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405|评论: 0

怪才李调元 (长篇历史小说) 第二部72-75章 袁竹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3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怪才李调元
(长篇历史小说)
部72-75
袁竹著
作者简介:作家袁竹,笔名袁语奏,石竹山人,四川德阳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逍遥画派创始人,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入库人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授权中国书画名家工作室,《中华英才》半月刊人物风采独家专访百年英才系列人物之一;cctv央视书画频道签约艺术家、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国画研究员,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新华社主管新华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19)入编者, “百度百科”“秒懂百科”“今日头条百科”“360百科”收录词条。袁竹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书画有深刻而广泛的研究,他的艺术造诣不凡。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创作方向,对山水画创作进行新的尝试丶新的探索,用国际视野来发展国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他提出新时代国画要走创新化、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化之路的理念,独创“豹纹斑”、“牛毛纹”两个皴法,将中国画精髓“写意”与世界主流艺术抽象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逍遥山水风格。代表著作《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袁竹》大红袍品牌精装图书,20228月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二)·袁竹山水画作品选》活页教材,20233月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袁竹创作的长篇小说有《怪才李调元》《梁启超》《康有为》《蔡元培》《王国维》《大师齐白石》《一代宗师黄宾虹》《张大千》《一代大师黄筌》《逍遥山水醉华夏》等。


72直隶通永道
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辛丑,春风尚未暖透京城,庐州合肥驿却是热闹非凡。驿站的檐下挂着红灯笼,映照着过往行人的笑脸。此时,驿内一间雅致的客房内,李调元正独自品茗,望着窗外飘飞的雪花,心中却是波澜起伏。
去年腊月二十六,在广东学政卸任的他开始返京,风尘仆仆地踏进了这驿站。一路的辛劳与奔波,似乎都在这一刻得到了短暂的平息。他记得,那个晚上,驿站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而他,只是静静地坐在角落,听着四周的欢声笑语,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是新年。李调元在驿站中度过了这个特殊的节日,没有亲人的陪伴,没有朋友的欢聚,只有他一人,对着那盏孤灯,默默许下了新年的愿望。
正月二十七日,李调元终于抵达了京城。二十九日升任直隶通永道(四品,一生最高官职),驻节通州。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去见乾隆皇帝。他知道,这次的晋升,不仅是对他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肩上重任的预示。
在乾隆面前,他恭敬地行礼,然后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旨意。终于,乾隆开口了,他对直隶总督袁守侗说道:“朕为汝放一好道矣,只是气性不好,汝当玉成之。”
李调元听得心中一凛,他知道,这是皇帝对他的提醒,也是对他的期望。他深深地磕了个头,表示领旨谢恩。
离开皇宫后,李调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这次晋升,意味着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而他,也早已做好了准备,迎接这即将到来的新篇章。
此时,京城正值编撰《四库全书》的盛举。李调元作为新任的直隶通永道,有幸见到了许多珍贵的内府善本。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这些书籍,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在忙碌的公务之余,李调元开始着手抄写并编刻《函海》。他用心地挑选着每一本书籍,仔细地抄写着每一个字句。他知道,这是一项艰巨而又有意义的工作,他将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而在这忙碌而充实的日子里,李调元还迎来了一件喜事。他娶了桐城的姚氏为妾,她的温柔和贤惠,让李调元感受到了久违的家庭温暖。
