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84|评论: 0

大文豪鲁迅(长篇小说) 第1-5章 袁竹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0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文豪鲁迅(长篇小说)[size=29.3333px]第1-5章
袁竹著
作者简介:作家袁竹,笔名袁语奏,石竹山人,四川德阳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逍遥画派创始人,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入库人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授权中国书画名家工作室,《中华英才》半月刊人物风采独家专访百年英才系列人物之一;cctv央视书画频道签约艺术家、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国画研究员,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新华社主管新华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19)入编者, “百度百科”“秒懂百科”“今日头条百科”“360百科”收录词条。袁竹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书画有深刻而广泛的研究,他的艺术造诣不凡。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创作方向,对山水画创作进行新的尝试丶新的探索,用国际视野来发展国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他提出新时代国画要走创新化、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化之路的理念,独创“豹纹斑”、“牛毛纹”两个皴法,将中国画精髓“写意”与世界主流艺术抽象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逍遥山水风格。代表著作《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袁竹》大红袍品牌精装图书,20228月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二)·袁竹山水画作品选》活页教材,20233月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袁竹创作的长篇小说有《怪才李调元》《梁启超》《康有为》《蔡元培》《王国维》《大文豪鲁迅》《大师齐白石》《一代宗师黄宾虹》《张大千》《一代大师黄筌》《逍遥山水醉华夏》等。
第一章
1881年9月25日,农历八月初三,凌晨的浙江绍兴府会稽县被一层柔和的薄雾轻轻笼罩,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纱幔。秋风,这位温婉的画家,用它那无形的笔触,在东昌坊口新台门的青石板路上轻轻勾勒,带来了一丝丝凉爽,也悄悄地在空气中融入了丰收季节独有的甘甜与宁静。
随着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天边渐渐绽放出温柔的色彩,金色与淡蓝交织,如同精心调配的水彩画,预示着这一天的非凡与美好。街道上,早起的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拉长,与周围古朴的建筑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周家府邸,这座历经风雨洗礼却依然保持着古朴典雅风韵的宅院,宛如一位智者,静静地坐落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仿佛是一座隔绝尘嚣的孤岛,遗世独立。它不言不语,却以其独有的方式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每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散发着浓厚的历史底蕴。
宅院四周,虽不乏市井的喧嚣与繁华,但府邸之内却是一片宁静致远的世界。踏入门槛,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时间似乎流淌得更加缓慢,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去感受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书卷气息,那是周家世代传承的文化底蕴,是知识与智慧的结晶。
院内,几株历经岁月沧桑的老桂树傲然挺立,枝干粗壮有力,枝叶繁茂,以它们独有的姿态,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家族的沧桑。这些桂树,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它们的根深扎于这片土地,枝干则如历史的脉络般延展,记录着家族的兴衰起伏。
晨光初破晓,金黄色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温柔地洒在了这些老桂树上。此时,桂花正盛,它们密密匝匝地挂满枝头,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盛宴,每一朵都散发着诱人的光芒。这些小花,虽不起眼,但汇聚成海,便成了秋日里最耀眼的风景。它们在晨光中轻轻摇曳,如同点点金色的火焰,在微风中舞动,将整个府邸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
那香气,更是令人陶醉。它不同于春日里花朵的清新,也不同于夏日里草木的浓郁,而是一种醇厚而深邃的香,如同陈年的美酒,让人一闻之下便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这香气,仿佛有着魔力,能够穿透人的心扉,带走所有的烦恼与忧愁,只留下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晨钟暮鼓的悠扬回响,它们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与院内的桂花香气相互交织,构成了一曲宁静而和谐的乐章。这乐章,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是周家府邸独有的风情与韵味。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仿佛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就在这片被晨光温柔拥抱、桂花香四溢的祥和之中,突然,一声清脆响亮的啼哭如同天籁之音,穿透了宁静的空气,划破了时间的宁静,宣告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这哭声,纯真而有力,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初识与好奇,也预示着无尽的可能与希望。这哭声,穿透了岁月的尘埃,也悄然改变了周家乃至整个家族的未来轨迹。
