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MI-6:苏梅发现大批俄军:一张地图显示入侵乌军所处险境
随着俄军的逐步反击,库尔斯克地区的局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乌军面临的处境愈发危险。
英国情报机构MI-6发出预警
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发动进攻,俄军迅速稳住阵脚,进行有效的防御和反击。俄总统顾问阿列克谢·久明将军亲赴前线,协调指挥,俄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建立多达90个营的防御支撑点,并挖掘长达40公里的反坦克壕沟,以阻挡乌军的装甲突击。
俄军还投入苏-34、苏-25战机以及“飓风-S”火箭炮等重火力装备,对乌军的装甲集结点和营地进行猛烈打击。
根据俄军13日的战报,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已经损失两千多人,55辆装甲车辆和大量其他装备。乌军从进攻的主动转为被动,损失惨重。
在俄军反击的过程中,英国情报机构MI-6向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及乌军总参谋部发出警示,指出俄军正筹划围困库尔斯克州乌军的计划。
MI-6分析认为,乌军的补给线面临被俄军切断的危险。如果俄军成功进入乌克兰苏梅州,库尔斯克境内的乌军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乌克兰苏梅州当局也证实这一情报,称他们已经发现大批俄军士兵的活动。根据苏梅州报告的俄军位置数据,乌军的战略处境变得异常严峻。
一旦俄军按计划实施两翼包抄攻击,乌军的补给线及后路将被彻底切断,库尔斯克战场上的乌军可能会面临被全歼的风险。
俄军在库尔斯克方向的反击显然不仅仅是为遏制乌军的进攻,更重要的是通过包抄乌军的补给线,彻底削弱乌军在该地区的战斗力。通过对苏梅州的渗透,俄军试图切断乌军唯一的补给线,阻止乌军获得新的增援力量,从而在战场上形成对乌军的压倒性优势。
对于乌军而言,这一局势的发展极为不利。尽管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曾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随着俄军的反击和战略包围,乌军逐渐失去战场主动权。特别是在补给线被俄军威胁的情况下,乌军面临着极大的后勤压力,士气也可能受到严重打击。
此外,乌军在苏梅州的防御力量相对薄弱,难以抵挡俄军的全力进攻。如果俄军成功控制苏梅州并切断乌军补给线,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的进攻将陷入瘫痪,甚至可能面临被围困和歼灭的危险。
库尔斯克战场的战事发展对俄乌冲突的整体走向具有重要影响。如果俄军能够成功包围乌军并切断其补给线,俄军在库尔斯克方向的胜利将极大地提升其在整个战场上的优势。反之,乌军如果无法迅速调整战术,应对俄军的包围行动,其在库尔斯克方向的战斗将陷入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的战略包围行动不仅影响库尔斯克地区的战局,还可能对乌克兰其他战场产生连锁反应。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失利,可能会削弱其在其他战场的战斗力,进一步加剧乌军的困境。
与此同时,俄军的这一行动也向外界传递一个重要信号,即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仍然具备强大的军事和战略能力。尽管在初期可能出现一些挫折,但俄军通过调整战术和加强防御,正在逐步稳固其在战场上的地位。
乌军的这次突袭,实则透露出泽连斯基政府面临的严峻形势与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
乌克兰是冒着巨大风险做出这一突袭决策的,如同一次赌博式行动。
孤军深入敌后,这是一场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高风险战略行动。这种行动要求部队在缺乏稳固后方支援的孤立环境中,深入敌占区的核心或敌方坚固防线的腹地,执行既艰巨又危险的任务。
由于缺乏即时的后勤补给和直接的火力支持,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在敌人的领地中生存与作战,时刻警惕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围剿以及复杂多变、可能不利于自己的地形条件。任何微小的失误或判断偏差都可能让突击部队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在世界军事史上,孤军深入敌后导致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
