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46|评论: 0

[信息动态] 让川剧艺术好戏连台遍地开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7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川剧艺术好戏连台遍地开花

2024年09月07日07:44 | 来源:四川日报


  9月6日,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此次川剧节暨汇演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主办。

  川渝两地联动打造川剧盛会,是贯彻落实川剧保护传承条例的具体举措。9月1日起,《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同步施行。其中,《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聚焦四川省川剧保护发展热点难点,将四川川剧保护发展成果总结提炼上升为地方性法规,通过抢救性保护、人才培养、剧目生产、院团建设、研究普及等系列举措,进一步解决川剧传承发展面临的基层院团濒临消亡、从业人员紧缺等现实问题。

  川剧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川渝地区共同的文化名片,川剧承载着两地人民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进川剧保护传承立法,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现实需要,也让川剧事业振兴发展有了法治保障。


  与时代同频共振

  解决川剧保护发展热点难点

  谈及《条例》出台背景,在8月29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徐建群表示,近年来,四川省川剧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仍面临创新活力不足、阵地丢失严重、人才青黄不接、市场极度萎缩、经费投入保障不足等实际问题。

  经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协商,协同推进川剧保护传承立法,着力通过法治手段破除川剧传承发展的短板和弱项。经过全面调研发现,川渝两地人民群众对川剧感情深厚,川剧表演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但目前川剧行业的发展创新不足,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创作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不够多,存在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今年7月底,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川剧保护传承条例。针对川剧保护发展热点难点,着力推动川剧院团和剧目创新发展、推动川剧投入保障和人才培养、推动川剧宣传普及和创新推广、着力推动川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川渝协同开展川剧保护传承。

  《条例》不设章节,共34条,具体举措聚焦解决实际问题。以川剧人才问题为例,徐建群介绍,在立法调研、条例制定过程中,感觉最重要和最难的是解决川剧“有人演”“有人看”的问题。

  围绕解决川剧“有人演”的问题,《条例》涉及人才培养、职称评定、薪酬激励等。川剧学校学生练功时容易受伤,所以《条例》对他们有保障。还有一些武生是吃青春饭的,年龄大了怎么办,所以《条例》对转岗就业等问题也作出规定,就是让川剧传承发展后继有人。

  围绕解决川剧“有人看”的问题,《条例》规定应当将川剧保护传承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目录,以政府采购的形式让川剧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让川剧人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播川剧。


  打造精品力作

  推动川剧院团和剧目创新发展


  《条例》出台后,川剧从业者、爱好者纷纷点赞,认为此项立法回应了多年期盼,为川剧发展带来法治保障“及时雨”。

  8月31日,“川渝立法传文脉 振兴川剧焕新生——庆祝四川重庆《川剧保护传承条例》颁布实施专场演出”在成都锦江剧场上演。四川省川剧院、重庆市川剧院、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重庆市三峡川剧团以艺会友,共同庆祝两地川剧保护传承条例颁布实施。

  “四川与重庆一衣带水,两地川剧文化一脉相承。四川省和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的实施,两地川剧院团都非常珍视。”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蒋明睿表示,此次川渝两地演员同台合演,既是共同庆祝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实施,也是推动川渝协同开展川剧保护传承的具体举措。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演员文冬,在当天演出的《禹门关·八郎救父》中饰演杨八郎。《条例》提出“组织对濒临失传的经典传统剧目、曲牌进行记录整理和复排演出”。文冬说,这出川剧弹戏,经过几代川剧艺术家的演绎与传承,是传统川剧经典剧目,“希望以立法为契机,未来更多复排演出传统剧目,让更多传统戏保留下来。”

  8月30日,在成都市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阔别20余年的《芙蓉花仙》正式复排。经典川剧《芙蓉花仙》于上世纪80年代上演,曾创下巡演4700余场的全国纪录。

  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曾是《芙蓉花仙》男主角陈秋林的“第二代”扮演者。他表示,在坚守川剧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此次复排融合现代审美需求,在编剧、音乐、舞美等方面均有创新升级。

  在陈智林看来,《条例》为川剧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和社会支持。“现在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有法可依的环境里面,作出我们文化人该有的创作和贡献。”陈智林说,要将《条例》内容转化为有趣、有意义、有深度且具有实质性表述的艺术实践,在“出人、出戏”中打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品力作,实现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走基层进校园

  创新传播方式普及川剧艺术

  《条例》提出多项措施,鼓励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川剧从业人员等,宣传普及川剧知识。“川剧是传承和传播的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肖德美说,“川剧不是孤芳自赏的艺术,更不是博物馆里的文化遗产。”

  8月25日,肖德美走进广安市博物馆,带去“走进中国川剧 共享戏曲魅力”专题讲座,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川剧唱腔之美、行当之美和身段之美。通过国际交流演出、川剧进校园等方式,肖德美一直致力于川剧传播。今年,通过2024年百场川剧讲座校园行活动,肖德美已在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校开展50余场讲座。

  《条例》实施,更加坚定了肖德美传播川剧的初心。“川剧是雅俗共赏的艺术,人人都能走近它,希望在基层、校园更多培养川剧‘戏粉’,让更多人了解川剧、爱上川剧。”

  同样,在彭州市天府路小学党总支部书记李支德看来,《条例》实施将为川剧进校园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作为川剧特色学校,该校持续创新开展川剧活动,成立“梨园新蕾艺术团”。“更好推进川剧进校园,可将川剧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课程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让青少年了解川剧文化魅力,推动艺术教育创新发展。”

  “利用信息共享交流网络平台和互联网进行教学,宣传、普及川剧知识”也被写进《条例》。“去成都现场看了川剧表演,非常震撼。”“滚灯真的超棒!”8月31日晚,一条川剧绝活“滚灯”的视频,在文化和旅游部官方抖音号上线,收获无数网友点赞和好评。

  网络流量为传统戏曲带来大量年轻观众。对此,成都市成华区三花韵川剧团团长王素怡深有感触,剧团通过“旧戏新唱”、推出歌曲与戏曲融创作品等,在网络平台“出圈”,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到剧团打卡体验、观看演出。王素怡表示,民营剧团有灵活、便利的特性,与观众交流互动频繁。《条例》对于政府扶持民营川剧艺术表演团体的条款,更增强了三花韵川剧团的信心和底气,

  抓好《条例》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厅将建立“百场百戏”展演机制,组织国有、民营川剧院团(表演团体)走出剧场、走进街巷,深入古戏台等场地;鼓励各类文艺院团和市场主体培育川剧特色演艺新空间,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让川剧艺术好戏连台、遍地开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维睿)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