周家府邸内,瞬间被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所充盈。仆人们匆匆穿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忙碌而有序地准备着迎接这位新生命的到来。长辈们更是难掩激动之情,他们围坐在产房外,或焦急等待,或低声交谈,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新生命的期待与祝福。
一声声“恭喜”、“贺喜”的传递,周家上下沉浸在一片欢乐与祥和的氛围之中。这份喜悦,不仅仅是因为家族血脉的延续,更是因为他们深知,这个新生命将承载着家族的希望与梦想,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随着一阵阵喜悦的欢呼声,府邸内的紧张与期待终于迎来了最为温馨的一刻。在助产婆与侍女们的细心照料下,这个被晨光与桂花香气包裹的新生命,被小心翼翼地抱出了产房,缓缓步入众人的视野之中。
他,粉雕玉琢,肌肤如同初雪般纯净无瑕,眉宇间已隐约透露出几分英气,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英雄气质。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睛,更是令人惊叹不已,它们不仅闪烁着生命的光芒,更仿佛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奥秘与真相。在这一刻,所有的喧嚣都似乎静止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小小的生命体上,心中充满了无比的震撼与感动。
周家的长辈们,无论是德高望重的祖父周福清,还是温婉慈爱的曾祖母戴太君,以及众多叔伯姑婶,都纷纷上前,用他们那充满慈爱的目光,细细打量着这个家族的新希望。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生命奇迹的赞叹,也有对家族未来的无限憧憬。他们轻轻地、缓缓地伸出手掌,温柔地抚摸着婴儿的脸颊,将自己的温暖与爱意,以及最真挚的祝福与期盼,都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这个新生命。
“愿他健康成长,智慧过人。”
“愿他承继家学,光耀门楣。”
“愿他心怀天下,成为民族的脊梁。”
一句句饱含深情的祝福,在府邸内回荡不息,仿佛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为这个新生命注入了无尽的勇气与信心。
作为周家的长房长孙,自他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承载了家族无尽的期望与厚重的寄托。
祖父周福清脸上洋溢着初为人祖父的喜悦与期待。他心中暗自盘算,如何将自己一生的学问与期望,倾注于这新生的血脉之中。恰在此时,一位张姓官员因公务造访,周福清灵机一动,决定以这意外的缘分,为这孙儿取名。于是,“阿张”这个小名,便如同命运的烙印,落在了这位周家新生命的身上。字则初定为“豫山”,寄望他能如山岳般稳重,撑起家族的门楣。
然而,孙儿对“豫山”二字似乎并不买账,每当家人唤他此名时,他总是眉头紧锁,仿佛这名字与他那活泼灵动的性格格格不入。周福清见状,心中暗自思量,决定顺应孙儿的天性,将字改为“豫才”,意为“豫章之材”,期望他能如江西豫章之地出产的良木,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光宗耀祖,实现他心中“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翰林”的辉煌愿景。
当祖父周福清第一次抱起这个襁褓中的婴儿时,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凝视着孩子那稚嫩的脸庞,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情感。于是,他决定将长孙正式的名字,则定为“樟寿”,一个既朴素又饱含深意的名字。
“樟”,在江南一带,是极为常见的树木,它四季常青,枝干粗壮,根系深扎大地,即便是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也能屹立不倒,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祖父希望周樟寿能像樟树一样,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与挑战,都能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执着,勇往直前,不屈不挠。
“寿”,则寄托了家族对他最朴素也最真挚的祝愿。在那个医疗条件尚不发达的年代,长寿几乎成为了人们共同的追求。祖父希望周樟寿能够健康成长,长命百岁,享受人生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同时也将这份福气传递给家族,让周家的血脉得以延续,繁荣昌盛。
因此,“樟寿”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它是祖父对孙儿深沉的爱与期望的结晶,是家族对他未来人生道路的美好规划与深切期盼。
然而,命运似乎早已为他铺设了一条非凡的道路。他外出求学改名周树人,寓意着他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以树木之姿,撑起民族的脊梁;而后来,他以“鲁迅”之名,更是响彻文坛,成为了用文字为剑,直指社会黑暗,唤醒民族灵魂的文学巨匠。
尽管此刻的周樟寿只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他那稚嫩的脸庞上还未曾刻下岁月的痕迹,但那份与生俱来的敏锐与坚韧,却已经在他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中闪烁。他仿佛天生就拥有一种洞察世事的能力,能够感知到周围世界的复杂与多变;同时,他又具备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与挑战,都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与追求。
正是这种敏锐与坚韧,让周樟寿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逐渐展现出了他独特的才华与魅力。他热爱学习,对知识的渴望如同饥饿的人对于食物的追求;他善于思考,总能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他勇于探索,敢于挑战权威与旧有的观念,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
