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已过去一月有余,但一直如鲠在喉,因为牵涉到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还是想说说。 原彭山县政府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后划规为彭山区发改委的退休老干部苏尧章,因病于8月26日去世,当天其亲属通知了苏尧章生前的主管单位彭山区发改委,接电话的女同志让其家属加个微信,随即打了一千元丧金给其亲属,让后事处理完后将死者的身份证、死亡证交到发改委办公室来。整个后事处理期间发改委没有派任何工作人员前往吊唁,也没有送个花圈,更没有打个表示对死者哀悼和慰藉家属的电话,一个为党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干部就这样静悄悄地离开了人世,让其家属倍感愕然和心寒! 一个抗美援朝渡过江、西藏平叛立过功,荣获光荣在党50周年、抗美援朝70周年奖章的副县级老革命,一生忠于党、相信党,为党工作奉献了一辈子,临终前还在说我是党的人,有组织管我。但作为主管部门发改委这种做法,让心心念念相信组织一辈子的苏老不知咋想,该有多失落? 毛主席教导说: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 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 人民团结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简化了一些程序,不再开追悼会、不再搞遗体告别仪式,为不给组织增添工作量,后事一般由家属主办了,但所在单位有积极支持配合家属处理后事的责任和义不容辞义务,发个讣告、送个花圈,分管领导或工作人员代表前往吊唁慰问,这是最基本的也是不能再简化的程序了。这样对死者生前功绩是个肯定和尊重,更体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对其悲痛的家属也是个极大的安慰,也会坚定他们对组织的信任。 据悉,类似彭山区改委这种懒政做法,在彭山区机关单位中较为普遍,让人有种世态炎凉,人情淡薄膜之感,实属不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