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尹日高先生评论《北京中轴线赋》
原文地址:
著名作家尹日高先生评论朱醴《北京中轴线赋》
https://mp.weixin.qq.com/s/LCyAx38KoIsQJcHo-TIfnw
北京中轴线赋
朱 醴
城市动脉,宫禁脊梁。中轴一线,岁月沧桑。古都格局长在,京师脉络久藏。雄处天地之间,痕迹斑驳;绵延都市之上,际遇苍凉。或暗或明,走伏线于今古;若隐若显,布直道于阴阳。纵横南北伟岸,起伏气势雄强。终有十六里数,绵延九千步长。
读朱醴老师的《首都中轴线赋》,我确乎是以一个小学生身份,抱着学习的态度,苦苦啃读的。“城市动脉,宫禁脊梁。”概貌交待,引出“中轴一线,岁月沧桑。古都格局长在,京师脉络久藏。”之中心。亦可谓开门见山,直逼主题。也引人步入“雄处天地之间,痕迹斑驳;绵延都市之上,际遇苍凉。”的历史风云之中。
盖闻周礼古籍,对称首倡。考工记典,布局周详。前朝后廷之制,左祖右社之方。皇城八面端正,禁地四门筑墙。往来有序,出入循章。犹众星之拱北,如紫微之出芒。
《考工记·匠人》: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涂,道路)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意思是王城每面长九里,有三个城门。城内纵横各有九条道路。每条道路宽度九轨(一轨为八尺)。王宫居中,左侧是宗庙,右侧是社坛(或社庙),前面是朝会处,后面是市场。朝会处和市场的面积各为一夫(据考证一夫为100步×100步)。这便是“周礼古籍,对称首倡。考工记典,布局周详”而这一对称规则,也深深的浸染了我们的文化,文学中的对联,诗词中的对仗,语法中的对偶,修辞上的对比,朝堂上的文武两厢,直至百姓家的四合院的东西厢房,都如此对称。
对称的思维方式与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理解密切相关,尤其是阴阳二元观念的影响。阴阳二元论认为世界万物可以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这种观念在《易经》、《老子》、《荀子》等经典中都有体现。例如,《易经》中的卦象符号由阴阳两爻组成,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朱醴老师《北京中轴线赋》,文化内涵可谓深矣。
遥想烽火幽眇,沉浮苍茫。蓟城幽州,历兵燹而起落;燕京故土,经废兴而被创。
苍茫历史,大笔勾勒:兵燹起落,废兴屡创。追溯历史,北京地区系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所在地。燕国以蓟城为都。 而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广安门附近。)的记载,则更为久远。《禹贡》曰:“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幽其一也”;《周礼》记载为“东北曰幽州。”《春秋元命包》云:言北方太阴,故以幽冥为号。自古为形胜之地,幽州是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兵家必争,故废兴屡创。朱醴老师以今人身份论及北京中轴线,历史纵深感已出焉。
时有中都崛起,城池列张。纵横街巷,往来里坊。城市中轴遽现,帝京脉络显扬。承温和之雨露,历严酷之风霜。可叹命祚有尽,世事无常。殿宇废圮,宫庙就荒。残垣断壁,遭际堪伤。可怜遍地狐兔,满目凄凉。
