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94|评论: 0

大文豪鲁迅(长篇小说)第6-10章 袁竹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文豪鲁迅(长篇小说)[size=29.3333px]第6-10章
袁竹著
作者简介:作家袁竹,笔名袁语奏,石竹山人,四川德阳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逍遥画派创始人,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入库人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授权中国书画名家工作室,《中华英才》半月刊人物风采独家专访百年英才系列人物之一;cctv央视书画频道签约艺术家、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国画研究员,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新华社主管新华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19)入编者, “百度百科”“秒懂百科”“今日头条百科”“360百科”收录词条。袁竹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书画有深刻而广泛的研究,他的艺术造诣不凡。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创作方向,对山水画创作进行新的尝试丶新的探索,用国际视野来发展国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他提出新时代国画要走创新化、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化之路的理念,独创“豹纹斑”、“牛毛纹”两个皴法,将中国画精髓“写意”与世界主流艺术抽象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逍遥山水风格。代表著作《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袁竹》大红袍品牌精装图书,20228月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二)·袁竹山水画作品选》活页教材,20233月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袁竹创作的长篇小说有《怪才李调元》《梁启超》《康有为》《蔡元培》《王国维》《大文豪鲁迅》《大师齐白石》《一代宗师黄宾虹》《张大千》《一代大师黄筌》《逍遥山水醉华夏》等。
5章
母亲鲁瑞,这位出身于海边书香门第的女子,以其独有的坚韧与智慧,成为了周家风雨飘摇中的一盏明灯。她的生命轨迹,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虽历经曲折,却始终向前,滋养着家族的每一寸土地。
公元一八五八年,浙江绍兴,一座古朴而典雅的宅邸内,鲁瑞呱呱坠地。她的降生,为这个已是满门书香的家族更添一抹亮色。祖父、外祖父及父亲,皆是朝中重臣,尤其是外祖父何元杰,瀚林编修的身份让他在家中更是备受尊崇。鲁瑞的父亲鲁希曾,更是年少有为,二十七岁便中得举人,同治年间更是官至户部主事,对子女的教育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
鲁希曾深知,家族的荣耀需由后代继承,于是,他效仿孟母三迁,将家迁至皇甫庄,与语言学大家范啸风为邻,只为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优越的求学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下,鲁瑞自小便耳濡目染,对学问充满了敬畏与渴望。
时光荏苒,转眼间,鲁瑞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知书达理,成为众人眼中的佳偶之选。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嫁给了比自己小三岁的周伯宜,即日后鲁迅之父。周、鲁两家,门当户对,皆是书香门第,周伯宜的父亲周福清,更是翰林出身,历任要职。
1879年,当鲁瑞嫁入周家,她或许未曾料到,自己将要面对的是怎样一番风雨。然而,她以一颗平和而坚韧的心,迅速融入了周家,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周伯宜的秀才及第,不仅为周家带来了荣耀,更让鲁瑞的“旺夫命”之名不胫而走。婚后的生活,虽平淡却充满温情。鲁瑞与周伯宜相敬如宾,共同育有四子一女,然而,命运弄人,一双儿女早早夭折,让这对夫妇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坚强,将更多的爱倾注在幸存的孩子们身上。
岁月如梭,周家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而陷入困境。周福清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周伯宜也因此受到牵连,秀才身份被革,家族荣耀瞬间崩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鲁瑞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变卖家产,四处奔走,只为救回公公,撑起这个即将破碎的家。
那段日子,鲁瑞与孩子们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她不仅要照顾病重的丈夫,还要应对外界的冷眼与嘲讽。但即便如此,她依然保持着那份坚韧与乐观,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孩子们,尤其是鲁迅,让他学会了在逆境中成长,在苦难中坚韧。