最终,他以鲁迅”之名,登上了文学的巅峰,用他那锋利如剑的文字,刺破了社会的虚伪与黑暗,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心灵。他的作品,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天空;他的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焰,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追求真理与光明。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源于那个在周家府邸中诞生的名为樟寿的婴儿,以及他那不平凡的人生旅程。
在这个充满喜悦与希望的时刻,周家府邸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幸福的气息。而鲁迅的到来,更是为这个古老的家族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让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鲁迅的降生,犹如晨曦初现,穿透了历史的尘埃,为周家这座古老的书香门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与希望。那一刻,家族的每一个角落都仿佛被金色的阳光所沐浴,洋溢着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周家上下,从白发苍苍的长辈到稚气未脱的孩童,无不沉浸在这份突如其来的喜悦之中。他们围聚在产房外,屏息以待,当那一声清脆响亮的啼哭划破长空时,所有的等待与期盼都化作了激动的泪水与欢笑的回声。鲁迅,这个新生命,仿佛是天赐的礼物,让周家人的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他的到来,不仅为周家增添了新的成员,更让这个家族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周家人深知,家族的荣耀与传承不仅仅在于血脉的延续,更在于后代能否继承并发扬光大家族的学问与品德。而鲁迅,自小便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慧与好学,他的每一次进步与成长都让家族长辈们倍感欣慰与骄傲。
2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北宋的理学始祖周敦颐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耀着后世子孙的道路。他的学说如同甘甜的雨露,滋养了无数代周氏族人。而到了近现代,两位伟大的历史人物——鲁迅与周恩来,竟被发现同为周敦颐的后人,这一发现无疑为这段深厚的家族渊源增添了更多的传奇色彩。
鲁迅,那位以笔为剑、深刻剖析社会病根的文学巨匠,谁曾想他的血脉中流淌着周敦颐的智慧与哲理。在他的小说中,那些鲜活的角色、尖锐的讽刺,都似乎透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而这份使命,也许正是周敦颐的传承,那种对于真理的不懈追求与对社会公正的热切渴望。
与此同时,周恩来,这位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的伟大领导人,也与周敦颐有着不解之缘。他机智幽默、胸怀宽广,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都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也仿佛是从周敦颐的理学中汲取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
鲁迅的曾祖父——周以埏生于1816年,妻戴氏,单传周福清
祖父周福清1838年1月22日出生,妻孙氏、蒋氏;一个曾在宦海浮沉,又在家族传承中留下深刻烙印的晚清士人。
绍兴会稽县东昌坊口的三台门内,书声琅琅,墨香四溢。周福清,这位自幼便以勤奋好学著称的少年,穿梭于各塾之间,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的甘露。三台门内的讲学之风,不仅限于自家子弟,更开放门户,让不同塾馆的学子们得以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周福清,便是这方水土孕育出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幼便展现出对知识的无尽渴望与非凡的天赋。
春日清晨,薄雾轻绕,三台门内已是一片生机勃勃。各房各院,皆设有私塾,书声琅琅,与窗外鸟鸣交织成一首悠扬的晨曲。周家的长辈们深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之理,特地将讲学时间错开安排,意在让族中子弟得以跨塾听讲,博采众长,共同进步。这一创举,在当地传为佳话。
周福清,自幼便是个不同凡响的孩子。他身姿瘦削,眼神中却闪烁着对未知世界无限好奇的光芒。每当日头初升,他便已手捧书卷,穿梭于各塾之间,仿佛一只贪婪的蜜蜂,在知识的花海中尽情采撷。他不仅聆听自家塾师的讲解,更常常悄悄溜进其他塾房,躲在角落,静静地吸收着不同先生的教诲与见解。
有一日,正值夏日炎炎,阳光如火般炙烤着大地,其他孩童或躲在树荫下嬉戏,或在家中享受清凉,而周福清却趁着午间讲学间歇,悄悄溜进了族中最负盛名的“文昌阁”塾房。这里,老先生正讲授《诗经》,声如洪钟,字字珠玑,引得窗外竹影摇曳,似也在倾听。周福清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眼,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襟,他却浑然不觉。
岁月如梭,转眼间数年过去。周福清凭借着这份超乎常人的勤奋与对知识的渴望,不仅精通了四书五经,更在诗词歌赋、天文地理上均有涉猎,学识之渊博,令族中长辈刮目相看。他的名声,也如春风般吹遍了整个水乡,被族人亲切地称为“收晒凉”,寓意着他总能巧妙地利用一切机会,汲取养分,成就自我。
秋日的傍晚,三台门内桂花飘香,周福清站在家族祠堂前,望着那片他曾无数次穿梭的庭院,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他知道,是这片土地,是那些默默奉献的师长,是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收晒凉”时刻,铸就了今日的自己。他暗暗发誓,定要将所学回馈于家族,回馈于这片养育了他的土地,让知识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
从此,周福清不仅成为了族中子弟的楷模,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学无止境,勤则可达”的真谛。