岁月如梭,转眼间便是数载光阴。李调元在直隶通永道的职位上,尽职尽责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发展经济,使得这一地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而《函海》的编刻工作也在他的努力下逐渐完成。当那厚厚的书卷终于呈现在他的面前时,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知道,这是他一生中最高的官职所带来的荣耀与责任,也是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换来的成果。
回首往事,李调元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一路走来,有太多的艰辛与不易,但也有太多的收获与成长。他感激乾隆皇帝的信任和栽培,也感激那些曾经帮助和支持过他的人。
在未来的日子里,李调元将继续坚守自己的职责和信念,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知道,无论前路如何坎坷曲折,他都将勇往直前,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罗江才子李调元已届知天命之年,他的学术生涯正值巅峰。在编纂巨著《函海》之前,他早已凭借丰富的著述在学术界崭露头角。这些著作不仅数量可观,而且涉及经史子集各个领域,充分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宽广的学术视野。
在古籍注解方面,李调元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对《世说新语》、《山海经》、《庄子》等经典之作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注解,不仅揭示了这些古籍的深层含义,也为后世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他的注解工作,既是对古典文献的深入挖掘,也是对文化传承的重要贡献。
此外,李调元在金石、古文、音韵、算法等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他的《金石古文》十四卷,对古代金石铭文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为后世的金石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他的音韵学著作如《转注古音略》、《古音猎要》等,则对古代音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汉语音韵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文学创作方面,李调元的作品同样令人瞩目。《林伐山》、《古隽》、《谢华启秀》等作品集,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这些作品不仅文笔优美,而且意境深远,为清代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调元在乾隆四十六年奉旨观察承德府属当年秋谳时,创作了纪实作品《出口程记》。这部作品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他在承德府的所见所闻,包括当地的社会风貌、法律实践以及他的个人感受和思考。这部作品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后世了解清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李调元的学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著作数量上,更体现在他的著作质量和对学术的贡献上。他的著作大多经过深思熟虑,具有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观点。他的学术态度严谨,注重实证,对后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3智斗和珅
紫禁城,这座古老的皇城,在晨曦初破之时,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宏伟的宫墙巍峨耸立,红砖金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每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与皇权的威严。
就在这座皇城的深处,仪仗卫队整齐划一地列队于太和殿前,铠甲上的冷铁在阳光下反射出森寒的光芒,马蹄声与盔甲碰撞的轻响交织成一首古老的战歌。就在这威严而肃穆的场合中,一位名叫和珅的生员,以他那机敏的眼神和逢迎献媚之姿,悄然融入了这片权力的海洋。
和珅,这位出身卑微却野心勃勃的钮祜禄氏后裔,他的身影在繁复的朝服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尾潜藏于深海的蛟龙,正默默积蓄着力量。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在乾隆帝的恩宠下如日中天,一步步踏上了权力的巅峰。31岁那年,当他被任命为文华殿大学士的那一刻,整个京城似乎都为之震动。