 1896年周伯宜病故,家里几乎已经一贫如洗,此时哪来的钱办理丧事?丈夫停灵在家,无钱下葬;公公又羁押狱中,指望不上,鲁瑞实在无法可想,急得团团转。幸而一位亲戚取下手上的枫藤镯,交给鲁瑞拿去当了60块钱,才勉强渡过这一难关。
然而,鲁瑞没有倒下。她以母性的伟大与坚韧,独自撑起了这个家。在鲁迅17岁那年,她毅然决然地凑足了路费,送儿子踏上了求学之路。那一刻,她的心中既有不舍也有期许,她知道,这是儿子改变命运、也是家族重生的唯一希望。
在鲁迅的记忆中,母亲鲁瑞总是那个最温柔、最坚强的存在。每当他因外界的冷眼与嘲讽而心生自卑时,母亲总是耐心地开导他,用温暖的话语驱散他心中的阴霾。她教会鲁迅,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一颗善良与坚韧的心,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
鲁瑞还常常带着孩子们回到娘家平桥村暂住,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是鲁迅心中的乐土。在那里,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也学会了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这些经历都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成为他日后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鲁迅虽然一生都在与封建礼教抗争,但对母亲却始终怀有深深的敬爱与孝顺。他选择鲁迅”作为笔名,不仅是对自己文学道路的期许,更是对母亲姓氏的一种致敬与怀念。在日常生活中,鲁迅对母亲更是体贴入微,无论是生活上的照顾还是情感上的慰藉,他都尽力做到最好。甚至在婚姻大事上,他也未曾违背母亲的意愿,只愿她能安享晚年,身边有人陪伴。
鲁瑞对鲁迅的偏爱,是显而易见的。在举家北迁之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鲁迅同住,这份深厚的母子之情,成为了鲁迅人生旅途中最坚实的后盾。而当鲁迅因故离京,她亦不愿离开长子,选择独自留守,这份坚持与执着,让人动容。
母亲鲁瑞,是周家府邸中那一抹最温柔的色彩,她的存在,如同春日里和煦的阳光,温暖而明媚,为鲁迅的成长之路铺设了柔软的垫脚石。她以独有的细腻与坚韧,构建了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避风港,让鲁迅在成长的旅途中,始终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力量。
在鲁瑞的关怀下,鲁迅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她不仅关心儿子的学业与生活,更注重培养他的情感与品德。每当鲁迅遇到挫折与困难时,鲁瑞总是那个第一个察觉到他情绪变化的人。她会温柔地倾听他的烦恼,用她那充满智慧与慈爱的话语,为他排忧解难,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鲁瑞的坚韧,同样深深地影响着鲁迅。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她以女性特有的力量,支撑着整个家庭,让家人在风雨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安宁与温暖。她的这种精神,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鲁迅在日后的文学创作中,敢于直面社会的黑暗与不公,用文字为弱者发声,为正义呐喊。
6
1885年,岁末的寒风中夹带着一丝新年的期盼,农历腊月初一,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悄然降临于浙江绍兴的周家新台门。这一日,天际初露曙光之时,周家大院里便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墨香与新生儿的啼哭,交织成冬日里最温暖的序曲。这啼哭,宣告了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周作人的诞生。他是鲁迅的二弟。
周家新台门,古朴而庄重,青砖黛瓦间透露出岁月的沉淀与家族的荣耀。屋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一室温馨与忙碌。老祖母坐在雕花木床边,满手是慈爱地轻拍着襁褓中的婴儿,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婴儿的哭声渐渐转为咿呀学语般的低吟,仿佛预示着他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好奇与探索。
周作人,这个后来以笔为剑,以文载道的名字,此刻还只是一个被家人唤作“栅寿”的小小生命。他的到来,为周家这个本就文化底蕴深厚的家族增添了几分不凡的气息。父亲周伯宜,一位学识渊博的秀才,望着这个新生命,心中既有为人父的喜悦,也有对儿子未来能否继承家学、光耀门楣的期许。
岁月如梭,转眼间,栅寿长成了少年,他聪明好学,对文学尤为痴迷。常与兄长鲁迅并肩于书房,灯下共读,兄弟俩的心灵在文字间相互碰撞,共同孕育着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周作人偏爱散文的细腻与自由,他的文字如同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温婉而深邃,总能触及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周家三兄弟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投身于社会变革的洪流之中。周作人,以他的笔,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抒发着对人性、自然、文化的深刻思考。他的散文,如《故乡的野菜》、《苦雨》等,不仅是对过往生活的怀念,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探索,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与从容。
