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部地区可以进行地震的构造分区。西南地区主要为川滇块体及巴颜喀拉块体中的龙门山次级块体的区域。该地区多次孕育、发生7级以上强震,地震活动的频度高、强度大。地震发生一般受断层活动的明显 控制, 发震断层活动方式以走滑、逆走滑为主。震害分布大多表现为明显的椭圆形,在大型走滑断层上以及块体边界断层上,受地震破裂传播方向性的影响,地震震害呈更为狭长的椭圆分布(雷建成等,2007)。
四川盆地地区指龙门山断裂带以南,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以东, 包括四川马边、雷波、 四川盆地、滇东北、重庆、贵州、湖北等地区。主要为华南块体的 西部地区。该区域处于青藏高原向华南地区的过渡地带,地形较平坦,地壳结构较为均匀, 断层规模较小,活动性较弱。断层性质以逆断层为主,地震活动一般受到断层或者与断层共 生的褶皱的控制和影响。地震活动的频度和强度均较低,除四川马边、 雷波地区有6~7级地震活动外,其余地区的地震活动大多以5级左右的中等强度地震为主。该区域的震害 分布呈现一定的方向性椭圆形,但接近圆形(雷建成等,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