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276|评论: 1

一代宗师黄宾虹(长篇小说)第4章-第6章 袁竹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0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章识字之旅
1868年,清同治七年戊辰,岁月静好,江南小城如同镶嵌在锦绣画卷中的一颗明珠。这一年,对于黄家而言,是平凡中蕴藏无限希望的一年。在这一年,黄家的五岁孩童黄宾虹,步入了他人生的崭新篇章——开始了他的识字之旅。
黄家的庭院中,一棵沧桑而古老的槐树静静伫立,它的枝叶在春风的轻抚下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槐树下,一张精致的木桌被摆放得恰到好处,小宾虹端坐在桌旁,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好奇与期待。
他的手中紧握着一支短小的毛笔,笔尖轻轻触动着纸面,仿佛在描绘着他未来的梦想。而站在他身旁的是一位儒雅的老者——他的私塾先生。先生的声音温和而富有韵律,每一个字都如同珠玉落盘般清脆悦耳。
随着先生的讲解,小宾虹的眼中闪烁着越来越明亮的光芒。他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每一个字的发音和含义,努力将它们刻印在自己的脑海中。这一刻,他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充满了知识和智慧的光芒。
随着时光的流逝,小宾虹在先生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成长。他的识字之旅虽然漫长而艰辛,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梦想的追求。而那一棵古老的槐树也见证了他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成为了他心中永恒的回忆。
在那遥远的岁月,先生手捧古籍,声音如清泉流淌,诵读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随着这古韵的起伏,小宾虹如同被吸引的鱼儿,紧紧跟随着先生的每一个音节,一字一句地模仿。他的双眸闪烁着对知识的无尽渴望,仿佛星辰在夜空中熠熠生辉。每当他稚嫩的声音中准确吐出一个字,先生的脸上便会浮现出温暖的微笑,轻轻点头,那是对他无尽的鼓励和赞赏。
而在这一年,江南的另一片土地上,余杭城中,一个名叫章炳麟(太炎)的婴儿呱呱坠地,他的啼哭声如同初生的朝阳,预示着未来的光明。与此同时,在绍兴府山阴县,蔡元培也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年份里诞生,他的到来,如同春风拂面,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无尽的生机。这两位未来的大人物,就在这同一年,与小宾虹一同,踏上了各自的人生旅程。
尽管他们与黄宾虹相隔千山万水,命运的轨迹却也在各自的屋檐下悄然交织。章炳麟,他的童年是在父亲那满室书香的熏陶下度过的。他的父亲,一位温文尔雅的文人,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儿子的期待。他期望章炳麟能够继承家族的学问传统,将那份对知识的热爱代代相传。
而蔡元培,他的世界则是另一番书香门第的景象。他的父亲,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的目光如炬,对蔡元培的教育要求严格而细致。蔡元培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一步步踏入了知识的殿堂。
就在那一年,三个孩子的命运如同初春的嫩芽,虽各自生长在不同的土壤,却都在各自的起点上,悄然绽放出人生的第一抹色彩。他们,如同春天的使者,带着希望和梦想,踏上了各自的人生旅程。
岁月如流水般匆匆,时光荏苒,仿佛一瞬之间,便将孩童的稚嫩推向了成熟的彼岸。多年后,黄宾虹、章炳麟、蔡元培三位各自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黄宾虹,他以笔为剑,在画坛上披荆斩棘,成为了一位被世人瞩目的杰出画家和书法家;章炳麟,他心怀天下,投身于革命的浪潮,成为了人们口中的革命家和思想家;而蔡元培,他则站在教育的高地,引领着中国教育的革新,成为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者。
他们的成就与贡献,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他们的家族和故乡,更如春雨润物,无声无息地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然而,这一切的辉煌,都源于他们幼时,那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年纪,初学识字的那一刻。那一刻,他们的心灵被文字唤醒,犹如种子在土壤中破土而出,开启了他们人生最绚烂的篇章。
5章初识字画
1869年,清同治八年的那个春日,江南的一座静谧小城被柔和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轻轻拂过,宛如一幅精致的水墨画,正徐徐展开其宁静而又生机盎然的画卷。正是在这充满诗意的时光里,黄家的幼子黄宾虹,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六个春天。
六岁的黄宾虹,眼中闪烁着对这个世界无尽的好奇与探索。他如同一只刚刚展翅的小鸟,渴望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这一年,他正式步入了识字的殿堂,跟随着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开始了他对文字的奇妙旅程。
与此同时,黄宾虹的心中也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他看见那些色彩斑斓的画卷时,他的眼中都会闪烁出兴奋的光芒。他渴望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出这个世界的美丽与多彩。于是,在识字之余,他也开始拿起画笔,尝试着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都融入到那一幅幅画作之中。