然而,命运多舛,时代的风云变幻让周作人的人生轨迹也充满了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那份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即便在风雨飘摇中,也未曾放下手中的笔。他的文字,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读者的心灵之路,成为后世敬仰的文化丰碑。
7
 一八八六年,春日的暖阳温柔地洒在大地上,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六岁的鲁迅,踏上了他人生旅途中一段至关重要的旅程——他步入了私塾的大门,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对于年幼的鲁迅而言,私塾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既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也不乏忐忑与不安。踏入那扇古朴的木门,他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由墨香与书香构建的世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那是知识独有的气息;古朴的桌椅、泛黄的书籍,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岁月的沉淀与学问的厚重。
绍兴方言形象地把孩子入塾读书比喻为“牛穿鼻",意思是孩子一进书房,就像牛鼻子被穿上了缰绳,从此就得服服帖帖。
六岁那年,鲁迅进了私塾。启蒙老师周玉田是鲁迅的远房叔祖,一位爱种一点花木的和蔼老人。在玉田先生的悉心教导下,鲁迅第一次接触到了《鉴略》这本启蒙读物。这本书如同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与智慧的大门。书中的每一个历史典故、每一个人物传记,都像是一扇扇窗,让他得以窥见那个遥远而璀璨的世界。
这位秀才出身的老人藏书很多,比如绘图本的《山海经》和《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上面印着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生动有趣,最让少年鲁迅心往神驰。可祖父周福清认为幼童上学,应当先从一些历史知识打基础,所以指定鲁迅读的第一本书就是《鉴略》。周福清常说,这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
鲁迅感兴趣的,是周玉田老人珍藏的一本专讲园艺花卉的书,名叫《花镜》。鲁迅借来以后,又读又抄,还用几种本子比勘校对。为了增长对花木的知识,鲁迅课余亲手栽种,每株都插上竹签,写上花名,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后来,经过一段实践,鲁迅发现《花镜》中的介绍也有错误。比如书上说,要把映山红从山上移植家中,必须保留本土才能成活。鲁迅却对这种说法提出了异议。他在书上批注说,这种花“性喜燥,不宜多浇,即不以本土栽亦活”。
 祖父周福清在京为官多年,孙子辈的学业,他偶尔过问一下,平日里主要还是赋闲的父亲周伯宜来管教。对于鲁迅等人课外涉猎的范围,父亲周伯宜一般不予干涉和约束,孩子们往往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读书。《海仙画谱》是日本江户幕府末期的文人画家小田海仙所画,又称为《海仙十八描法》,内容乃十八罗汉,图中罗汉的图案各不相同,一旁有衣纹描法的说明。鲁迅兄弟们用积攒的零钱偷偷买了一本,趁大人不备就拿出来浏览。某日,父亲知道了这个秘密,鲁迅感到有点惶恐不安,因为这是属于闲书,绝大多数官宦人家都不许小孩子接触,被长辈发现肯定会被没收。不料父亲拿过去翻了一遍,一声不响地还给了他们,这实在让鲁迅兄弟们喜出望外,从此放心大胆地买些闲书杂书回来,再也不用提心吊胆。
鲁迅沉浸在书海中,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书中的知识。他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与勇气,也感慨于历史的沧桑与变迁。那些文字仿佛有魔力一般,激发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他开始用稚嫩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用纯真的心灵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私塾的日子里,鲁迅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思考。他逐渐明白了学习的意义所在,也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这段经历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为他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私塾的严谨与书香之外,鲁迅的童年生活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充满了欢笑与温馨。五六岁的他,如同春日里的一缕清风,活泼好动,聪明伶俐,成为了宗党长辈们心中的小太阳。
每当夕阳西下,院子便成了鲁迅的乐园。他奔跑在石板路上,笑声清脆悦耳,如同银铃般响彻云霄。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跳跃,仿佛一只灵动的小鹿,在家族的庇护下自由奔跑。宗党们围坐在一旁,或是下棋品茶,或是闲话家常,但他们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追随着那个小小的身影,脸上洋溢着慈爱的笑容。
