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车安全使用指南
2、电动车出行安全提示
一、骑行危险行为
危险行为1:随意变道行驶。
电动自行车行动灵活,在行驶过程中,驾驶人随心所欲,不左右观察路面情况,不顾后面或周边行驶的车辆和行人。
危险行为2:电动自行车闯红灯。
闯红灯引起的电动自行车事故不时发生,特别是在红绿灯转换之间,为抢先一步,有的电动车就闯了红灯。殊不知,这样的情况下,最易发生交通事故。
危险行为3:电动自行车逆行。
有些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为图方便,不愿绕行,给顺行车辆带来很多麻烦,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危险行为4:电动自行车走机动车道。
电动自行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现实中很多人违规驶入机动车道,与机动车争道,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安全,隐患极大。
危险行为5:电动自行车违规载人。
电动自行车违规载人后制动距离加长,车辆重心提升,在转弯时易发生倾倒,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危险行为6:电动自行车停车越线。
电动自行车在路口等候红灯时,总有人不自觉地越过停车线,有的甚至将车停在路口中间等红灯,不仅阻碍正常行驶的机动车,还容易将自己置身于车辆转弯盲区中,引发伤亡事故。
危险行为7:边骑车边拨打、接听手机。
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时不得以手持方式使用电话。接打电话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存在安全隐患。
二、骑行电动自行车安全事项
1、我国法律规定,在道路上骑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骑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
2、驾乘电动自行车要戴头盔,如果发生意外,头盔能够很好地保护头部免受损伤。
3、驾驶电动自行车出行前要检查车况,保证反光标志完好,刹车能够正常有效使用。
4、双手扶车把,注意观察周围情况;转弯前要减速慢行,伸手示意或提前打开转向灯,不突然猛拐。
5、远离行驶中的机动车,避免被突然打开的机动车车门碰倒。
6、通过路口或横过机动车道时,应注意观察来往车辆,下车推行。
7、夜间骑行,打开车灯,不使用远光灯或者过亮的灯光。
8、下雨天行驶时,最好穿黄色雨衣,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9、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驾驶电动自行车不闯红灯、不逆行、不走机动车道、不接打电话。
3、电动车充电安全
1.电动车火灾多发生于夜间,特别是夜间集中充电时间,电动车火灾发生后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烟气,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2.电动车起火的原因很复杂,自身线路老化、电池短路、充电器不匹配、过度充电都可能造成起火,比较而言,电动车充电时最大风险点。
3.不同型号的电动车需要配置不同电动车充电器,且不能混用,劣质充电器、不匹配的充电器都是火灾隐患。
4.消费者充电行为不安全,也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
①蓄电池超时限过度充电,充电器、蓄电池持续发热,引发火灾。
②私拉乱接临时电线、从室内拉“飞线”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源线易受损引发火灾。
③蓄电池充电位置不安全,在公共楼梯间、楼道、安全出口等人员疏散区域充电,起火后阻塞安全通道。
5.正确规范的使用行为是避免电动车火灾的关键,应在正规充电处充电,不在楼梯间、过道或者房间等处充电。
6.要定期检查电动车、定期更换电瓶,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到维修点做一次检查,电动车普通电瓶的使用年限为1.5-2.5年,要定期更换。
7.按规定停放电动车,即使电动车不是在充电状态,但停放在楼道内也很危险,对于停放在小区地下车库的电动车,停放和充电也有要求,比如电动车和小汽车要分区域停放,充电线路也不能裸露在外。
4、一盔一带
“一盔”是指安全头盔。
事故发生时,在速度加惯性的冲击下,头一旦与坚硬的路面或电线杆、行道树碰撞,容易出现颅骨骨折、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而戴头盔,是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保命措施。在驾乘电动自行车时,要正确佩戴头盔。
“一带”是指安全带。
安全带是生命带,主要起固定作用,能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保护驾乘人员身体少受伤害。日常驾驶中,要正确系好安全带。
佩戴头盔安全。
电动车作为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提醒大家:出行时,骑乘电动车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头盔。这不仅是安全常识,也是人人应该做到的安全习惯,正确戴头盔可使受伤者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不戴头盔头部损伤率是戴头盔的2.5倍,致命伤是不戴头盔的1.5倍,同时错误的戴头盔是无法起到安全防护效果,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的佩戴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