大清的天空依旧被科举的墨香所浸染,无数士子怀揣着“学而优则仕”的梦想,踏上了那条看似光明实则荆棘密布的仕途之路。周福清,便是这芸芸众生中,一位对科举取仕充满无尽热情与执着追求的文人。
自幼,周福清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情与对学问的痴迷。他的案头,永远是堆积如山的经史子集,夜深人静时,唯有烛火与他的影子相伴,映照着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同治六年,春风得意马蹄疾,周福清带着家族的期望与自己的梦想,踏上了浙江乡试的征途。考场之上,他文思泉涌,笔下生花,最终以第八十六名的佳绩脱颖而出,成为举人,一时风光无限。然而,次年京城的会试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名落孙山。失意之中,他结识了监察御史、同乡李慈铭,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在李慈铭的引荐下,周福清虽屈就方略馆誊录之职,却未失其志,反而更加勤勉,静待时机。
同治十年,辛未科大比之年,周福清再次踏上科举之路,这一次,他势如破竹,中式三甲第十五名进士,更在朝考中荣获一等,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踏入玉堂,荣耀加身。然而,荣耀背后,是更为复杂的官场斗争与人际网络。
同治十三年,翰林院散馆考试,周福清虽名列二等,却未能留馆,被外放为四川荣昌县知县。他深知此行远离京城,意味着仕途的重新开始,但为尽孝道,他请求改派近省,最终签分江西金溪县。临行前,他与李慈铭依依惜别,两人约定,无论未来如何,都要保持这份纯真的友情。
金溪县,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地方,对周福清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初到任上,他并未急于施展拳脚,而是深入田间地头,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疾苦。他见此地水利不兴,便亲自主持修筑堤坝,引水灌溉;他见学堂破败,便倡导捐资兴学,鼓励耕读传家。渐渐地,金溪县的百姓们开始传颂起这位新来的知县大人的好名声,他的名字,也成为了公正与智慧的代名词。
然而,仕途之路从非坦途。周福清深知,要想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深刻的足迹,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与牺牲。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用汗水与智慧,一点一滴地改变着金溪的面貌。岁月流转,当他站在金溪县的山巅,望着那片因他而更加繁荣的土地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感与成就感。他知道,自己虽未能在朝廷中权倾一时,但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他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在金溪县任知县的日子里,周福清以其清正廉洁、公正不阿的作风,赢得了百姓的深深敬爱,却也悄然间触碰了官场那错综复杂的“潜规则”。他坚守着“既不贪赃,尤不枉法”的原则,处理每一件民刑案件都力求真相大白,从不敷衍了事,更不容许有任何冤假错案的发生。他的办公桌上,从无积压的案卷,因为他深知,每一份文书的背后,都是无数人的期盼与等待。
对于胥吏衙役,周福清更是防范有加,他深知这些人是官场腐败的温床,稍有不慎,便可能被他们利用,成为祸患。因此,他驾驭他们极为严格,不容许有丝毫的懈怠与疏忽。这样的作风,虽然赢得了民心,却也让他在官场中显得格格不入,成为了那些习惯于明争暗斗、趋炎附势之徒的眼中钉。
终于,一场风暴悄然降临。两江总督沈葆桢,一位在官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以周福清“不懂变通,难以胜任要职”为由,上奏朝廷,请求革去他的七品知县之职,转而改选教职。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周福清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深知,自己虽问心无愧,却终究难以逃脱官场的倾轧与排挤。
不甘心的他,次年上京拜访李慈铭,寻求出路。李慈铭深知官场险恶,却也不忍老友沉沦,便劝他卖田捐官。周福清虽有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放手一搏,按例捐得候补内阁中书之职。
踏上了新的仕途征程。在京城,他凭借着过人的才学与勤奋的努力,逐渐在内阁中站稳了脚跟,先后担任了侍读、同知、方略馆誊录官、校对官、会典馆校对官、协修官等职务。每一个岗位,他都尽心尽责,力求做到最好。
周福清身着官袍,脚踏紫禁城的青石板路,每一步都显得沉稳而有力。在北京的衙门里,他勤政爱民,以清廉著称,赢得了百姓的口碑与尊重。然而,官场如战场,周福清深知其中的复杂与艰险,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以家族的传统美德为指引,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与底线。
在北京的日子,周福清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手捧家谱,缅怀先祖周敦颐的教诲。那些关于“诚”、“敬”、“静”的理学思想,如同清泉般滋润着他的心田,让他在面对官场的诱惑与压力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与坚定的心。
周福清身居京城繁华之地,官袍加身,然其心系之处,始终是那片养育了他的故土与家族。他深知,家族的荣耀与辉煌,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与传承。因此,对于家族中的年轻一代,尤其是聪明伶俐、天资过人的孙子鲁迅,他更是寄予了厚望与重托。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祖父周福清总会提起笔,将满腔的深情与期望倾注于尺素之间。一封封家书,字里行间跳跃着他对孙儿鲁迅的关爱与教诲,穿越了千山万水的阻隔,飞向了绍兴府会稽县的周家府邸。这些书信,如同桥梁一般,连接着京城与故乡,也连接着祖父与孙儿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在信中,祖父周福清不仅询问了家族的近况与鲁迅的成长点滴,更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智慧。他鼓励鲁迅要勤奋好学,不仅要精通诗书礼仪,更要关注天下大事,培养自己的胸怀与格局。他深知,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唯有知识与智慧才是立身之本,也是家族兴旺发达的基石。