鲁迅不仅活泼,还异常机敏。在人群中穿梭往来时,他总能巧妙地避开障碍,如同一条灵活的“胡羊尾巴”。这个昵称,是宗党长辈们对他的爱称,既形象地描绘了他小而灵活的身形,又蕴含了他们对他无尽的宠爱与呵护。每当这个昵称响起,鲁迅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家族温暖与关爱的力量,是他成长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胡羊尾巴”这个昵称,伴随着鲁迅度过了他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家族文化的传承。在这个昵称的陪伴下,鲁迅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他珍惜与宗党长辈们的每一次相聚,珍惜那些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时光。
随着年岁的增长,鲁迅逐渐长大成人,但“胡羊尾巴”这个昵称却永远留在了他的心中。每当回忆起童年时光,他总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家族的温暖与关爱。这份力量,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韧不拔。
8章
1888年11月的深秋,寒风带着初冬的凛冽,悄无声息地侵入了绍兴城的一隅,周家的小院在这股凉意中更显孤寂。院内,落叶铺满了青石板路,每一步都踏出了岁月的沉重与哀愁。此时,周家上下被一层浓厚的哀伤紧紧包裹,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不舍与遗憾。
在这个月份的一个清晨,晨光还未完全驱散夜的阴霾,周家便迎来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鲁迅的妹妹年仅十个月的端生,那个还未来得及在世间留下更多欢笑与足迹的小生命,如同秋日里最后一片落叶,静静地告别了这个世界。她的离去,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雪,让原本就略显萧瑟的周家更加凄凉。
八岁的孩童鲁迅,平日里总爱跟在妹妹的摇篮边,用稚嫩的声音哼唱着从母亲那里学来的童谣,如今却只能躲在屋隅,用双手紧紧捂住眼睛,任由泪水无声地滑落。他的泪水,清澈而滚烫,每一滴都承载着对妹妹无尽的爱与不舍。小小的身躯在寒风中微微颤抖,仿佛连空气都在为他哀鸣。
母亲鲁瑞,一位温婉而坚韧的女子,目睹了这一切,心如刀绞。她缓缓走到鲁迅身边,蹲下身子,用那双温暖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拂去儿子脸上的泪痕,眼中满是疼惜与不舍。“豫才,为何哭泣?”她的声音柔和而坚定,试图用这份力量给予儿子一丝慰藉。
鲁迅抬头,泪眼婆娑中望着母亲,那双充满智慧与慈爱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他内心的每一个角落。“为妹妹啦。”他哽咽着回答,这四个字虽简短,却如同千斤重担,压在他的心头,也压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那一刻,所有的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唯有那份纯真的情感,在寒风中显得格外珍贵。
母亲鲁瑞将鲁迅紧紧拥入怀中,母子俩在这片刻的拥抱中找到了彼此的依靠。她轻声细语地讲述着生命的轮回与不朽,告诉他虽然端生已经离去,但她留下的爱与记忆将永远镌刻在他们心中,成为他们前行的力量。
随着日子的流逝,周家的哀伤渐渐被时间所抚平,但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却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鲁迅,这个经历了生命无常洗礼的孩子,变得更加成熟与坚强。他学会了在失去中寻找希望,在悲痛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同年的一个冬日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家族老宅的院落里,带来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家族长辈们围坐一堂,桌上摊开着牌九,他们或沉思或笑语,享受着晚年难得的闲适与欢聚。父亲周伯宜,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偶尔与牌友交换着眼神,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
少年鲁迅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在长辈们的脸上和手中的牌局间游走。他的眼神中,既有对这份温馨场面的羡慕,也有对那复杂牌局的好奇与不解。在他眼中,这不仅是一场游戏,更是家族情感的交流与传承。
就在这时,伯慰农先生,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注意到了这个默默观察的孩子。他微笑着,眼中闪烁着慈爱与智慧的光芒,轻轻拍了拍身边的空位,示意鲁迅过来。“汝愿何人得赢?”他以一种轻松而又略带考量的语气问道。这个问题,既是对孩子的一种逗趣,也是对他智慧与胸怀的一次小小考验。
鲁迅闻言,略一思索,脸上露出了孩子特有的纯真笑容。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愿大家均赢。”这简单的五个字,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瞬间温暖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房。长辈们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有的点头微笑,有的则轻轻拍手,以示对这个孩子纯真善良愿望的认可与喜爱。
