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生活这么多年,从没在立秋之后遇到过气温这么高、持续这么久的酷暑。
(话说我跟我朋友手机上的天气预报怎么不一样呢?)
往年虽然也有高温天,但最多就持续那么一两周,而且很少达到38度以上。因为常年下雨,云层遮住太阳,夏天也是阴天居多,均匀的降水、潮湿的空气,让体感温度没有那么高。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夏天晚上睡觉经常还盖个小毯子...
最近10年,成都确实增加了太多太多的新成都人人人人人了。2千多万人口+高楼林立,城市热岛效应当然更明显。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基建拔地而起,硬要说不影响生态环境,也没人会信啊。
例如武侯簇锦公园,十年前还是碧波涓流,不知何时干枯成一个污水坑,这是否就是成都雨水减少造成的?有足够多的平原水库水田,才能够保持大量的水蒸气循环,保持宜人的气候。这可以参考都江堰,气温比成都主城区低5度左右。
三环以南是一个最显现的例子。众所周知高新区、天府新区不到10年就拔地而起,从田地变成满眼高大密集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再加上汽车尾气排放,空调外机散热,不热才怪。不要以为天气预报比重庆武汉低两度,就自我感觉良好了,还是要保护生态,本质也是保护自己。
农村就不一样了,人口稀少,分散居住,空调拥有量大大少于城市,我上周接孩子顺便去农村避暑了几天,明显感觉温度要低得多。不过缺点也有,咩咩蚊太多。
二十年前的成都,二环外人们的印象都是菜地果园,现在......绕城以外也是主城区。格局的确是提升了。至于气候嘛...多适应几年大概也就习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