这些饱含深情的书信,如同一股股暖流,涌入了鲁迅的心田。他感受到了家族的温暖与力量,也深刻体会到了祖父对他寄予的厚望与期待。这些期待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不负祖父的期望,努力学习,将来为家族争光,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春日清晨,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书房的案头,一本泛黄的《诗韵释音》静静地躺着,仿佛在低语往昔的辉煌与沧桑。周福清,这位已近不惑之年的进士,正手执毛笔,在宣纸上缓缓勾勒着对未来的憧憬。他深知,自己肩上承载的不仅是家族的荣耀,更有对后辈教育的深切期望。
周福清的教育理念,在那个时代显得尤为独特。他摒弃了传统士大夫“四书五经”的单一路径,鼓励孩子们广开眼界,从《鉴略》中窥见历史的脉络,更让鲁迅——那时还叫周樟寿的小孙子,得以沉浸在《西游记》的奇幻与《水浒传》的豪情之中。书中的英雄事迹,也悄然在鲁迅心中种下了探索与批判的种子。
然而,命运总是爱与人开玩笑。
1893年,光绪十九年,春风又绿江南岸,万物复苏之际,周福清的心中却翻涌着不为人知的波澜。他深知,自己已无缘仕途,便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长子伯宜身上,希望他能延续周家的荣耀,光宗耀祖。于是,周福清决定放手一搏,他秘密联络了即将主持乡试的考官殷汝璋,企图以人情换得伯宜的仕途坦途。
然而,世事无常,这封承载着周福清殷切希望的密信,却如同投入湖中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最终演变成了滔天巨浪。殷汝璋,这位本应成为伯宜人生转折点的关键人物,却选择了正义与原则,将此事公之于众。
  这一年秋季,清廷举行恩科乡试,浙江省主考官殷如璋与周福清是同科进士。有几家亲友得知后便托请周福清向主考官行贿,以求买通关节。本来这种暗通款曲的事情在清代科场并不鲜见,加之周福清碍于情面,便答应给殷如璋写信“通关”。信写好了,他鬼使神差地在请求照顾的名单后面加上了“周用吉”,想借此机会也为儿子谋个功名。谁料手下跟班办事鲁莽,事情败露,周福清慌忙潜逃到上海暂避风头,而周伯宜则被官府捉拿顶罪。后来周福清觉得在劫难逃,于是到官府自首,换得儿子的免罪释放。
  这一科场舞弊大案轰动一时,经刑部上报光绪皇帝,周福清被判“斩监候”,被关押在杭州府狱中。周家救人要紧,于是变卖田产,上下打点,这才使他在秋审时免于一死。周福清在监狱蹲了七年,在这个过程中,周家迅速衰败,由一个人人称羡的仕宦之家变得岌岌可危。
狱中的日子,对周福清而言,是漫长而煎熬的。他无数次回想着自己的决定,悔恨与自责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让他几乎窒息。但每当夜深人静,月光透过狭小的窗棂洒在他身上时,那份对家族未来的牵挂便如潮水般涌来,给予他坚持下去的力量。
杭州的牢狱,阴暗潮湿,却未能磨灭周福清对家人的挂念与对教育的执着。在狱中,他仍不忘寄书鲁迅,以《唐宋诗醇》为引,继续着那未竟的教育之旅,希望孙子鲁迅能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找寻心灵的自由与真理的光芒。
庚子国变,天翻地覆,皇朝更迭,世道巨变。在这乱世之中,周福清竟意外获得了赦免,重获自由。然而,当他蹒跚着脚步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时,却发现周家已不再是往日的模样。为了营救他,家族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积蓄与人脉,昔日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只留下一片破败与凄凉。
1904年的夏日,蝉鸣声声,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周福清的生命之火,终于在那年的七月十三日缓缓熄灭。
3章
鲁迅祖父周福清的原配夫人姓孙生于1838,1858年生一女,乳名德官;1861年生一子,名凤仪,字伯宜,也就是鲁迅的父亲。1864去世。 1881年鲁迅出生时,祖母已去世17年。
鲁迅作品中提及的祖母,准确地说是他的继祖母蒋氏。这位生于1842年的女子,带着江南水乡独有的温婉与坚韧,踏入了周家的大门,成为鲁迅记忆中一抹温暖的光。她的到来,如同春风化雨,为周家的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欢笑与启迪。
蒋氏总爱在黄昏时分,坐在院中那棵老槐树下,手里摇着蒲扇,眼神温柔地望向围坐一圈的孙儿们。她的声音柔和而富有磁性,讲述着一个个古老而又新奇的故事。这培养了幼年鲁迅对文学的兴趣。
她讲老虎拜猫为师:老虎自以为本领都学到了,就想杀掉猫,没想到猫并没有教老虎上树的本领,所以侥幸逃生。而当她轻吟起“水漫金山”的传说,孩子们仿佛能看见那滔滔江水,听见白娘子深情的呼唤,心中充满了对正义与爱情的向往。鲁迅同情那雷峰塔下被压着的白娘子,憎恶那不通人情的法海和尚……
然而,在这温馨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苦涩。蒋氏与周福清的婚姻,如同一场未完的棋局,彼此间总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太平军的战火,更是将这份裂痕撕扯得更大。蒋氏在战乱中与家人失散,祖父怀疑她被太平军俘虏失贞,因而心生嫌隙,亲近其他妾室而和蒋氏疏离。
蒋氏默默承受着这一切,用母性的光辉温暖着每一个孩子,却将自己的苦楚深埋心底。
蒋氏唯一的女儿康官,是她心中永远的痛。那个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女孩,如同夏日清晨的露珠,纯净而短暂。189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产褥热夺走了她的生命,留给蒋氏的是无尽的哀伤与思念。每当夜深人静,蒋氏总会拿出康官生前喜爱的物件,轻轻摩挲,泪水无声地滑落。
岁月如梭,转眼间已至1910年。蒋氏的身体日渐衰弱,但她依旧强撑着,为家人操持着一切。直到那一日,她终于闭上了疲惫的双眼,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周家再次沉浸在悲痛之中,而远在杭州的鲁迅,收到家中急电,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酸楚。他匆匆赶回,望着那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庞,心中五味杂陈。
葬礼上,鲁迅主持了一切,他深知这不仅是对继祖母的告别,更是对自己童年记忆的一次深刻缅怀。在《孤独者》中,他以笔为剑,将这段经历化作文字,让后人得以窥见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普通女性的坚韧与哀愁,以及家族间复杂而微妙的情感纠葛。
