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瓦村,为什么能够将人民公社制度延续1000多年?
坐落在珠穆朗玛峰脚下、普莫雍错湖畔,海拔5070米的推瓦村是在2005年才被西藏登山协会带领的日本调查团在探索蒙达岗日峰时偶然发现的,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村落”,全村人口只有43户,159人,平均寿命才45岁。 这里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夏天只有短促的2个多月,空气因为极高的地理位置而使含氧量不及内陆的一半,几乎到了人类生存的极限。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活了上千年的推瓦村人却一直保持着“人民公社制度”。村上的羊群和所有的重要财产全部是公共的,人们不分职位高低,长幼辈分,一律都要轮流放牛羊,干集体活,连捡回的牛粪都需统一分配。游客带给孩子们的糖果,任何人收到后都会主动全部上缴村上,然后由村上按照每户人数平均分配。推瓦村人物资虽然匮乏,但他们天生大公无私、乐观豁达;他们就像普莫雍错圣湖的湖水一样纯洁而善良。走在村庄的街道上,到处可以看到无忧无虑的孩子们在快乐的游玩,男人和女人们一边轻快地唱着民歌一边在纺着牛毛线、羊毛线。推瓦村民祖祖辈辈以牧业为生,普莫雍错和羊群便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每家每户都有纺织机,他们的纺织物都要交由村上进行再分配,可是他们却从不偷奸耍滑,尽其所能,多纺多织,他们把多给集体做一份贡献作为一种自觉和荣耀。 推瓦村安静、祥和,全体村民团结得好像一家人,一家有事,全村帮助,老有所养,少有所托。他们村从来没有出现过偷、盗、抢,更没有出过人命案。村民之间连争吵都少有发生。相较于建立在物质极度丰富之上的华西村民的幸福生活,推瓦村的幸福生活显得是那么地质朴和自然,就像风和日丽时湛蓝的普莫雍错湖水和蒙达岗日雪山一样充满诗情和浪漫! 考虑到这里山高路远,极度不适宜人类生活,当地政府几次动员他们搬迁,他们都不肯。政府为了顺应他们的意愿,不得不投资上亿给他们通了路、通了电、通了通讯并从新修建了居民小区,以体现政府的关怀。就这样,他们的人民公社制度就一直保留了下来,或许在他们看来,这个小村子,哪怕有诸多不好,哪怕大多数人都活不过60岁,但终归是自己祖祖辈辈居住上千年而无法割舍的家乡吧。 也许人们会疑问:在这样的地方,这群人怎么会一直选择并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呢?怎么个个都是一副幸福感爆棚的样子呢?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恐怕只能从精神上去寻找答案了,物质上去寻找,也许越寻找越令人失望! 在这片偏僻、静谧、贫瘠的土地上,带给世界的高度也许不仅仅是珠穆朗玛峰,推瓦村实行了上千年的人民公社制度也许才是人类精神上梦寐以求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