黄宾虹的童年,就在这样的好奇与探索中悄然展开。他如同一位小小的探险家,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着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而他的人生,也正因为这份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艺术的热爱,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静谧的书房一隅,小宾虹如一颗未经雕琢的璞玉,静坐窗前。那和煦的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温柔地洒在他那稚嫩的面庞上,仿佛为他那双清澈的眼眸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使得他的双眼更加灵动,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他的手中,紧握着一只沉甸甸的毛笔,笔尖轻触宣纸,一笔一划,跟随着老师那熟练而稳健的示范,仿佛在探寻着每一个字的灵魂与生命。他的笔触虽然稚嫩,但每一笔都凝聚着他的专注与认真,仿佛每一划都承载着他对书法的热爱与追求。
尽管他的年纪尚小,但他的专注与毅力却令老师深感欣慰。他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虽然外表普通,但内在却蕴藏着无尽的可能与潜力。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超越自己,向着书法的巅峰迈进。
除了学习识字,小宾虹对家中珍藏的书画产生了难以言表的热爱。他常常独自在书房的静谧中,沉浸在临摹那些瑰丽画作的乐趣之中。而在这些珍品中,他尤为钟情的便是沈廷瑞的山水册。沈廷瑞的画作独具匠心,笔墨间流淌着细腻的情感,画面上的山水意境深远,让小宾虹如痴如醉,仿佛置身其中。
每当他挥毫临摹沈廷瑞的山水画时,都会有一种超脱现实、融入自然的奇妙感觉。他细心地观察着画中的每一笔、每一划,努力捕捉那独特的笔触和墨色。他用心感受着画家笔下的山水世界,仿佛自己也成为了画中的一部分,与大自然共同呼吸,体验着那份壮丽与宁静。
在临摹的过程中,小宾虹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升华。他沉浸在这个美妙的世界里,享受着与画家心灵相通的喜悦。他深信,只有真正用心去感受和临摹,才能真正理解画家的心意,才能真正领略到书画艺术的无穷魅力。
小宾虹的绘画天赋很快得到了老师和亲友们的赞许。他们纷纷称赞他的画作不仅形似神似,更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和风格。这让小宾虹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他在绘画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在六岁这一年,黄宾虹的启蒙岁月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缓缓展开。他不仅学会了识字,更在绘画的海洋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方向。这段岁月为他未来成为一位杰出的画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章《说文解字》
1870年,清朝同治九年的庚午之岁,江南一隅,有一个静谧而充满古韵的小镇。这里的石板路,曲曲折折,宛如时光的脉络,将古与今悄然相连。而在这个小镇的心脏地带,黄家的小宅院静谧地矗立,青砖黛瓦之间,一缕淡淡的墨香轻轻飘散,宛如一首未完的古诗,低吟浅唱。
这一年,年仅七岁的孩童黄宾虹,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情。他的双眸清澈,犹如湖水映照天空,透着对世界的好奇与向往。识字千余的他,对于书籍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每每一书在手,便能沉浸在字里行间,体会其中的深意与韵味。
黄宾虹的父亲黄定华,是镇上备受敬仰的学者和商人。他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一手书法更是飘逸隽永,名扬四方。对于儿子的教育,他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与期待。他深信,黄宾虹的天赋异禀,只要加以悉心培养,定能成就一番伟业。
于是,在黄定华的悉心教导下,黄宾虹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甘泉,不仅熟读经史子集,更对诗词歌赋情有独钟。他的悟性极高,常常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当黄定华看到儿子沉浸在书海中,脸上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就这样,在墨香的熏陶下,黄宾虹逐渐成长为一位才华横溢的少年。他的故事,在江南小镇上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而黄家的小宅院,也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少年,而变得更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自幼起,黄宾虹的心便为父亲那弥漫着墨香的书房所吸引。每当夜幕降临,父亲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摇曳,笔尖在宣纸上翻飞,泼墨如龙,挥毫似凤,那些如诗如画的场景,如同磁铁般牢牢地吸引着他年幼的目光。  
他总是悄无声息地走近,站在一旁,静静地凝视着父亲的一举一动,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对知识的炽热渴望。他渴望像父亲一样,能够驾驭那支神奇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父亲注意到了他眼中的渴望,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决定,要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艺传授给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于是,父亲开始亲自教导他,从握笔的姿势,到运笔的力度,再到如何调配墨色,每一个细节都耐心地讲解,悉心指导。
黄宾虹的读书生涯缓缓拉开帷幕。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字句背后的深意。他的世界因知识而变得更加广阔,他的心灵因学习而变得更加丰富。
在黄宾虹初涉文字之海时,他便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知识的夜空中绽放出惊人的光芒。他的记忆力,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自然而又纯净,识字的速度之快,让他的父亲都为之瞠目结舌。
在父亲的悉心引导下,黄宾虹捧起了那本厚重的《说文解字》。这部古老的文字学著作,犹如一扇尘封已久的门扉,轻轻推开,便露出了里面熠熠生辉的古老智慧。他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踏入了这个神秘而又深邃的世界,无法自拔。