金中都是金朝都城。1153年4月21日(金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海陵王完颜亮将金朝都城从上京(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南迁至燕京(今北京),取名“中都”,寓意其居五京(金朝五都)之中、天地之中。他把宫廷、宗庙、衙署、皇陵等政权核心迁移至此,从此开启了北京作为大国都城的新纪元。“城市中轴,于是显扬。承温和之雨露,历严酷之风霜。”然,“可叹命祚有尽,世事无常。殿宇废圮,宫庙就荒。残垣断壁,遭际堪伤。可怜遍地狐兔,满目凄凉。”历史兴废,依然跌宕起伏。叙事抒情,扣人心弦。
转眼岁月迁改,荏苒时光。崛起蒙古,横扫陆洋。于是元大都出,绚丽高堂。宫廷荦荦,仪态煌煌。堪舆积水潭外,选址龙脉平冈。风来三海,云出千房。恢廓旷荡,凤翥龙翔。是以中轴线起,纵贯一行。丽正门外馥郁,禁苑城头芬芳。行百尺路,过千步廊。灵星门内初现,龙虎宫中久藏。信步崇天门里,驻足品级山旁。月映日晷,云罩嘉量。屋脊瑞兽,久历风霜。门称大明,出星枢之紫气;诏传御道,立中官之黄裳。玉带桥畔,门引凤凰。大明殿下,冉冉炉香。延春门阁,后廷在望。厚载福德,黼黻文章。迷离御苑,花树琳琅。巍峨红门高耸,护城河水清凉。万宁桥畔,风雨疏狂。来中心阁,惬意徜徉。可叹燕墩旧事,戎马倥偬边疆。徐达跃马,挥师难当。乃有北平名立,终得勋绩显彰。洞开府邸,来栖燕王。紫禁城作,擘画端详。十年备料,万人奔忙。
如此精妙的详写,不仅令人忆起《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朱醴老师的细腻描写,硬是要与千古名篇一比高下。
回首永定门外,大运河边。繁忙漕运,往来商船。天坛圜丘云起,回音壁墙声传。御路丹陛,百步长延。皇穹宇内,拜谒上天。圆顶大殿,受福祈年。太牢柴火燔祭,烟云红光冲天。先农坛上,五谷俨然。神农种作,华夏开篇。帝王亲耕表率,天子下地籍田。又看正阳门上,气压幽燕。箭楼威武,饱受弓弦。大明门外,府院齐全。分列各部衙署,掌握举国衡权。承天门下,待漏听宣。金凤颁诏,朵云绳牵。徐行金水桥上,曙色微茫日悬。华表矗立,风雨弥坚。雄狮据地,身立毛鬈。更有先皇太庙,殿堂赫然在前。神灵牌位,昭穆相沿。贤臣配享,烝尝经年。但见社稷坛上,气象恢弘万千。细铺五色之土,纵横杂驳相填。中山堂内,祭拜先贤。又过端门午门,轴线直穿。檐起五凤,斗拱鲜妍。重门徐启,眼前豁然。
虽云古香古色,却令人如临其境,如游其城。移步换景,步步生辉。
“永定门外,大运河边。繁忙漕运,往来商船。”亦有经济繁荣之时;“天坛圜丘云起,回音壁墙声传。御路丹陛,百步长延。皇穹宇内,拜谒上天”亦有政通人和之际。“圆顶大殿,受福祈年。太牢柴火燔祭,烟云红光冲天。先农坛上,五谷俨然。神农种作,华夏开篇。帝王亲耕表率,天子下地籍田。”细数历史,热火朝天。“正阳门上,气压幽燕。箭楼威武,饱受弓弦。大明门外,府院齐全。分列各部衙署,掌握举国衡权。承天门下,待漏听宣。金凤颁诏,朵云绳牵。”军政协调,国运隆昌。“徐行金水桥上,曙色微茫日悬。华表矗立,风雨弥坚。雄狮据地,身立毛鬈。”也曾如如日升腾,威严雄踞。“更有先皇太庙,殿堂赫然在前。神灵牌位,昭穆相沿。贤臣配享,烝尝经年。但见社稷坛上,气象恢弘万千。细铺五色之土,纵横杂驳相填。中山堂内,祭拜先贤。”我中华民族,亦曾生生不息,气象万千。“又过端门午门,轴线直穿。檐起五凤,斗拱鲜妍。重门徐启,眼前豁然。”依然移步于中轴线之上,换景以宫廷巍峨之中,不枝不蔓,一线串珠。朱醴老师妙笔令人钦佩。