文华殿内,书卷香与龙涎香交织成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高耸的书架直抵穹顶,每一本古籍都承载着先贤的智慧与历史的重量。和珅站在这知识的殿堂之中,目光如炬,心中的贪欲与对名望的渴望如同野火燎原,再也无法遏制。
他的府邸,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每一处都透露着奢华与精致。夜幕降临,灯火通明,璀璨的灯火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池塘上,与满天繁星交相辉映,宛如人间仙境。然而,在这浮华背后,隐藏的却是和珅日益膨胀的贪财之心与对无上权力的无尽渴望。
乾隆朝的盛世之下,和珅的身影如同一道阴影,悄然笼罩在了整个朝堂之上。他的权势之大,让人心生敬畏;他的贪婪之深,足以吞噬一切。在这段宏大而震撼的历史篇章中,和珅,这位权臣的名字,将永远与贪婪、权谋紧密相连,成为后世评说的焦点。
在和珅初掌权柄的岁月里,紫禁城的晨曦似乎都染上了他精明强干的气息,每一缕光线都穿透繁复的琉璃瓦,照耀在他清廉为官的足迹上。那是一段辉煌与希望交织的时光,朝堂之上,他如同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凭借李侍尧案的雷霆手段,不仅稳固了自己的根基,更在乾隆帝心中种下了不可撼动的信任之种。
乾隆帝的恩宠如同春日里最温柔的雨,绵绵不绝,不仅赐予和珅无上的权力,更将尊贵的十公主许配给了其子丰绅殷德,这一联姻,如同天作之合,让和珅的身份瞬间跃升至皇亲国戚的巅峰,权势与荣耀并蓄,仿佛整个帝国的繁华都凝聚于他一人之身。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转,权力的深渊也渐渐吞噬了曾经的清明。和珅三十一岁那年,正值“蜀中才子”李调元调任直隶通永道,朝堂内外风云变幻,而和珅的心中,那份最初的纯粹与理想,却已悄然褪色。他的府邸,金碧辉煌,夜夜灯火通明,却也掩盖不住日益膨胀的私欲与野心。
夜色中,紫禁城的琉璃瓦闪烁着幽冷的光芒,与和珅府内奢靡的灯火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府内,奇珍异宝堆积如山,金银珠宝在烛光下熠熠生辉,每一笔交易,每一次算计,都在这辉煌的背后,悄然编织着一张庞大的权力与金钱之网。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气息,那是权力腐败的味道,混合着奢华与阴谋,让人窒息。和珅的身影,在这光怪陆离的环境中渐行渐远,曾经的清廉与精明,如今只剩下一片模糊的记忆,而他那日益膨胀的私欲,正如同潮水般汹涌,将一切美好与纯真冲刷得无影无踪。
此刻的京城,仿佛成了一幅宏大的画卷,每一笔都沉重而深刻,记录着和珅从辉煌到堕落的轨迹,也让后世之人,在震撼之余,不禁感叹权力之下的人性沉浮。
一直以来,乾隆对李调元的文思敏捷都十分赞赏,戏称其为“天下第一怪才”。就是这一戏称,使和珅多年来耿耿于怀。如今自己升任文华殿大学士,便决定要与李调元在“怪诗”上比个高低。
在那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中,夕阳如同熔金般倾泻而下,将每一砖一瓦都镀上了一层辉煌而神秘的光辉。天际边,云层被晚霞染得绚烂夺目,仿佛是大自然最肆意的笔触,在蔚蓝与绯红间勾勒出一幅震撼人心的画卷。
文华殿内,烛光摇曳,与窗外余晖交织成一片光与影的海洋。和珅立于殿心,身着繁复华丽的官服,其上绣着的龙纹在烛光下栩栩如生,仿佛随时准备腾云驾雾而去。他的脸上洋溢着志在必得的笑容,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算计与得意,仿佛已预见自己即将在这场“怪诗”较量中,一雪前耻,名扬四海。
四周,是他精心挑选的十几位文人墨客,他们或低头沉思,或相互低语,手中紧握着笔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未干的墨迹味,那是知识与智慧碰撞的味道。桌上散落着一张张草稿,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们日夜不辍、字斟句酌的成果——那首自诩为“怪中之怪”的诗篇。每一句都像是精心布置的谜题,等待着有缘人来解开其中的奥妙与玄机。
和珅缓缓踱步至案前,双手轻轻捧起那幅承载着众人心血的作品,细细品读。字里行间,既有对李调元才华的挑衅,也有对自我能力的极度自信。他高声吟诵,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连空气都为之震颤。
“此诗一出,必让那李调元哑口无言,即便他再长两个脑袋,也休想窥其门径!”和珅的话语中满是骄傲与狂妄,仿佛已提前宣告了自己的胜利。而殿外,夜色渐浓,紫禁城被一层深邃的蓝黑色所笼罩,只有零星的灯火点缀其间,更添几分庄严与神秘,仿佛连这古老的皇城也在静静见证着这场即将到来的文学对决。
乾隆皇帝最喜欢热闹,听说和珅要和李调元比怪诗,特别感兴趣。
乾隆亲自拟定了参加人员和比试规则
主裁,乾隆本人;副裁,纪晓岚;评审,由乾隆在翰林院指定12位翰林。
比试规则为:双方出诗不得超过8句,破解1句,纹银500两;反之,罚纹银500两。以破解多者为胜;若破解句数相同,就另找时间再比试。破解1首诗的时间不得超过一炷香。超过者,立即认输。
比赛场地设在纪晓岚府邸的正厅。当天,乾隆高踞大案后正中,纪晓岚站在乾隆右边,大案两旁各坐6位翰林,大案正对方李调元与和珅并排而坐。纪晓岚朗声道:“由挑战者和珅和大人先出诗!”
