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将会被吊打,直到彻底崩溃
[color=rgba(0, 0, 0, 0.3)]
诗文换酒
01、
乌克兰攻入库尔斯克。
我原以为,这只是乌克兰的虚晃一枪。
去年乌克兰反攻的时候,也用过声东击西的招数。
可是,几天过去了,乌克兰并没有只是虚晃一枪。
而是继续在俄罗斯的土地上横冲直撞。
据说,有突出部,已经打到了第二个州,别尔哥罗德州。
更有谣言,乌克兰派出了大量的无人机,在对莫斯科进行轰炸。
从去年厨子造反,一路长驱直入,差点就打进莫斯科来看,可能俄国内,非常空虚。
乌克兰攻入的军队,竟然一点像样的硬仗都没有打,仿佛就是在旅游一样。
抓俘虏,跟在鸡圈里面抓鸡一样轻松自在。
这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乌东战场,俄要占领一个定居点,可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一些著名的军事要地,都需要反复争夺,几易其手。
可是,就算是这样,整个乌东的战场,依然处于胶着状态。
02、
有没有一种可能,俄罗斯的所有战力,也就是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其实基本上都集中在了乌东战场,几乎所有的武器弹药,和能战的老兵,也堆积在了乌东战线上。
就算是这样,经过两年的鏖战,也仅是打成现在的样子。
进,几乎是不太可能了,要进就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退,面对已经做出的巨大牺牲,和汹汹民意,也退无可退。
国内的国防,几乎就靠一些新兵蛋子和毫无战斗经验的人组成。
这样的兵,也就毫无战斗力可言了。
俄罗斯,完全是靠自己划的一条红线,也就是乌克兰不可以攻入俄罗斯本土,要不然就要动用大杀器,来确保自己的国防安全。
美帝和欧洲,也一直不赞同乌克兰攻入俄本土。
可是,经过一年多的叫穷和哭惨,乌克兰不但拿到了大量美西方金援,和先进武器的援助,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点是,大量的乌克兰士兵,在这血与火的战斗中,得到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很多士兵,从一个完全的素人,变成了百战老兵。
这次,攻入库尔斯克的乌克兰士兵,绝对是从乌东战场上下来的,战斗素养最高的一群人。
当最有战斗经验和战斗力的乌克兰军人,面对几乎没有战斗经验,也没有战斗力,更无战斗意志的俄本土守卫部队,如入无人之境,才成为现实。
对俄来说,更可怕的是,他们如果从乌东战场回援的话,也将造成几个不可能承受的后果。
首先可能造成乌东战场全面崩溃,两年多,用无数鲜血和武器弹药打下来的战果,将会化为乌有。
第二,乌克兰这次,可能要的就是乌东战场的部队回援助,然后利用自己掌握的及时美西方情报,在俄军离开工事后的运动中,用海马斯、无人机或F-16战机等先进武器,对其进行精准轰炸,对其最有战斗力不对,进行肉体消灭。攻入俄本土,或许本就是乌克兰调动乌东俄军的战术而已,以现在的情况看,俄军又不得不回援,要不然被偷家后,真的会令全军崩溃。
第三,乌克兰攻入俄罗斯以后,发现俄国内守军,几乎都是菜鸟,完全可以采用流寇的打法。
因为乌克兰的军队人数太少,不可能占领俄广袤的领土。
流寇的打法,则是可以迅速地在俄本土经济最繁荣的欧洲部分,进行一次武装军事大游行,让乌东回援的有战斗力军队,想找人都找不到,因为以俄的情报能力,也只有跟在屁股后面到处乱转了。
霍霍一通后,俄不但从经济上,从政治上也会面临彻底崩溃。
这样,僵持了两年多战争,将会以一个非常戏剧的形式结束。
一个庞大的国家,将会面临再一次被肢解的风险。
03、
没有谁,能拯救俄。
当乌军,进入俄本土那一刻后,感受到了俄本土守军那脆弱的战斗力后,这一结果,可能就注定了。
一场针对别国的军事行动,马上就要打成卫国战争了。
这是二战后,七十多年了,第一次让外国军队打入本土。
我们现在,知道的是,俄已经倾举国之力,试图在乌东取胜了,可是胜不了。
俄,现在也几乎没有任何外援了。
连一个像样的盟友都没有。
唯一的盟友,可能就是现在还在嘴硬,为大帝排卵的东大烈女们了,当然,还有那些小黄毛。
不过,大部分的黄毛,也就过下嘴硬,真要喊他们拿钱拿物支援一下的时候,比要他们命还难。
当然,也真有部分不要命要钱的黄毛们,他们拿着合同,就被忽悠上了战场,到了战场,也就享受了灰色牲口的全面待遇,甚至还不如传统的灰色牲口,而是更等而下之的黄色牲口,到死那一刻,我相信大部分的黄毛,都是后悔了的。
这也让大部分的黄毛,再也不会相信什么国际友谊了。
04、
俄的败,几成定局。
如果现在还看不清,那就是真的智商不太高了。
这并不是失败在战场上,或者武器上。
这是失败在时代上。
落后一个时代的开疆拓土思想下的国家,是不会诞生伟大的企业的。
没有伟大的企业,是不可能诞生先进器物的。
没有先进的器物支撑,怎么可能打得好一场现代意义的战争呢!
因此,俄之败,并非败在战场,非将士无能,而是败在朝堂,败在思想,败在时代。
时代已经不同了。
计算国家财富的形势,已经不是地大物博了。
而是比谁掌握了更先进的科学技术。
谁,更能开创出下一个全新的行业。
这样,才是打开未来国家财富的正确方式。
而不是,人类都进化到人工智能时代,开始探索太空,准备殖民火星了,却还在惦记别人家里的仨瓜俩枣,准备抢回来以显示自己的强大富有。
中世纪那种抢劫式发财思维,注定在现代的国家社会,不会有任何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