这一幕,不禁让人回想起鲁迅五六岁时的模样。那时,他因身形瘦小而灵活,加之性格活泼可爱、聪明伶俐,被宗党们亲切地称为“胡羊尾巴”。这个昵称,不仅是对他外在特征的一种生动描绘,更是对他内在性格的一种高度概括。在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里,“胡羊尾巴”成了鲁迅最鲜明的标签,也是他与家族长辈们之间深厚情感纽带的见证。
岁月如梭,转眼间,那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已经长成了英俊的少年。他经历了知识的洗礼,也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对亲情的珍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那份纯真善良的本性,却始终如一地伴随着他成长。这些宝贵的品质,如同璀璨的星辰般照亮了他的人生道路,也让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记。
9章
1888年11月12日,鲁迅的三弟诞生了。他,初名松寿,乳名阿松,仿佛预示着命运的坚韧与不屈。岁月流转,他更名为建人,字乔峰,如同武侠小说中的英雄,以笔为剑,以梦为马,踏上了探索真理与解放的道路。
他刚几岁时就遇上家庭变故,父亲早亡。两位兄长到南京路矿学堂上学去了,不久就东渡日本,留下周建人一个人在家里侍奉母亲。本来,周建人求学是十分心切的,也曾经有机会到南京去读书。但看到母亲孤苦一人在家,心里实在不忍,终于没有再出去上学,日后依靠自学成才。
1905年任绍兴僧立小学教师、校长,这期间刻苦自学,钻研植物生物学科,撰成《会稽山采物记》等。1909年以后参加其兄鲁迅组织的各种进步活动,并加入文学团体越社。先后任教于绍兴小学、绍兴明道女校、成章女校。
1919年的北京,那是一个新旧交替、思想激荡的时代。周建人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对科学真理的渴望,从江南水乡迁居至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他的心中,不仅怀揣着对生物学的无尽热爱,更燃烧着推动社会进步的熊熊烈火。
在北京的日日夜夜,周建人仿佛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二十三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生物学,笔耕不辍。他的文章频繁见诸《东方杂志》、《妇女杂志》、《自然科学杂志》,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科学的敬畏与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他倡导妇女解放,用科学的光芒照亮那些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心灵,让知识的种子在女性的心田生根发芽。
1923年的春天,上海大学的一间教室里,周建人应瞿秋白之邀,站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授进化论。他的声音穿透了时间的尘埃,唤醒了无数学子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刻思考。随后,他又在暨南大学、安徽大学留下足迹,成为无数青年心中的灯塔。
岁月悠悠,转眼间新中国成立,周建人的名字与国家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肩上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在党的九届至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中,他积极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用智慧和勇气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无论身居何位,周建人始终不忘初心,坚持鲁迅精神,致力于鲁迅研究,让鲁迅的思想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同时,作为民进中央的主席,他积极推动民主进步,为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倾注了大量心血。
1984年的夏日,北京的天空似乎比往常更加沉重。7月29日这一天,周建人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精神与贡献却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耀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在这个故事中,周建人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用知识与勇气书写人生华章的伟大灵魂。他的故事,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汇聚了智慧、勇气、爱与牺牲,最终汇入历史的长河,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永恒力量。
10章
1893年,阳光斑驳地洒在青石板路上,仿佛每一道光影都承载着岁月的低语。这一年,对于年仅十一岁的鲁迅而言,是他人生旅途中一个微妙的转折点。他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踏入了叔祖周子京那间略显破败却充满神秘色彩的书塾。