年轻气盛的和珅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声音比纪晓岚还大,身子微微转了转,对着李调元说:“听好了,李主考!”李调元不露声色,表情却相当认真:“请和大人念来。”和珅高声诵道:“亭钉挂景春,园竹笛我心。况鬓双玉假,肉顶一金真。”念罢,晃了晃头说:“请李主考解来。”李调元双目低垂,很是专心,听和珅念毕,没有开口,只是嘴角的肌肉在微微地抽搐着……乾隆和纪晓岚对视了一下,几乎同时摇摇头,显出完全不知所云的神色。12位翰林也听得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和珅见李调元久不开腔,估计是被难住了,面露喜色,不断催逼:“李主考,解来,解来也!”那炷香已燃了一小半,李调元还是没有开腔。那炷香已燃了一大半,李调元仍然没有开腔。和珅看看香,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调侃地说:“李主考啊,解不出就说解不出嘛!要不我给你讲解讲解?”乾隆见状,有些扫兴,劝李调元说:“认输吧,我们都解不出来,没什么不好意思的。”遂向和珅说:“和爱卿,将诗与朕解来。”和珅正要开口,李调元摆摆手,声音不高,慢慢说道:“圣上,听臣解来。”
李调元站起来,一边踱步一边解诗:“第一句说,和大人家后院有个亭子,亭子柱头的钉子上挂了一幅描绘春景之画;第二句说,后园亭子旁边还有一丛竹子,和大人砍了一节做成笛子,所吹之曲乃和大人之心声;后两句说,和大人的二哥两鬓边戴的玉都是假的,而和大人妻子头上的金簪才是真的。‘况’字拆开不就是‘二’字和‘兄’字么?‘肉’字拆开就是‘内’字加个‘人’了。”李调元闭口,对乾隆奏道:“圣上,解完了。”乾隆哈哈一笑,转向和珅,说:“和爱卿,李主考解得对否?”先前还洋洋得意的和珅,此刻一张脸拉得长长的,听皇上问起,只得低声回答:“解得对,解得对。”回头瞟了瞟那炷香,刚好燃尽。
正厅里的气氛一下子又活跃起来。纪晓岚笑眯眯地对李调元说:“李主考,难怪圣上称你为‘天下第一怪’,如此怪的诗老夫也未必解得出。”乾隆高兴得手一挥:“李主考,快把你的怪诗念出,看和大学士能不能解!”李调元拱拱手:“遵命。”接着慢慢念出一首诗来:“三八观府驾,板望府来麻。五花黄串直,一耸黑行斜。柏过睛眨(zhǎ),鞭呼广怕抹。哩啦三声过,嗙(pǎng)当一娃妈!”
