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兰馨幽梦

四川的地震地质

[复制链接]

2024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2024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鲜水河断裂带以强烈的走滑错动和左旋扭动为特征,总体呈左旋挤压运动。由于各断裂几何特征上的差异,所表现的力学性质也有差异。中段和北西段表现为以扭性为主的扭压性质,南东段则具以压性为主的压扭性质。从南东段到北西段剪切错动逐渐增强,即使在各段断裂内部也同样具有这种特征 image.png

2024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盆地南部现今的区域应力状态稳定,有利于逆断和走滑断层的活动,区域浅部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有NE和NW向2个优势方位,深部最大水平主应力优势方位为NWW向;区域应力场分区特征不明显,震源机制解一致性较好,应力结构类型均为逆断型(高桂云等,2023)。
image.png

2024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门山构造带北段的构造活动则主要受四川盆地与岷县次级块体交互作用的影响,其变形强度较南段低。岷山次级块体发生持续的东向运移活动,西南部受到源自马尔康块体的挤压作用,与此同时在其东部,来自四川盆地的阻挡作用十分强烈,最终导致龙门山断裂带两端受到的的作用力大小要远低于中段受到的作用力。相较于构造带北段和南段,在构造应力的持续作用影响下,龙门山断裂带中段更为闭锁、应变叠加和积累程度更高、应变速率较低


image.png

2024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地壳物质层属性存在显著差异的前提下,模型在没有高密度重力载荷的条件下运行100000步,颗粒的剪切错动、分离现象在黏度低、强度小的“软弱”下地壳区段的近挤压端集中出现,水平变形影响范围37.82%。随后,在模型左侧非均匀沉积2000个高密度颗粒,重复进行100000步循环,近挤压段变形趋势明显减弱,随着挤压端推进距离、循环步数的持续增加,模型中部(下地壳物质属性变化处)出现颗粒大量聚集,“软弱”下地壳物质层颗粒受到右段“坚硬”下地壳的阻挡而上涌,隆升幅度高达46.23%
本文据(李江海,2024,亚洲大地构造讲义)修改补充,限于篇幅参考文献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