古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在其征伐高卢中,也曾因过于深入敌境而身陷重围,历经生死考验。二战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国第六集团军凭借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和战术优势,迅速深入苏联腹地,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这一战略要地。然而,随着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和战略反攻的展开,德军逐渐陷入苏联军队的重重包围之中。尽管第六集团军拥有精良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士兵,但在缺乏有效支援和补给的情况下,最终难以抵挡苏联红军的攻势,于1943年初全军覆没,成为二战中德国军队的一次重大失败。
以史为鉴。乌克兰的突袭虽取得初步成效,但很可能是昙花一现,接下来必将遭到俄罗斯军队更为猛烈的反击。对于乌克兰的突袭部队来说,现在能做的就是祈祷上帝保佑自己,同时也请泽连斯基政府提前准备好棺材,以应对可能的牺牲与损失。
当乌军突入大约10公里后,俄军不与乌军面对面交战,而是动用战机、导弹、火炮和火箭炮进行“非接触式作战”,实施狂轰滥炸。乌军当天就损失400人和32辆装甲车。随后更惨,俄军还动用重达500公斤的温压弹对乌军目标实施轰炸,并摧毁乌军的前进指挥所。
凤凰卫视的最新战报,8月10日当天,乌军向科雷内沃定居点发起5次攻击未果;苏贾地区的战斗仍在继续,俄罗斯空天军继续对苏梅地区乌军后方的兵力集结点、阵地进行大规模空袭。
进入库尔斯克境内的乌军继续坚持在控制区域内,日夜挖掘防御工事。同时,乌军开始向该地区增加兵力。但遭到俄军战机和导弹持续不断的轰炸。目前,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有4个旅的番号出现,还有4支特种作战分队。
包括特种部队与前瓦格纳成员组成的新锐劲旅,迅速集结出发,到达预定地点布防,对作战区域实施精准切割。8月10日清晨,俄军的全面反攻号角正式吹响。柳叶刀无人机操作员、卡-52与米-28直升机、苏-25及苏-34战机机组,以及俄罗斯特种部队与边防军,与入侵的北约士兵进行激烈交战,并成功遏制住对方入侵的势头。
空天军出动苏-34投下3吨ODAB-500温压弹,将在库尔斯克州边境集结的增援乌军炸进“蘑菇云”。
在轰炸切断乌北约军队的后勤与后援力量后,俄军对侵入本国领土的敌人进行切割与封锁,开始逐步“吃掉”。
乌军第22机械化旅的指挥部设在一栋房子里,发现后援被断后,这才意识到“突前的危险”,于是组织部队边打边撤,却被俄派出的侦察无人机发现。很快,一枚伊斯坎德尔导弹飞来,精确命中,乌军第22机械化旅的15名指挥人员全部炸亡。
8月10日黎明时分,阿克玛特精英部队指挥官少将阿普蒂·阿拉乌迪诺夫证实,俄军在库尔斯克前线揭露法国与波兰雇佣兵的大规模参战痕迹,并在前夜由特种作战分队与瓦格纳战士协同行动中,成功消灭34名来自两国的雇佣军。
目前,入侵库尔斯克的乌北约军在巨大压力下已逐渐转攻为守。战斗焦点主要集中在苏贾、斯纳戈斯特及马来亚-洛赫尼亚等关键区域,其中苏贾镇内的乌军、法波雇佣军及北美雇佣兵已被增援到位的俄军强势逼退至镇外,战局呈现出对俄方有利的新局面。
俄军发布的视频显示,带队攻入库尔斯克的乌军第80空突旅上校旅长鲍里斯斯杰潘纽克上校也已被俄军击毙。
鲍里斯率领的乌军被俄军切断后路后,被团团围住,死伤惨重。没有空中力量的支援,没有战壕,没有掩体,后援补给已被切断,就连装甲车和坦克也没了。
退无可退的乌军第80空突旅只能在旅长鲍里斯的率领下躲进一处树林中。
俄军先用火炮和无人机对其藏身处进行多次轰炸,而后才发起地面冲锋,清理战场。大量的乌军于炮火中丧生,鲍里斯最后被俄军击毙。余下的少部分乌军士兵无条件投降。
只需要深入想想这两个问题,就会明白当下的战局走势了:
第一,突入库尔斯克的乌军三面受敌,后路面临俄军战机与导弹、火炮的打击,随时可能被断。乌军的弹药和食物能得到长期的保障吗?
第二,在三面受敌、后路总被轰炸的情况下,乌军的伤员怎么救治?
想清楚这两个问题,只要大脑还正常的人,都会知道,乌军的进攻,其实就是“集体自杀”。他们已经陷入俄罗斯“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陷阱之中。
被蓝轮称为“垃圾”的俄武器,已摧毁缴获美M1a1,布莱德利战车,悍马车,M777炮,标枪毒刺导弹,弹簧刀,美洲狮无人机,星链终端,爱国者导弹,海马斯火箭,德豹2,英挑战者2,各国装甲车,反坦克导弹,风暴阴影导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