遥望太和门下,听政久研。朝廷大典,群臣敬虔。鼎炉氤氲升起,熏香奉天回旋。三层玉台之上,金銮巍峨坤乾。髹金御座,九龙交缠。轩辕镜宝,藻井浑圆。楹横木匾,地布金砖。清纯细腻,色泽光鲜。奉天华盖谨身,不觉代序名迁。皇极中极建极,治国理念相连。中和保和之意,国泰民安之缘。
读赋至此,脑子里不仅浮现《西游记》天宫之描写:
里壁厢有几根大柱,柱上缠绕着金鳞耀日赤须龙;又有几座长桥,桥上盘旋着彩羽凌空丹顶凤。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蒙蒙遮斗口。这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宫,乃遣云宫、毗沙宫、五明宫、太阳宫、化乐宫……一宫宫脊吞金稳兽;又有七十二重宝殿,乃朝会殿、凌虚殿、宝光殿、天王殿、灵官殿……一殿殿柱列玉麒麟。
想想吴承恩于想象中营造天宫,可不着边际,想落天外;而朱醴老师则要在写实中,细数皇宫设置,来不得半点虚妄之词。却如此细腻,可亲可佩。
每逢殿试,座满生员。状元揭榜,巨笔如椽。金榜题名心畅,快意科场无骈。乾清坤宁同在,风调雨顺共联。天地交泰,帝王开筵。御花园里,拟汇百川。钦安殿内,赏听杜鹃。万春亭外,蝶舞翩翩。千秋顺意,林间听蝉。神武门上,题额久镌。景山古树,思宗有愆。富览辑芳,畅意三春之景;周赏观妙,安逸九秋之渊。地安门过,街巷市廛。万宁桥畔,落英在肩。恭王府内,诗语花笺。钟楼鼓楼相峙,朝时暮时精专。铜壶滴漏,岁时无偏。
如此金榜题名妙境,美妙祥和园林,细腻传神,声情并茂,真的令人流连忘返了。“状元揭榜,巨笔如椽”都在这里峰巅展示。“乾清坤宁同在”,皇天后土相对,天子后宫和谐,“风调雨顺共联”,就绝不仅仅是说大自然和顺。钦安殿,伫立中轴敬神祇、万春亭制高景山壮风光。神武门取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地安门携手天安,地安、东安、西安,皇城四门,以安乾坤。万宁桥中轴线上第一桥,风光无限;恭王府,清王朝内为首府,盛衰有数。作者如数家珍,络绎不绝。真可谓北京中轴线之方家,北京五十赋的翘楚。
但见曙色月朗,晨曦星残。纪念堂外,万国衣冠。城市风貌已改,轴线隐约仍看。北京原点,玲珑一丸。纪念碑上,浮雕引叹。大会堂里,国是讲坛。登城楼阅兵台,金龙和玺;入国家博物馆,鼎彝簋盘。阅兵方阵,铁骑金鞍。升旗列队,万众围观。不论晨昏风雨,何惧暑热冬寒。
往事千年,转瞬已换了人间。由古及今,笔走龙蛇。寥寥数笔,已沧改桑移。城市风貌已改,轴线隐约仍看。“纪念碑上,浮雕引叹”,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吧?“大会堂里,国是讲坛”,是人民大众当家做主了。”城楼阅兵台,金龙和玺”,大国威严;”国家博物馆,鼎彝簋盘”,正史久远;“阅兵方阵,铁骑金鞍”,血肉长城,威严耸立;“升旗列队,万众围观”,红旗高扬,壮我国威;“不论晨昏风雨,何惧暑热冬寒”,妙语收束,画龙点睛,破壁而飞,马蹄对仗,工整道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伟大的复兴了,晨昏风雨已去,暑热冬寒何惧。
信有浩瀚天宇,苍茫峰峦。璇玑斗转,青史墨翰。路走天枢,出开基之劳劬;脉转地轴,知守业之艰难。地藏龙虎,梧栖凤鸾。存沉浮之代序,起历史之波澜。赖金瓯之永固,祈国泰而民安。
看,我们已步入浩瀚天宇,苍茫峰峦,当珍视璇玑斗转,青史墨翰;清醒地路走天枢,出开基之劳劬;脉转地轴,知守业之艰难。扬地藏龙虎,梧栖凤鸾之优势,团结一心,鉴沉浮之代序,驾历史之波澜。创金瓯之永固,造国泰而民安。
