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水电大省为何频现“电荒”危机?
2024年09月08日 19:50
过去的一周多,成都的气温突破了40℃。面对用电负荷的急剧增加,官方不得不采取限电措施,甚至影响了部分工业生产。
商场停电、办公室空调关停……网友们戏称在经历电荒后,似乎生活在“渡劫”的境地中。据报道,四川电网的用电负荷在8月份达到了历史新高,单日用电峰值接近6800万千瓦。
这样窘迫的境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2022年的四川也面临着“电荒危机”。这不禁让人疑问,四川作为全国水电第一大省,电荒为何屡禁不止?
众所周知,四川是“水”做的。
2023年四川省水力发电量达3583.3亿千瓦时,是全国唯一水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75%以上的省份。2021年数据显示,单是四川一个省的水力发电量就超过美国、俄罗斯等大国。
2022年夏季,四川地区出现极端高温干旱灾害天气,气温创60年来的最高纪录,7~8月大渡河、岷江等主要流域来水相较多年历史均值下降40%以上,导致主要靠水力发电的四川省水电发电能力大幅下降。
同时,用电需求激增,致使电力供应持续处于紧张状态。2022年8月14日至20日,四川采取了高载能企业错峰让电于民生的措施。
不过,2年前是因为持续高温和干旱,没水发电而限电,但是今年雨水充沛,7月四川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34.4%,也遭到了“限电”,为什么?
官方的回复是,这段时间的高温天气引起用电负荷过大。自8月份以来,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已创5次历史新高。
8月21日最高达6797万千瓦,较去年最大用电负荷增长近13%。其中,成都电网的安全承载能力是2040万千瓦,如今当地电网负荷已达2038.8万千瓦。
这背后反映了一个现象,那就是电力电量平衡出现了问题。
当前,我国电力电量平衡仍然以火电、水电等常规可控电源为主体,通过系统发电能力高于系统负荷并预留一定的调节裕度以保障平衡需求。
但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电能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传统火电机组占比的不断缩减,电力电量平衡也将面临较大压力。再加之极端因素影响,就会出现电力供应紧张和消纳困难的问题。
比如,一次能源(风光水等)供应不足引发电力供需失衡。四川水电装机占比过高,风光等新能源装机占比较低,火电装机占比相对较小,能源结构相对单一,就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弱。
极端场景也会给电力电量平衡带来困难。水力发电主要取决于来水量,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汛期反枯”“涝旱急转”等情况频繁发生,给来水预测带来较大挑战。
与此同时,四川特高压电网不够完善,最大只能承接500千伏电力的输送,短期内无法从外省或者外市扩大电能输送容量。
而当电网的可调节资源不足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弃光弃风现象,导致新能源电力无法被完全消纳。
根据《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到2025年四川水电装机达1.05亿千瓦,而目前四川全省最大用电负荷约5400万千瓦,只有通过大规模水电外送才能保障丰水期水电充分消纳。
现在,按照官方说法,其首要任务是将电力供给结构由水电单一主体转变为水电和新能源为双主体,其他电源做补充的多能互补的能源结构。
同时,将加快建设跨省跨区的直流输电工程,由单一的水电外送大基地转变为中国西部水风光“多送多受”的清洁能源立体主枢纽。
《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指出,到2025年,四川电源结构将更加优化,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发电占比将从2021年的77.8%、15.9%、4.6%、1.7%调整为64.1%、16.6%、6.0%、13.3%,电源多能互补、水火互济能力显著增强。(公众号:光储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