黄宾虹沉浸在那古老的文字海洋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他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字的韵味,去探寻每一个词背后的故事。他仿佛在与那些遥远的古人对话,聆听他们的智慧,感受他们的情感。
在这个世界里,黄宾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满足。他如同一只饥渴的旅者,在文字的海洋中尽情畅饮,不断汲取着知识的甘露。他的心灵被深深地触动,他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从此,黄宾虹踏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去追寻那些古老的智慧。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真理的勇士。
夜幕如墨,悄然降临,黄家的书房便成了一片璀璨的灯火海洋。在这寂静的夜里,黄定华,这位德高望重的书法家,依旧坚守在案前,手中的毛笔犹如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引导着墨色在宣纸上翩翩起舞。他的一笔一划,都显得那么沉稳而有力,仿佛每一滴墨都承载着他的心血与智慧。
黄宾虹,这位年轻的学者,则坐在父亲身旁,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要将《说文解字》中的每一个字都刻入脑海。他手中的书页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仿佛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哲理。
父子俩虽然沉默不语,但书房里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和谐与温馨。那是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是岁月积淀下来的亲情与理解。他们的身影在灯火的映照下,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只留下了这份宁静与美好。
在中华古老的文脉中,黄宾虹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他的悟性之高,令人叹为观止。他迅速洞穿了《说文解字》的深邃,那千年的文字智慧,仿佛在他的眼前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他解读文字,不仅止于表面的意义,更是深入其背后,探寻那古老的文化底蕴。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在他的脑海中化为生动的画面,讲述着千年的故事,传承着先人的智慧。
父亲看着他,眼中满是欣慰。他看到了儿子的成长,看到了他对文化的热爱和执着。这一刻,他更加坚定了要培养儿子的决心,让他在这浩渺的文化海洋中,游得更远,更深。
他们之间的默契,无需言语,只需一个眼神,就能彼此理解。这是父子之间的默契,也是文化与传承之间的默契。他们共同守护着这份古老的智慧,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继续闪耀着光芒。
岁月静好,黄家的岁月仿佛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黄宾虹的三弟,黄懋贡,这位名为廉叔,又字元清的少年,也在这画卷中渐渐长大。他聪明伶俐,如同春日里初绽的花朵,生机勃勃,充满了好奇。
黄懋贡年纪虽小,但对兄长的学问却充满了敬仰。每当黄宾虹沉浸在书房的墨香之中,黄懋贡总会悄无声息地溜进去,像个小猫般坐在一旁,静静地聆听那书页翻动的声音,还有兄长那深沉而悠扬的诵读声。
黄宾虹见弟弟如此好学,心中满是欣慰。他深知知识的力量,也明白学问的宝贵。于是,他主动担起了教导弟弟的责任,一笔一划地教他识字,一字一句地教他读书。书房内,两人的身影在烛光下交错,那画面温馨而美好。
时光在流转,兄弟俩在书房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愉快的时光。黄宾虹的悉心教导如春雨般滋润着黄懋贡的心田,他的学问也在这春雨的滋润下日渐长进。两人一同在书海中遨游,共同探索着这世界的奥秘,享受着知识的乐趣。

作者简介
作者袁竹,笔名袁语奏,石竹山人,四川德阳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逍遥画派创始人,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入库人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授权中国书画名家工作室,《中华英才》半月刊人物风采独家专访百年英才系列人物之一;cctv央视书画频道签约艺术家、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国画研究员,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新华社主管新华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19版)入编者, “百度百科”“秒懂百科”“今日头条百科”“360百科”收录词条。袁竹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书画有深刻而广泛的研究,他的艺术造诣不凡。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创作方向,对山水画创作进行新的尝试丶新的探索,用国际视野来发展国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他提出新时代国画要走创新化、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化之路的理念,独创“豹纹斑”、“牛毛纹”两个皴法,将中国画精髓“写意”与世界主流艺术抽象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逍遥山水风格。代表著作《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袁竹》大红袍品牌精装图书,2022年8月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二)·袁竹山水画作品选》活页教材,2023年3月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袁竹创作的长篇小说有《怪才李调元》《梁启超》《康有为》《蔡元培》《王国维》《大师齐白石》《一代宗师黄宾虹》《张大千》《一代大师黄筌》《逍遥山水醉华夏》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