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发轫于盛唐,食用于宋元,入药于明清,被誉为“菌中之冠”;它,发祥于青山环围、云雾萦绕、溪流盘曲的“九湾十八包”,“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是对它的写照;它,采用原生态段木栽培技术,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百年匠心传承只为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这就是通江银耳。千年沉淀的文化传承,历史认同的品牌优势,实践验证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全面突破,凝聚成了通江银耳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中国银耳之乡”厚重的历史内涵。在这个氤氲着浓浓烟火气的川东北小城,通江银耳已成为一种象征,也是通江人勤劳拼搏的一种隐喻,这里有对祖辈事业的传承,更有热爱家乡的人在蹚出一条条向前的路。“世界银耳在中国,中国银耳在通江。”这是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李玉在视察通江银耳产业时给出的定位与评价。神奇的北纬31度,亚热带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受大巴山阻隔,形成丰沛降水,造就了通江终年山环水伺、温和湿润的独特环境。雾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山丘栉比,溪流盘曲,云雾缭绕,坠露淅沥,银耳沐雾吮露灵动滋生。雾,不愧是银耳的催生剂和营养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