听李调元念完诗,乾隆开心极了,说:“好怪的诗,朕虽然没有完全听懂,但句句掷地有声,妙也!妙也!尤其是最后一句,怪得太过瘾了!”纪晓岚发话道:“和大人,请解来。”和珅完全不知所云,两眼直端端地盯着李调元,过了好一会才说:“请李主考再念一遍。”李调元又念了一遍。和珅听后,默了好一阵子,见一炷香都快燃完了,只得灰头土脸地摇摇头。乾隆见和坤解不出,就对李调元说:“李主考,请解来。”
李调元侃侃而言:“自唐代以来,我们四川各州府县陆续形成了一个民俗,即在每年三月初八这一天,要将府城隍菩萨抬出来游行。说他老人家每天保佑百姓平安无事,一年到头累了,所以要抬出来看一看安居乐业、平安康健的芸芸众生。这首诗就是写抬府城隍出游的过程。”略顿一下,李调元接着说:“三月八日观府城隍出驾,待其来时,站在板凳上张望已久的人们早已双脚发麻。看那仪仗队前头,是5个脸花衣黄成串直行的大汉,紧随其后是一耸一耸、歪斜前行、身穿黑衣的鸡脚神。鸡脚神后是柏枒队,有18个小鬼端着红彤彤的瓦盆,里面熏燃的柏枒烟雾腾腾,爱看热闹的嬢嬢们眼睛被熏成了眨巴眼(四川方言:眼睛因烟熏或其他原因不停地眨动)。柏枒队后的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挥着用竹节做的钢鞭,边走边吼:‘黄白红青蓝,通通抹下!’吓得那些广广(四川方言:指乡下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手忙脚乱,十分害怕,赶紧把包头的白帕子抹下来藏起。最后是18个小鬼齐吹唢呐,3声刚过,‘嗙当’一声,板凳倒地,娃娃摔倒,连声喊妈。”李调元一口气说完。
乾隆双掌一拍:“好诗!好诗!”纪晓岚也叹服道:“此诗化繁为简,简中出怪,怪得来……”乾隆抢过话说:“怪得来中意、中听,更中朕和众爱卿之心也!”众翰林齐声高呼:“圣上所言极是!”乾隆转向和珅:“和爱卿,这场比试应算是李主考胜。你精于算计,该输多少银子,心里有数吧?”和珅连声道:“圣上,臣有数,有数,即刻兑现,即刻兑现
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
74章文人相重
李调元任直隶通永道的消息,如同狂风骤雨般在道属境内传开,震动了整个士林。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奔走相告,仿佛是一场盛大的庆典即将上演。士子们闻知此讯,无不欣然色动,眼中闪烁着期待与激动的光芒。他们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新的机遇,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然而,在这股喜悦的浪潮中,也不乏一些嫉贤妒才之辈,他们面色阴沉,心中悒悒不乐。这些人或是因为自身才能平庸,或是因为心胸狭窄,无法容忍他人的才华与成就。他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发泄着心中的不满与嫉妒。
此时的通永道,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舞台,各种情绪在这里交织碰撞。阳光洒落在大地上,照亮了一片片翠绿的田野和巍峨的山川。风儿轻轻吹过,带来了远方的气息,也带来了人们心中的期待与忐忑。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通永道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名词,而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地方。人们期待着李调元的到来,期待着他能给这个地方带来新的变化和发展。
当然,也有人对此心存疑虑,担心李调元的到来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和秩序。但无论如何,这个消息已经像一颗种子,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等待着未来的发芽和开花。
道属府官徐广义,原籍三江,乃是应科副魁探花,才情横溢,名震一方。他早已对李调元怀有深深的倾慕之情,然而,听闻李调元主考三江之时,却以难题联讥对,作讽诗为乐,多次折辱三江士人,心中便生出一丝不悦。
三江之地,自古以来便是人文荟萃之地,山川壮丽,江河奔腾。那日的天空,仿佛被李调元的诗才所震撼,变得异常阴沉,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风雨的来临。徐广义站在府衙之内,望向窗外,心中五味杂陈。
府衙外,是宽阔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络绎不绝。然而此刻,街道上的行人都仿佛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风雨,匆匆赶路,生怕被淋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息,仿佛连风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即将爆发的风暴。