周子京,一个被命运捉弄的老童生,他的故事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流淌着不甘与执着,最终汇入了一片未知的深渊。
周子京的宅院,青砖黛瓦,斑驳的墙面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院中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却映不出他心中的清明。每当夜深人静,他便会独自徘徊于井边,喃喃自语,反复咀嚼着那句祖传的掘藏口诀:“离井一纤,离檐一线。”这简单的八个字,对他而言,却如同天书般难以参透。他坚信,那深埋地下的宝藏,是他翻身的唯一希望,也是他逃避现实苦难的避风港。
然而,一次次的挖掘,换来的只是满手的泥土和无尽的失望。周子京的精神,在一次次的挫败中逐渐崩溃,他开始幻想着宅子里每一处都可能藏着金银珠宝,甚至在月光下,他会看到一道道神秘的白光,指引着他向虚无缥缈的宝藏迈进。这些幻想,如同毒药般侵蚀着他的理智,让他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徘徊不定。
周子京的教学,也因此变得荒诞不经。他教授的,不再是四书五经,而是那些关于宝藏的幻想和荒诞不经的故事。鲁迅,这位未来的文学巨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勉强学习了一年有余。小小的他,虽然不解老师的疯狂,但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却让他在心底埋下了反抗与探索的种子。
周子京的倔强,不仅仅体现在对宝藏的执着上,更在于他对命运的抗争。他拒绝了朝廷赐予的世袭爵位和俸禄,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自己应考科举。他以为,只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就能改变命运,重振周家昔日的辉煌。但现实是残酷的,他的才学并不足以支撑他的梦想,一次次的名落孙山,让他更加绝望。
周子京,一个曾梦想着通过科举之路光耀门楣的腐儒,岁月却在他屡试不第的挫败中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他的眼中,曾有的光芒渐渐被失望与疯狂所替代,最终化为一抹难以言喻的呆滞。书塾内,四壁昏黄,书卷泛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陈旧而又压抑的气息,仿佛连时间都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那是一个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讲台上那张布满岁月痕迹的木桌上。周子京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青衫,头发凌乱,眼神迷离,他缓缓站起身,手中紧握着一本泛黄的《诗经》,开始了他那日复一日、枯燥无味的授课。
“今日,我们来讲讲《诗经》中的草木虫鱼,其中有一物,名曰‘蟋蟀’。”他的声音沙哑而低沉,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然而,接下来的话语,却让整个书塾的空气瞬间凝固。
“这蟋蟀啊,实则非虫,乃是人身上之小物,名曰‘虱子’。诸位学子,切记此点,莫要被其外表所惑。”言毕,他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眼中闪过一抹难以捉摸的光芒,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鲁迅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他抬头望向窗外,秋风轻拂,落叶纷飞,与这屋内荒诞不经的讲解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暗自思忖,这“蟋蟀”与“虱子”,分明是两样截然不同的生物,何以在叔祖口中变得如此混淆?
周围的同学,有的面露疑惑,有的则偷偷交换着会意的眼神,显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学问”所震惊。但在这沉闷而压抑的氛围中,鲁迅却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兴奋与好奇。他开始意识到,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而真正的智慧,往往隐藏在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表面之下。
课后,鲁迅独自留在书塾,翻阅着那些泛黄的书页,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他开始质疑,开始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而深刻的见解。在那个被周子京的胡言乱语所笼罩的午后,一颗求知若渴、勇于质疑的心灵悄然觉醒。
终于,在1895年的那个三伏天,周子京的精神彻底崩溃。他先是自责自打,继而用剪刀刺破喉管,胸前刺出的小孔,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他点燃煤油纸,伏在上面,企图用火焰来结束这一切。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他被救起后,又在一阵狂笑中跳入了成欢河,高喊着“老牛落水哉!”那声呼喊,是对命运最后的抗争,也是对自我救赎无望的绝望。
周子京的一生,就这样以一种惨烈的方式画上了句号。他的故事,如同江南水乡的一缕轻烟,随风飘散,却又在鲁迅的笔下,化作了《白光》中那个可悲可叹的陈士成,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口中永恒的谈资。而他留下的,除了那座充满故事的宅院,还有那份对梦想不懈追求,却又被现实无情击碎的悲壮与无奈。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