邑人:?吉??撰,?????。”
再下为“百代流芳”牌匾大字,在“百代流芳”牌匾背后相同位置,刻字有广安州贤张文蔚书《旌表节孝王母刘恭人赞》。全文:“旌表节孝王母刘恭人赞:光嶽气奇,磅礴鬱積,盛丂莫遏,不鍾巾帼,笃生恭人,殊姿淑德,鍼黹之余,兼工翰墨,相攸观型,嫔于槐庭,端莊肃穆,温厚和平,姑安其顺,夫稱其能,伉俪卯年,乏帷宁馨,藁碪无禄,悲深黄鹄,慰情娇女,父书难读,葆真植孤,移花接木,恩斯勤斯,覬延嗣續,詎天降罔,卵孵雏殇,再抚嫡侄,卒承蒸嘗,亦既成立,寖熾寖昌,追维圣善,彤管靡揚,猶幸前清,曾褒厥节,奉勅建坊,幽闡潛发,气作河山,光争日月,万世千秋,钦此绰楔!邑人张文蔚謹书”。
在“百代流芳”牌匾两边立柱上刻字对联:
数十年辛苦備嘗想茅屋飬姑篝灯课子這乾坤正气直炼出铁石肝肠冉阝生死艰难都付与半枕酸心两腔热淚,
千百载遗传不朽看名标钜碣典膺荣封要巾帼完人纔邀得国家旌表爾鄉鄰婦女更须知一朝节烈万古纲常。
在“百代流芳”牌匾两边立柱上刻字对联背后的相同位置,刻字有对联:“追踪趙妇光元史,嫓美共姜次邶风。”
在“百代流芳”牌匾两边侧门上方左右各刻字有:“松筠”,“竹淚”一幅。
在“松筠”刻字的背面相同位置,刻字有落款为:“邑人黄淦仙敬撰,从堂弟大烈敬书。”的七言八句诗词:“重拾孤丁四十年,夜深煨火不生烟。且推窗看中庭月,影过墙显第几砖。织尽人间千万遍,三更涕淚一灯知,老来焚却前泛娇,不为亡夫不作诗。”
在“竹淚”刻字的背面相同位置,刻字有落款为:“邑人黄淦仙敬撰,从堂弟大烈敬书。”的七言八句诗词:“持斋奉佛度余生,不是观音不识情;念到南无千万遍,声中似丂二嬢名;山东迢遥路三千,巨浪洪涛在目前;然捡残箱银六百,胜他十万好官钱。”
其他地方还有许多精美的石刻人物及花草鸟兽雕刻,共刻有形态各异的人物近百,石抱鼓四对,鸱吻三对,仿木石重檐三层。
根据题刻记载,该牌坊始修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建成于民国三年(1914年),是光绪皇帝为表彰代市王天德之妻刘教箴守节、孝道并乐善好施之举,经李徵庸上奏朝廷而下旨修建的,也是刘教箴被封赠“恭人”称号的历史见证。“恭人”是明清两代对四品官员之妻的称呼,皇帝旌表贞节烈女等,“奉敕建坊”、赠与封号是惯例,各地县志记载的贞节烈女坊中多有赠“恭人”封号。
据太和堂段王氏广安王氏家族宣统二年(1910)《王氏族谱》记载:
王天德,传承世序:登榜-凤-世祿-国珉-正本-天德,正本次子,生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二月三十日卯時,广安州明月乡伏龙里人氏, 歿於同治七年(1868)前四月十一日酉時,葬河堰口(位于现代市镇长五椅子庙)。
刘教箴,生於道光二十八年戌申岁(1848)六月十四日戌時,广安州明月乡人氏,歿於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岁(1895)五月十一日寅時,葬新院子宅右。
据牌坊题刻记载,刘教箴是广安州明月乡刘清滨先生的六女儿,字教箴,禀性聪慧善良,自幼喜读书作文,深明大义,所作诗歌有唐诗的风格,被时人赞为女中豪杰。
17岁时(1864)刘教箴嫁给广安州明月乡代市场人王天德为妻,生了一个女儿,名相攸字范阳,不幸的是结婚刚四年,(1868)丈夫就病死了。刘教箴多次想为丈夫殉死,但是考虑到家中还有公婆需要赡养、年幼的女儿需要抚育,就没有随丈夫而去。在公婆的主持下,教箴过继了本家侄子心述(登榜-凤-世祿-国珉-正心-天麒-心述)为养子,以承继香火。三年后,心述娶妻刘氏生了个儿子,但还未及成年就死了,不久心述也去世了。之后教箴又过继侄子心武(登榜-凤-世祿-国珉-正典-天成-心武)为养子,心武娶妻张氏生二子顺升顺庚,顺庚过继心述以承嗣这一脉。女儿相攸也不幸早逝。顺升后裔现已不考;顺庚后裔传承有序,今仍有后裔相传。