徐广义的书房内,摆放着各种古籍书画,彰显着他的才情与品味。他坐在书桌前,手中把玩着一只精致的玉笔,心中却难以平静。他想起李调元的才情,又想起他对三江士人的折辱,心中矛盾不已。就在这时,一阵狂风突然袭来,吹得书房内的窗帘猎猎作响。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开始落下,打在屋顶和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徐广义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滂沱的大雨,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
他想,李调元虽有过狂之举,但他的才情却是不容置疑的。三江之地,自古以来便是人才辈出,李调元能够在此地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也足以证明他的不凡。而自己,作为三江的一份子,更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他,而不是因为一些小过而心生不悦。
想到这里,徐广义的心中豁然开朗,仿佛雨后的天空一般明净。他重新坐下,拿起玉笔,开始挥毫泼墨,记录下这一刻的心情与感悟。在巍峨壮丽的府邸之中,我沉思着与李调元的对比。环顾四周,府邸之内金碧辉煌,尽显权贵的威严与华丽。高大的红木柱子上雕刻着繁复的龙凤图案,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屋顶上,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宛如一片片金色的波浪。
此刻,我身处这宏大的环境中,心中却充满了斗志。论官职,李调元虽为正四品道台,而我虽是从四品黄堂,但亦是朝廷重臣,虽有从政之分,却也只是略低半等。然而,在功名之上,我身为探花,却是高他一头的存在。每当想到此处,我便觉得胸中豪气干云,仿佛能在这宏大的府邸中掀起一股狂风。
我等待着李调元的到来,心中早已盘算好要如何折他一折。我要在这府邸之中,用我的才智和口才,让他无地自容,也好替三江士人出口闷气。想到此处,我不禁微微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李调元败下阵来的场景。
此时,府邸外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是门役的通报声。我知道,李调元已经到了。我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府外走去。这一刻,我仿佛成为了这宏大府邸的主人,准备迎接一场激烈的较量。
春风和煦,阳光洒满了繁华的街道,李调元新任官职,乘坐官轿,正欲赴任。他的轿子穿过闹市,百姓纷纷驻足观望,议论纷纷,都想一睹这位新任官员的风采。
正行间,忽见迎面也来一顶轿子,两轿相遇,道路狭窄,无法并行。李调元的轿夫们不明来者何人,便喝令对方通名。轿内,徐广义闻声而出,他身着华服,气宇轩昂,朗声报曰:“春芍药,夏芙蓉,秋菊冬梅,吾乃探花郎,三江徐广义。”
李调元在轿内听得真切,心中一动,已然明白徐广义的来意。他微微一笑,随即应口答对:“东紫薇,西长庚,南箕北斗,我本谪仙子,四川李调元。”两轿交错而过,却留下了一段佳话。
徐广义听了李调元的对句,心中惊叹不已。他既佩服李调元的才思敏捷,又对其自比谪仙的标高深感敬佩。于是,他赶忙下轿,走向李调元的轿子,欲行相见之礼。
李调元也早已对徐广义的才华心生敬意,见对方如此诚恳,便也忙出轿相见。两人相视而笑,仿佛早已相识多年的老友。
当下,两人携手同行,来到一家临湖的酒馆。馆内环境雅致,临窗而坐,便可一览湖光山色。两人把酒言欢,畅谈诗文,气氛十分融洽。
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徐广义见状,即口占半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李调元遥望远处山峰,残雪尚存,心中一动,答对道:“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两人对视一笑,都知对方已领会了自己的心意。这对联不仅描绘了眼前的美景,更寓意着人生的哲理。徐广义听后,对李调元的文思和才华更加佩服,两人从此结为知己,共同踏上了文学之路。
自此以后,李调元和徐广义时常相聚,或谈诗论文,或游历山水,共同享受着文学带来的乐趣。他们的友谊不仅成为了当地的美谈,更在文坛上传为佳话,流传千古。
碧波湖畔,碧波洞前,李调元与徐广义踏着清晨的薄雾,乘着兴致,前往那文人雅集之地。二人皆是才子,一文一武,却同样对诗词歌赋有着深厚的造诣。今日,他们要以诗友的身份,与各路文人一同品茶论诗,共赏风月。
洞边已聚满了文人墨客,或吟诗作对,或品茗论道,气氛融洽而高雅。李调元与徐广义一踏入其中,便觉如入芝兰之室,香气袭人。
