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质量强省 富民兴陇——2024年全国主流媒体‘质量甘肃行’”主题采访活动抵达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陇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素有“千年药乡”“天下药仓”和“西部药都”之美称,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是全国重要、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仓储基地和交易中心。
在产品质量方面,陇西县依托甘肃省道地中药材追溯平台、国家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智慧农业云平台、陇西中药材大数据平台等,建成1个县级平台、17个乡级平台、11个村级平台、53个生产经营主体追溯点、7个野外监控点、5个气候观测站,已初步形成覆盖县、乡、村及生产经营主体“三层一级”的追溯体系。组建成立了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陇西分院和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陇西分院以及甘肃陇西中医药研究院、甘肃陇药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中药材检测中心和中药材种子种苗检测中心,目前全县共有中医药研发机构9个,企业技术中心14个,累计认定中医药产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为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尤其是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作为全省中药材/中药饮片领域唯一一家获得CMA(中国计量认证)认定资质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证书的非政府运营第三方双认证企业,中药材种子种苗检测中心通过CMA认定、CMA扩项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CATL),填补了行业空白。
此外,陇西县依托中国药都·陇西药圃园和“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甘肃库”,开展种子种苗繁育、新品种引进示范、野生品种驯化、标准化种植试验等工作,制定的黄芪、黄芩、党参等28个标准化种子、种苗培育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评审颁布为甘肃省中药材地方标准。建成西北首条中药材种子标准化加工生产线,通过粗选、磁选、色选、丸粒、包衣等加工工艺,种子发芽率提升到95%以上。突出“有机、绿色、道地”品牌,狠抓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全县建成中药材药源基地53.38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43.1万亩,标准化率达到81.32%)。严格按照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建立“龙头企业+加工车间+合作社+(党支部)+种植基地”的产业模式,陇西保和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陇西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等5家药品生产企业入选第一批《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监督实施示范建设项目并公示,涉及黄芪、党参、黄芩等7个品种共3万余亩。积极推广中药材“三无一全”标准,全力推动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在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主办的2024第十一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上,陇西县被授予“三无一全”基地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
据悉,近年来,陇西县立足打造“中国药都”战略目标,依托“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打造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和“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三大国家级发展平台,借助用好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药食”同源和开展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示范建设等特殊政策,推动中医药产业实现了全链条、高质量发展。下一步,陇西县将深入推进质量强县各项工作,紧盯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方向,明确“一链一谱一册”,深入开展质量基础联动提升助推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在“一会一节”、品牌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狠下功夫,做大做强好产品、好品牌,展现魅力陇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