故事至此,仿佛一场漫长的梦,缓缓落幕。但蒋氏的身影,却永远留在了鲁迅的心中,也留在了每一个读者的记忆里。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也让我们看到了在动荡年代中,人性中那份不灭的光芒。
4章
父亲周伯宜生于1861年,自幼聪颖好学,家族中对他寄予厚望,望其能光宗耀祖,步入仕途。他十六岁那年,便一举夺得秀才之名,乡间邻里无不赞叹,以为周家即将出一位栋梁之才。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自那以后,周伯宜屡试不第,乡试的门槛成了他难以跨越的天堑。岁月流转,他逐渐从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闲居在家、淡泊名利的文人。
但周伯宜的心中,并未因科举的失利而熄灭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世界的好奇。他思想开明,不同于那些固步自封的守旧者。当洋务运动的风潮席卷全国,他虽未能亲身参与其中,却成为了这场变革的同情者与支持者。他常常坐在自家小院中,手捧西学书籍,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夜深人静时,他还会提笔写下自己对时局的见解,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一日,镇上来了一位洋人传教士,名叫约翰逊先生,他带来了西方的科技与思想,试图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播撒新的种子。周伯宜闻讯,不顾世俗偏见,主动拜访了约翰逊先生。两人在小院中促膝长谈,从天文地理到机械制造,从民主政治到文化教育,无所不谈。周伯宜的博学多才与开放心态让约翰逊先生大为赞赏,两人迅速成为了忘年之交。
受约翰逊先生的影响,周伯宜开始尝试在家中教授子女西方知识,尤其是他的长子鲁迅,更是深受其益。他不仅让鲁迅学习四书五经,更鼓励他接触自然科学、阅读外国文学,培养了他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每当夜幕降临,周家小院便灯火通明,父子俩或讨论时事,或共读西书,成为小镇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父亲周伯宜的生活仿佛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每一笔都浸透着对学问的深深热爱与不懈追求。这份热爱,如同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周家的每一寸土地,也深深地烙印在了儿子鲁迅的心中。
在鲁迅的成长道路上,周伯宜扮演了多重角色——既是严格要求的老师,又是慈爱温暖的父亲。每当夜幕降临,书房的灯火便成为周家最温馨的风景。周伯宜会耐心地坐在儿子身旁,一字一句地教他识字断句,从《三字经》到《诗经》,从唐诗宋词到四书五经,他用自己的学识为鲁迅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殿堂的大门。那些古老而优美的文字,在周伯宜的讲解下变得生动有趣,让鲁迅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文学,也爱上了那份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然而,周伯宜的教导远不止于此。他深知,学问之外,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时刻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儿子树立榜样。他教导鲁迅要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勤奋好学、勇于担当。这些简单却深刻的道理,如同种子一般,在鲁迅的心田生根发芽,逐渐长成了他日后为人处世的准则与信念。
在周伯宜的悉心教导下,鲁迅逐渐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情与智慧。他不仅能够熟练地吟诗作对、挥毫泼墨,更能够深入思考社会现象、剖析人生哲理。他的文章,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独特的见解与思考,赢得了师长们的赞赏与同学们的敬佩。这一切的成就与成长,都离不开父亲周伯宜那无私的付出与深情的关怀。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祖父周福清科场舞弊案的东窗事发,一切荣耀与梦想瞬间化为泡影。父亲周伯宜被无情地革去了秀才身份,这对于一个视学问为生命的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那一夜,月光如水,洒满了周家小院。父亲周伯宜独自坐在书房的窗前,手中紧握着那被剥夺的功名文书,泪水无声地滑落。他心中充满了不解与愤懑,更有着对家族未来的深深忧虑。从此以后,他仿佛变了一个人,沉默寡言,常常借酒浇愁,试图在醉意中忘却现实的残酷。
酒,成了他唯一的慰藉,也是他最深的毒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身体逐渐被酒精侵蚀,精神也日渐萎靡。然而,命运似乎并未打算就此放过他,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如同暗夜的幽灵,悄无声息地侵入了他的生命。起初,只是轻微的咳嗽与乏力,周伯宜并未放在心上,只当是连日来借酒消愁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日益加重,咳嗽转为剧烈,胸痛如绞,整个人迅速消瘦下去。
周家人焦急万分,四处求医问药,却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庸医。他们或是盲目开方,或是夸大其词,非但未能缓解周伯宜的病情,反而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周伯宜总能听到自己体内那微弱而绝望的挣扎声,如同秋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
终于在1896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周伯宜的生命之火彻底熄灭了。他走得如此匆忙,以至于连一句遗言都未能留下,只留下满屋的凄凉与无尽的遗憾。那一年,他年仅三十六岁,正值壮年,本该是施展抱负、光耀门楣的黄金岁月,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周伯宜的离世,对周家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家族的荣耀与希望似乎也随着他的离去而烟消云散。然而,正是这份苦难与不幸,孕育了周家后代更加坚韧不拔的性格与追求真理的勇气。