众人见二人到来,纷纷起身相迎。其中一位秀士,神情冷淡,却眼神锐利,似乎对二人抱有敌意。李调元心中一凛,暗道此人不可小觑。
雅集开始,众人纷纷出题对诗,气氛热烈。忽然,一位文士站起身来,出了一句半联:“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众人皆面露难色,无人能对。李调元微微一笑,正欲开口,却见徐广义向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稍安勿躁。
李调元心领神会,于是静待片刻。果然,徐广义站起身来,笑着对出下联:“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众人闻言,纷纷拍手称赞,赞其才思敏捷,对仗工整。
那秀士见状,却不以为意,反而冷笑一声,道:“闻大人在广东时曾夸口说蜀中无人不善对,果真如此吗?”李调元心知此人来者不善,却也不露声色,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秀士微微一笑,道:“我曾游学蜀中,也曾出句当面试过两人,均呆若木鸡,无一应者。”李调元闻言,心中一动,暗道此人必有高才,否则岂敢如此大言不惭。
秀士见李调元不语,便缓缓吟出上联:“远观重重宝塔,六角四方八面。”李调元闻言,心中一惊,这上联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难以对出。
正在此时,徐广义却微微一笑,道:“此联不难,我已对出下联。”李调元闻言,心中一喜,忙问是何联。徐广义笑道:“近看平平玉手,五指二短三长。”李调元闻言,拍案叫绝,众人也纷纷赞叹不已。
秀士见李调元与徐广义对得如此巧妙,心中虽不服,却也无可奈何。他只得深深一礼,道声惭愧,退到一边去了。
雅集继续进行,众人或吟诗作对,或谈古论今,气氛愈发融洽。李调元与徐广义也趁此机会,与各路文人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日落时分,雅集散去。李调元与徐广义踏着夕阳的余晖,离开碧波洞,心中却满是欢喜与收获。他们知道,今日的雅集,不仅是一次诗词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碰撞。
此后,李调元与徐广义的名声在文人圈中愈发响亮,他们的诗词作品也广为传颂。而那次碧波湖畔的雅集,更成为了他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75雪泥鸿爪
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冬日的余寒如同铁骑般肆虐,京城被一层厚重的霜雪紧紧包裹,天地间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肃杀之气。晨曦未破,夜色与寒气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覆盖着这座古老而庄严的皇城。街巷间,偶尔传来的马蹄声与更夫的梆子响,在这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而遥远,仿佛是历史深处传来的低语。
正月初三,天边终于绽放出第一缕朝霞,如同战神手中的火焰剑,划破了长夜的帷幕,将金色的光辉洒向大地。然而,这份光明并未能驱散堂上的凝重与压抑。三司会审的大堂,高耸的梁柱间悬挂着厚重的幔帐,每一丝褶皱都似乎承载着无数冤屈与期望。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斑驳地照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与影的交错,却也照不亮李调元心中的阴霾。
堂上,烛火摇曳,映照出一张张严肃而冷峻的脸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与庄严。李调元跪在冰冷的石板上,膝盖传来的刺骨寒意仿佛直透心脾,他的脸色苍白如纸,眼神中既有对未知命运的恐惧,也有对清白之身的坚持。四周静得只能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鞭炮声,那是京城百姓在欢度新春,而他却身陷囹圄,前途未卜。
堂外,雪花再次悄然飘落,轻轻覆盖在屋檐、树梢和冰冷的石板路上,整个世界似乎都被这纯净的白色所覆盖,唯有大堂之内,人心之复杂,情感之纠葛,如同冬日里的一股暗流,汹涌澎湃,难以平息。李调元深知,今日之事,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前程与身家性命,更关乎着家族的荣辱与后世的评判。在这宏大而震撼的场景中,他仿佛成为了历史洪流中的一叶扁舟,只能奋力挣扎,寻求那一线生机。
殿堂之中,空气仿佛凝固,沉重得能压垮人心。高悬的烛火摇曳,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将法官们冷峻的面容刻画得更加深邃,每一道皱纹都似乎承载着无尽的威严与不容置疑的正义。四壁镶嵌的青石,泛着冷冽的青灰色,映衬着这场审判的冷酷与无情。
