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地壳物质层属性存在显著差异的前提下,模型在没有高密度重力载荷的条件下运行100000步,颗粒的剪切错动、分离现象在黏度低、强度小的“软弱”下地壳区段的近挤压端集中出现,水平变形影响范围37.82%。随后,在模型左侧非均匀沉积2000个高密度颗粒,重复进行100000步循环,近挤压段变形趋势明显减弱,随着挤压端推进距离、循环步数的持续增加,模型中部(下地壳物质属性变化处)出现颗粒大量聚集,“软弱”下地壳物质层颗粒受到右段“坚硬”下地壳的阻挡而上涌,隆升幅度高达46.23%
本文据(李江海,2024,亚洲大地构造讲义)修改补充,限于篇幅参考文献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