嗟夫北京中轴线赋,真的赋出了辉煌史册之诗,赋出了民富国强之歌。赋出了金瓯之永固,国泰而民安之华章……
余欲熟读《北京中轴线赋》,然后去逛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从那里走进遥远的史册……
(赋依《平水韵》)
注释
十六里数、九千步长:北京中轴线总长公里,约近万步,为世界之最。
周礼、考工记:《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前朝后廷、左祖右社的宫室建筑规范。
蓟城、幽州、燕京:均为北京古名。
金中都、元大都:均为北京早期城垣。
积水潭:即什刹海。
三海:即北海、中海、南海。
丽正门:元代宫城正门。
千步廊:元代时布局,在宫城正南。
灵星门、崇天门:作用类似端门午门。
日晷、嘉量:均为最高级别大殿前仪器。
屋脊瑞兽:一般九个,后来唯一特例为太和殿,为十个。
门称大明、大明殿:元代金銮殿名称。
延春、厚载:元代建筑。
万宁桥、中心阁:均为元代建筑。
燕墩:古代遗迹。
徐达跃马:朱元璋的大将,将元朝逐至漠北。
北平名立:定名北平。
燕王:朱棣,即明成祖。
紫禁城:皇宫对应紫微垣,宫禁森严,故名。
永定门、大运河
天坛圜丘、回音壁、丹陛、皇穹宇、祈年
先农坛、神农:祭祀神农的皇家祠庙。
帝王亲耕,天子籍田:皇帝亲自耕作示范。
正阳门、箭楼、大明门、各部衙署:均为宫廷外南面布局的建筑。
承天门:今天安门。
金凤颁诏,朵云:皇帝诏书由金凤衔在口,下降后官员用云朵状容器接住,誊写后颁行天下。
金水桥、华表、雄狮:均为天安门前设施。
太庙:后作为文化宫。
昭穆:辈分区别。
配享:臣子因功与皇帝牌位一起享受祭祀。
烝尝:春秋季节的祭祀。
社稷坛:象征国土的祭坛。
五色之土:红黄黑白之色。
中山堂:纪念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纪念堂。
端门午门五凤:午门五个亭子,故名。
太和门下,听政久研:即御门听政。
髹金御座,九龙交缠:皇帝宝座。
轩辕镜宝,藻井浑圆:宝座上悬挂的宝珠。
金砖:精工制成,光如镜面。
奉天华盖谨身、皇极中极建极:均为三大殿早期名称。
中和保和:与太和殿相邻的殿宇。
殿试、状元:殿试在保和殿举行。第一名为状元。
乾清坤宁、天地交泰:均为后廷主要建筑。
御花园、钦安殿:在故宫最北面。
万春亭:景山之巅。
神武门:即宣武门,避讳康熙玄烨改名。
景山古树,思宗有愆:崇祯上吊之树。
富览辑芳、周赏观妙:均为景山亭名。
地安门过,街巷市廛:即市区。
万宁桥畔,落英在肩:处于城北。
恭王府内,诗语花笺:俗语“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钟楼鼓楼、铜壶滴漏:古代测时仪器。
纪念堂:毛主席纪念堂。
北京原点,玲珑一丸:北京原点0公里,在正阳门前。
纪念碑上,浮雕:浮雕分别是虎门销烟到横渡长江的历史画面。
大会堂里,国是讲坛:两会召开的场所。
登城楼阅兵台:天安门历来都是阅兵式主席台。
金龙和玺:即双龙戏珠。
国家博物馆:在广场东面。
鼎彝簋盘:均为古代青铜器名称。
阅兵方阵,铁骑金鞍:指阅兵式队伍。
升旗列队,万众围观:每天均有升旗仪式。
金瓯永固:指国家统一,乾隆有金瓯永固金杯。
https://mp.weixin.qq.com/s/LCyAx38KoIsQJcHo-TIf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