李调元立于堂下,衣衫随风微动,却难掩他内心的波澜。他环视四周,只见梁柱高耸入云,仿佛支撑着天地的脊梁,而他却渺小如尘埃,在这宏大的空间内,每一句辩白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他的声音虽清晰,却似乎被四周空旷所吞噬,回荡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绝望与不甘。
四周静得只能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和远处偶尔传来的钟鸣,那钟声悠远而沉重,像是命运之轮缓缓转动的回响,预示着不可逆转的变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与肃穆,仿佛连时间都在这一刻停滞,等待着最终裁决的降临。
终于,判决如巨石般落下,砸碎了李调元心中仅存的一丝侥幸。郭、弓二人的命运如同秋风中的落叶,轻飘飘地落入了尘埃;而李调元,则像被狂风卷起的孤舟,即将驶向那遥远而荒凉的伊犁之地,背负着沉重的枷锁,步入无尽的苦役生涯。
那一刻,他的世界仿佛崩塌,所有的理想与抱负,在现实的铁蹄下化为齑粉。他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晕眩袭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将他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暗漩涡。仕途的辉煌,如同晨露般短暂,转瞬即逝,只留下一地的破碎与荒凉,让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与残酷。
在这宏大的殿堂之内,李调元的命运被无情地改写,他的身影在昏黄的烛光下拉长,显得更加孤独与渺小。而外界,依旧风起云涌,世事如棋,唯有这殿堂之内,记录下了这一刻的震撼与悲壮。
二月初三,晨曦初破寒霜,李调元毅然踏上了前往伊犁的征途,那是一条横亘于天地间的苍茫古道,风雪如狂龙般肆虐,将京城装扮成银装素裹的寂静王国。雪花如刃,锋利而密集,切割着空气,也切割着李调元的心绪,衣袂在暴风中狂舞,仿佛是与这无情天地抗争的旗帜,他的身影在这浩瀚雪原上显得渺小而又孤绝,每一步都踏出了无尽的悲凉与不屈。
十六日,病魔悄然侵袭,迫使这位坚韧的旅人在涿州这座古城边陲暂驻。客栈的窗棂外,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它们轻盈地飘落,却承载着沉甸甸的寒意,每一片都似乎在诉说着旅途的艰辛与未知。屋内烛光摇曳,映照出李调元苍白的脸庞,他凝视着窗外那无尽的白色世界,眼中既有对过往的眷恋,也有对未来深深的迷茫与恐惧。雪花触窗即化,留下一道道细微的水痕,如同他心中难以抹去的忧虑与不安。
然而,在这绝望的深渊边缘,命运之神悄然伸出援手。直隶总督袁守侗,一位心怀慈悲的智者,得知李调元的困境后,心中涌起了难以言喻的恻隐之情。他挥毫泼墨,一封恳切的书信穿越了千山万水,直达紫禁城的深宫之中,向乾隆皇帝诉说着李调元的忠诚与不幸。这封信,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穿透了严寒,照亮了李调元灰暗的前路。
经袁守侗的不懈努力与疏通,三月十六日,乾隆皇帝终于龙心大悦,降下恩旨,宽宥了李调元的过往,赐予他重生的希望。那一刻,仿佛整个天地都为之一震,春风提前吹拂过冰封的北国,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李调元站在客栈的窗前,望着窗外逐渐消融的冰雪,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激动与感激。他知道,自己即将踏上的,将不再是那条充满悲凉的征途,而是一条由希望与新生铺就的道路。
这个消息对李调元来说如同雪中送炭,他感激涕零,同时也庆幸自己还有一线生机。四月八日,他回到通州,虽然身心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此时,一个好消息传来。《函海》的刻板已经完成,这是他多年的心血结晶。然而,刻工工头林某却因未付工银而居奇不发。正当李调元焦急万分时,南部友人陈蕴山伸出了援手。他慷慨解囊,交予李调元之从弟李鼎元三百金,买下了《函海》的刻板。
李调元捧着这来之不易的刻板,心中百感交集。他深知,这是他重新站起来的希望,也是他继续前行的动力。
从此,李调元在苦难生活中,凭借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继续着他的创作之路。他的文字如同塞外的风雪般凛冽而深刻,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而这段坎坷的经历,也成为了他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一笔财富,让他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