 “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背景下,科举之路对于无数读书人而言,不仅是个人才华的展示场,更是家族荣耀与社会地位的象征。周伯宜,一位心怀壮志的读书人,他的故事正是这一时代缩影的生动写照。
周伯宜早年凭借勤奋与才华,顺利通过了科举的初步考验,成为了一名秀才,这无疑为家族带来了短暂的荣耀与喜悦。然而,科举之路漫漫,接下来的乡试却成了他难以逾越的鸿沟。每一次的应试,都承载着他光宗耀祖的期望,却也伴随着一次次沉重的打击。名落孙山的结局,不仅让他个人深感挫败,更让他背负上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尤其是在家族中有着进士身份的父亲周福清的阴影之下,这份压力更显沉重。
周福清,作为家族的荣耀象征,其严格的家教和严苛的期望无疑深深影响着周伯宜。他的脾气乖张、极善骂人,更是让家中的氛围时常笼罩在紧张与不安之中。周伯宜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既承载着家族的希望,也饱受着祖父的训斥与责骂,这些经历无疑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尽管仕途不顺,周伯宜并未完全放弃对科举的追求,但他的内心却逐渐被失望与无奈所侵蚀,变得意志消沉、郁郁寡欢。长年闲居在家,借酒浇愁成了他排解苦闷的方式。然而,在消沉之余,他仍保持着一份难能可贵的开明思想。对于洋务运动的同情与支持,对于外来文化的接纳与包容,都显示出他超越时代的眼光与胸襟。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伯宜将光耀门庭的希望寄托在了几个儿子身上,尤其是周氏兄弟,他们自小便是父亲的骄傲与寄托。这份期望不仅是对孩子们未来的期许,更是周伯宜自身未竟梦想的延续。而周氏兄弟日后的成就与辉煌,也证明了周伯宜的眼光与坚持并未白费,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为家族带来了新的荣耀与希望。
祖父周福清的科场舞弊案,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不仅彻底改变了家族的命运,也将父亲周伯宜的仕途梦想击得粉碎。被革去秀才身份,削为白丁,这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跌落,更是精神世界的崩塌。从此,仕途的大门对他紧紧关闭,周伯宜的心情愈发沉重,抑郁与愤懑交织,难以排解。
然而,即便身处逆境,周伯宜的忧国忧民之心却从未有丝毫减退。他虽未能亲赴前线,但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危难始终牵动着他的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更是让他心急如焚。战事失利,尤其是黄海海战的惨败,让他深感国家命运多舛,前途未卜。在乡下信息闭塞的环境下,他仍努力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时事,与亲友共商国是,表达自己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关切。
疾病的侵袭,无疑是雪上加霜。初冬时节的突然病倒,伴随着吐血的症状,让周伯宜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这既是他长期体弱多病、生活习惯不良的结果,也是心理压力过大、情绪压抑所致。甲午海战的失败、国家的危难、家庭的变故,这些重压之下,周伯宜的身心已到了极限。
随着病情的加重,周伯宜的性格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原本温和善良的他,在病痛的折磨和生活的重压之下,渐渐变得脾气暴躁,时常对家人发泄不满。这种变化,既是他内心痛苦的外露,也是对现实无奈的一种抗争。然而,即便如此,他内心深处的那份忧国忧民之情,却始终未曾改变。
在家族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下,周伯宜独自承受着一切,他的故事成为了那个时代背景下,无数普通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他的坚持与无奈,他的忧虑与抗争,都深深地烙印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周伯宜的生命如同秋日里的一片落叶,经历了短暂的缓和后,最终还是被无情的病魔吞噬。他的病情逐渐恶化,身体的浮肿如同沉重的负担,从脚背蔓延至胸腹,使他饱受煎熬。家中虽倾尽全力寻求救治,却终难逃庸医误诊的命运。周伯宜在病痛的折磨下,坚强地支撑了两年,最终在1896年的一个深秋之夜,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36岁,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与思念。
在周氏兄弟的记忆中,父亲周伯宜是一位孤高自许的读书人,他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如同那片遥不可及的竹林小楼,成为了他一生未竟的梦想。他的脸色总是阴沉而压抑,仿佛已经看透了人生的种种,但他从不责备任何人,只是默默承受着一切,将所有的苦楚与不甘深埋心底。
作为父亲,周伯宜对孩子们的教育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重视知识的积累,鼓励孩子们广泛阅读,开阔眼界;同时,在人品的培养上,他更是严格要求,从不妥协。这种严慈相济的教育方式,不仅塑造了鲁迅兄弟们的坚韧品格,更为他们的成长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在孩子们眼中,周伯宜或许是一个严肃而难以接近的父亲,但他的内心深处却藏着无限的温情与慈爱。在百草园祭灶的热闹场景中,他难得地展现出自己亲和的一面,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与欢乐。而在病中,他更是将这份慈爱发挥到了极致,用讲故事和分享水果的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了片刻的欢愉与安宁。
周伯宜对孩子们的爱,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关怀中,更在于他对孩子们未来的深切期望与无私奉献。他从不强迫孩子们夜以继日地苦读,而是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周伯宜对鲁迅兄弟们的教育,既有着科举应试的功利性,又蕴含着对子女未来的深切期望。他用自己的方式,试图为孩子们铺设一条显祖扬宗的道路,即便在“五猖会”这样的欢乐时刻,也不忘督促鲁迅读书。这种近乎严苛的要求,虽让鲁迅当时感到不解与压抑,却也促使他形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家族内部的纷争与不公,周伯宜展现出了难得的清醒与公正。他教育孩子们要自强自立,不轻易向外界示弱,更不允许他们在外面打架或回家告状。这种教育理念,虽然有时显得不近人情,却也在无形中培养了鲁迅兄弟们的坚韧与自律。
