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成都气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最高气温将升至35℃以上。作为成都市民最常用的通行方式,地铁温度不均引起网友广泛热议,部分乘客吐槽:冷热让人捉摸不定,一不小心就能感受“冰火两重天”。
>>地铁温度吵翻了!“冷热不均”待解密
“空调对着吹,冷得发抖,下车就感冒。”
在地铁1号线上,年过6旬的王大爷向我抱怨。然而,就在同一节车厢上不少市民却在质疑空调未开,表示自己“热得冒汗。”
评价两极分化,我们不禁产生疑问:“成都地铁到底热不热?”
对此,我分别询问了学生党、上班族、中老年人三个不同群体。
正在上大学的小张认为地铁内冷暖适中,温度较舒适;而已经退休老李则表示,地铁内的温度有时过低,需要自备外套;常年乘坐地铁上下班的市民小陈则表示“又挤又闷,热得要喘不过气了!”
>>实地探访:成都地铁为何会“忽冷忽热”?
据成都地铁官方介绍,地铁各条线路列车车厢内温度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环境温度统一设定的,采用自动控制方式, “强冷车厢”设置为25℃,“弱冷车厢”设置为27℃,从而让体感更加舒适。
8月9日8:30分,我来到1号线,分别感受了强冷、弱冷车厢的温度。
我发现,早高峰时段人多拥挤,即使在强冷区域也依然感受不到凉意;但在非早高峰时段,无论是强冷区域还是弱冷区域,车厢内的温度还是较为舒适。
据了解,车厢内的温度除了受客流量影响以外,还受多方因素影响。如位于出风口下方的乘客,体感温度会明显低于其他区域的乘客。
此外,列车在行驶过程中需经过地下、地面、高架部分,车厢内温度也会随之变化。
地铁温度“冷热不均”,乘客体感“众口难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对此,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回应表示,后续将对车厢温度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处置异常情况,并结合外界温度变化及乘客意见反馈做好空调设定温度的动态调整,为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
由此可以推测,乘客在地铁内的体感温度并不是实际车厢温度,极有可能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为了让乘客更好地适应车厢内的温度,成都地铁不妨向其他地区学习,如北京地铁通过采取加装倍增风机、改造送风格栅等方式,优化列车的温度条件,使得车厢内受热均匀。
对于温度区域的划分,成都地铁仅有两个区域,对此可学习南宁地铁,区分出“强冷”“弱冷”“适中”三个区域,做到“车厢十几节,总有一节适合你”。
【出行小贴士】
1、对空调冷气敏感的乘客,建议乘坐地铁时避开出风口;同时,乘客可根据自身需要,携带薄外套,以防感冒。
2、如遇空调温度异常,可以询问现场工作人员或者拨打服务热线61638000,以便工作人员上车检修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