教箴年少守寡,但她善于理家置业,备尝艰难,辛苦经营购置了上百亩的田地,修建了宅院房屋,家中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她生平乐善好施,从不吝惜钱财,但最终积劳成疾,不幸早逝。
广安州明月乡并不是指现华蓥市明月镇。《广安县志》记载:明代置明月乡,崇义乡,望溪乡,荣禄乡。明月乡治所明月场,属于广安州,地域宽阔,包括现在(广安区,华蓥市,前锋区,邻水县,岳池县,渠县)下面的数十个乡镇或者部分面积。清初,又分拆置城郭乡。清代嘉庆年间,由于明月乡地域开阔,人口繁多,分为上明月乡和下明月乡,上明月乡治所戴市场(现前锋区代市镇),辖代市,前锋,天池,新桥,禄市等等,下明月乡治所明月场(现华蓥市明月镇),辖明月,浓洄,永兴,双河等等。崇义乡分拆置上崇义乡,下崇义乡。
代市牌坊是刘教箴捐巨资救济河源受灾百姓后,李徵庸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嘉奖予以修建的。
李徵庸生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卒於光绪二十七年(1901),谱名佑钧,原名孝伯,改名韬,字特生,号铁船,四川省邻水县人。光绪三年丁丑科二甲第13名进士(1877年),曾任刑部贵州司主事,广东惠州府河源县、香山县、揭阳县、海阳县、南海县知县,山东沂州府水利盐捕通判、督办四川矿务商务大臣、南洋考察商务大臣,死后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诰授光禄大夫,诰赠建威将军。
光绪十三年(1887)五月,李徵庸时年39岁,由签分刑部学习主事,遵海防例捐知县新班即选用,今掣广东河源县知县缺。李徵庸捐任河源县知县次年四月(1888),河源就遭受了历史上最大的洪灾,据《河源县志》记载,时“风雨交加,波涛咆哮,佛迹潭开口,岸脊崩毁,声闻数里,白沙堤地冲陷成坑潭,深至八九尺,水势腾涌,由南门岗冲缺入鳄湖,东由龟峰塔下直冲于河,坟墓淹没于水者无数,老城民房店铺多被冲塌,呼喊之声,耳不忍闻”。在此危难情况下,光绪皇帝下诏向各地筹集钱粮救灾。
刘教箴本就乐善好施,响应朝廷号召,慷慨捐出巨资,救活了众多河源受灾百姓。时任河源知县同时也是老乡的李铁船知道后很受感动,将刘教箴守节、孝道、捐巨资以救河源百姓的义举报告了朝廷,请求皇帝予以褒奖。
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皇帝下旨准予修建牌坊,嘉奖刘教箴乐善好施的善行和守节重孝的道德,封赠“恭人”称号,世称“刘恭人”。
刘教箴苦难而又坚强的一生,诠释了封建时代妇女守节忠孝的伦理道德,也为后人树立了自强不息、为国为民的巾帼妇女典范形象,题刻中甚至将其光辉事迹,与封建时代初期的秦朝巴寡妇清捐巨资以助秦始皇修长城,始皇帝为巴寡妇清修建怀清台的历史事迹相提并论。
因此,光绪十四年(1888年)开始修建的旌表节孝坊,在讲求民主共和的时代,得以继续修建并最终于民国三年(1914年)完工,在广安大地上为后人留下了一座流光溢彩的古建筑,和一段彪炳千秋的史话。
旌表节孝坊,在2007年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安市前锋区政府立碑划分出保护区域,代市牌坊被专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