在周伯宜的坚持与努力下,鲁迅得以进入绍兴城里最著名的“三味书屋”学习,师从方正博学的寿镜吾先生。这段经历,不仅让鲁迅接触到了更为广阔的知识世界,也让他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真理。
 如果说“科场舞弊案”是周家运势的转折点,那么周伯宜的重病则大大加速了这个家庭的衰落。全家已无任何经济收入来源,却要负担祖父在狱中的各类开销,负担父亲请医问药的费用和一家老小日常的吃饭穿衣,于是几年之间,四五十亩水田就全被卖掉了,到后来只能将一些衣服或首饰送到当铺去换钱救急。
1896年周伯宜不幸病故的沉重打击下,鲁迅的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家中经济早已因长期医疗开销和祖父在狱中的费用而耗尽,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面对丈夫的突然离世,母亲鲁瑞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不仅要承受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还要面对无钱办理丧事的现实难题。
在这个危急关头,人性的温暖与亲情的力量显得尤为珍贵。幸而,一位亲戚伸出了援手,他毫不犹豫地取下了自己手上的枫藤镯,这是一件或许对他来说也具有一定情感价值的物品,但他更看重的是帮助周家度过难关。这个枫藤镯被典当后换来了60块钱,虽然数目不大,但对于当时的鲁迅家来说,却是救命稻草,让他们得以勉强办妥周伯宜的丧事,让逝者得以安息。
这段经历,不仅体现了亲情的无私与伟大,也让鲁迅深刻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中的一丝温暖。它让鲁迅更加珍惜那些在自己最困难时刻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人,同时也激发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性善恶的深刻思考。
穷在闹市无人问,父亲的病让鲁迅清晰地体验到了世态炎凉。去当铺典当衣物,再去药店买药,这些事都落在鲁迅这个长子的肩上,虽然他的个子只有当铺柜台的一半高,但他从当铺伙计轻蔑的眼光中感到了屈辱,却无可奈何,仍要一次一次地去承受。而此前,周家大案刚发生时,家里为了预防孩子们受到牵连,将鲁迅和二弟送到鲁瑞的娘家暂避了大半年,其间他们备受冷眼相待,被称为“乞食者”。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父亲的去世使得鲁迅一家失去了顶梁柱,孤儿寡母受到了同族欺负,包括家产的分割。1897年,即周伯宜病亡后的第二年,新台门里周家六房开会议事,16岁的鲁迅代表智兴房参加,会议有些与智兴房的利益不符合的动议。鲁迅说必须请示祖父,不肯当场签字,叔祖辈的人们便声色俱厉地强迫他,鲁迅顽强地顶住了压力。
  父亲治病的过程毫不见效,反而日趋沉重,据后人分析,周伯宜所患的应是肺气肿,以及肝硬化带来的腹部鼓胀。民间谚云“神仙难医膨胀病”,按照当时的医疗水平,如此重病的确很难医治。而且,姚芝仙、何廉臣这两位绍兴城里的名医,每次诊金都是一元四角,还不算药费,这在周家是一笔不容易张罗的“巨款”,也加速耗光了所剩不多的家产。
 
 5章
母亲鲁瑞,这位出身于海边书香门第的女子,以其独有的坚韧与智慧,成为了周家风雨飘摇中的一盏明灯。她的生命轨迹,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虽历经曲折,却始终向前,滋养着家族的每一寸土地。
1879年,当鲁瑞嫁入周家,她或许未曾料到,自己将要面对的是怎样一番风雨。然而,她以一颗平和而坚韧的心,迅速融入了周家,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周伯宜的秀才及第,不仅为周家带来了荣耀,更让鲁瑞的“旺夫命”之名不胫而走。但命运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正当周家看似步入正轨之时,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至:公公的入狱、子女的夭折……这些变故如同狂风骤雨,几乎要将这个家庭摧毁。
 1896年周伯宜病故,家里几乎已经一贫如洗,此时哪来的钱办理丧事?丈夫停灵在家,无钱下葬;公公又羁押狱中,指望不上,鲁瑞实在无法可想,急得团团转。幸而一位亲戚取下手上的枫藤镯,交给鲁瑞拿去当了60块钱,才勉强渡过这一难关。
然而,鲁瑞没有倒下。她以母性的伟大与坚韧,独自撑起了这个家。在周樟寿17岁那年,她毅然决然地凑足了路费,送儿子踏上了求学之路。那一刻,她的心中既有不舍也有期许,她知道,这是儿子改变命运、也是家族重生的唯一希望。
鲁迅虽然一生都在与封建礼教抗争,但对母亲却始终怀有深深的敬爱与孝顺。他选择鲁迅”作为笔名,不仅是对自己文学道路的期许,更是对母亲姓氏的一种致敬与怀念。在日常生活中,鲁迅对母亲更是体贴入微,无论是生活上的照顾还是情感上的慰藉,他都尽力做到最好。甚至在婚姻大事上,他也未曾违背母亲的意愿,只愿她能安享晚年,身边有人陪伴。
鲁瑞对鲁迅的偏爱,是显而易见的。在举家北迁之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鲁迅同住,这份深厚的母子之情,成为了鲁迅人生旅途中最坚实的后盾。而当鲁迅因故离京,她亦不愿离开长子,选择独自留守,这份坚持与执着,让人动容。
母亲鲁瑞,是周家府邸中那一抹最温柔的色彩,她的存在,如同春日里和煦的阳光,温暖而明媚,为鲁迅的成长之路铺设了柔软的垫脚石。她以独有的细腻与坚韧,构建了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避风港,让鲁迅在成长的旅途中,始终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力量。
在鲁瑞的关怀下,鲁迅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她不仅关心儿子的学业与生活,更注重培养他的情感与品德。每当鲁迅遇到挫折与困难时,鲁瑞总是那个第一个察觉到他情绪变化的人。她会温柔地倾听他的烦恼,用她那充满智慧与慈爱的话语,为他排忧解难,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鲁瑞的坚韧,同样深深地影响着鲁迅。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她以女性特有的力量,支撑着整个家庭,让家人在风雨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安宁与温暖。她的这种精神,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鲁迅在日后的文学创作中,敢于直面社会的黑暗与不公,用文字为弱者发声,为正义呐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