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693|评论: 3

[即时新闻] 长篇纪实散文体历史小说 《龙州土司和他的敕修报恩寺》在QQ阅读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8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州土司和他的敕修报恩寺》
   (长篇纪实散文体历史小说)
   袁竹著
第1章
在那遥远而神秘的四川龙州(今绵阳市平武县)之境,岷山与龙门山系犹如两条沉睡的巨龙,它们的身躯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交缠出一幅幅令人心醉的自然奇观。山间沟壑纵横,溪流潺潺,仿佛是天地间最细腻的琴弦,弹奏着古老而悠长的乐章。
在浩瀚的自然界中,那些人类难以企及之地,往往被赋予了高贵与圣洁的象征。它们如同遗世独立的仙境,静静地矗立于天地之间,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以其无尽的创造力,雕琢出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而山峰,便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明珠。
山峰之上,更有山峰,它们层层叠叠,向着不同的方向延伸,仿佛是大地伸出的手指,指向天际,探寻着未知的奥秘。每一座山峰,都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它们形态各异,或峻峭挺拔,或温婉柔美,或雄伟壮观,或秀美多姿。这些山峰,不仅是大地的脊梁,更是自然界的骄傲,它们以独特的姿态,诠释着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在人们的想象中,这些山峰常常被赋予了各种生动的形象。比如,那些形似龟背的山峰,便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龟背山”。龟,在中国文化中,是长寿与吉祥的象征,龟背山因此也被赋予了神秘而吉祥的寓意。同样,那些峰顶如鹤顶般突出的山峰,则被称为“鹤顶山”。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高洁与优雅的化身,鹤顶山因此也显得格外超凡脱俗,引人遐想。
这些象形山峰的存在,不仅丰富了自然界的景观,更激发了人们无限的想象与探索欲。它们让人们意识到,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即使是最微小的细节,也可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美感。因此,当我们仰望这些山峰时,不仅是在欣赏它们的美丽与壮观,更是在感受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体会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唯有大地,才是人和万物的来处与去处;唯有深入大地,才能冲洗尘俗之中越来越沉重的精神和灵魂。
由绵阳经江油去龙州,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悄然铺展在眼前。这条路,紧贴着一座似乎永无止境的巍峨山脉,宛如一条细长的丝带,轻轻缠绕在山体的根部。沿途,河水虽细,却以它独有的坚韧,切割出了一道道深邃而壮丽的沟谷。这些沟谷,如同大地的伤痕,又似自然的杰作,展现着一种震撼人心的美。
山坡上,绿草如茵,巉岩嶙峋,繁树成荫,流水潺潺。村庄与田地错落有致地镶嵌其间,炊烟袅袅升起,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宁静而和谐的田园风光图。然而,这宁静之下,却隐藏着自然界的磅礴力量。
通口河、平通河、清漪江……这些涪江的支流,如同一条条灵动的血脉,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它们从各个山坳间悄悄流出,汇聚在低处的峡谷之中,形成了一股股不可小觑的水流。这些水流,起初温柔细腻,如涓涓细流;继而变得欢快活泼,潺潺作响;再往后,它们汇聚成河,奔腾向前,发出哗哗的声响,甚至在某些地方,因地势险峻,水流激荡,发出轰轰的巨响,震撼人心。
水,在这里展现出了它无尽的魅力与智慧。它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或绕山而行,或越滩而过,或平静如镜,或汹涌澎湃。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以其独有的方式,滋养着这片土地,孕育着生命,同时也教会了我们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路途之中,山体的陡峭与悬崖的垂直,更是让人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之心。龙州之地,果真是生猛、奇崛的代名词。一个人或一群人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就如同蚂蚁之于大象,微尘之于土丘,渺小而又微不足道。然而,正是这样的对比,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与壮丽。
川西之地,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旅人前来探访。这里的山,高耸入云,雄伟壮观;这里的水,清澈见底,灵动多变。古人用“蜀山幽深繁复,鬼神莫测”来形容这里的奇崛与神秘,而李白的《蜀道难》更是将这里的险峻与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去龙州,不仅是在欣赏风景,更是在体验一种生命的态度。让我们带着敬畏之心,继续前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寻找那些属于我们的故事与感动。
被世人称为“平武”的神秘之地龙州,自然的力量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路途不再是简单的路径,而是蜿蜒曲折的探险之路,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尘埃与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上。
山峦叠嶂,宛如一幅幅立体画卷,展现在每一个勇敢踏入这片土地的旅人眼前。山体陡峭,仿佛是大自然用无尽的岁月雕琢出的杰作,每一块岩石都记录着风雨的侵蚀与时间的痕迹。悬崖峭壁,垂直而下,直插云霄,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的伟力与人类的渺小。
行走在这样的路上,无论是独行侠还是结伴而行的队伍,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他们如同蚂蚁在广袤的大地上艰难前行,又如微尘在浩瀚的宇宙中漂泊不定。但正是这份渺小,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勇气。
四顾之间,高耸入云的山峰与雄伟壮丽的景色交相辉映,让人心生敬畏。这里,是古人笔下“蜀山幽深繁复,鬼神莫测”的真实写照。山间的云雾缭绕,时隐时现,如同仙境一般,让人恍若隔世。
正如李白在《蜀道难》中所描绘的那样,这里的道路艰难险阻,仿佛是天崩地裂、壮士牺牲之后才得以开辟。天梯般的石阶,陡峭而险峻,连接着天与地的界限,让人不禁为古人的智慧与勇气所折服。而那些六龙回日的高标、冲波逆折的回川,更是将这片土地的奇崛与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片土地上,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即便是自然界中最敏捷的生灵,也在这片险峻的山川面前望而却步。但这并没有阻止那些心怀梦想、勇于探索的旅人。他们用自己的双脚,一步步丈量着这片土地,用自己的双眼,见证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这片生猛奇崛的龙州之地,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他们或许是为了寻找失落的宝藏,或许是为了追求心灵的自由,或许仅仅是为了体验一次生命的极限。但无论他们的目的如何,这片土地都给予了他们最深刻的记忆与最宝贵的财富。
当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山川,那些勇敢的人站在山顶之上,回望来时的路,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感激与敬畏。他们知道,正是这片生猛奇崛的龙州之地,让他们体验到了生命的真谛与自然的伟大。
在龙州这片被大自然深情拥抱的土地上,生命的确得以展现其最为纯粹与和谐的一面。这里,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喧嚣与纷扰被重峦叠嶂隔绝于外,留下的是一片宁静与恬淡。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一种难得的平衡,既自给自足,又与山水为伴,与草木共呼吸,真正实现了与自然界的深度融合。
海德格尔所提出的“大地上的诗意安居”,在龙州之地得到了生动的诠释。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空间,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宿,一种对生命本质深刻理解和追求的体现。在这片土地上,人们能够放下外界的纷扰,静下心来聆听自然的声音,感受风的轻抚,雨的润泽,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这种体验,无疑是对心灵的一种净化和升华,让人在忙碌与浮躁之外,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
然而,正如有人所言,我们所处的大环境却是一个充满欲望与挑战的世界。人的欲望如同无底洞,永无止境,而世界的文明也因此在不断地嬗变和递进。在这样的背景下,龙州之地所展现出的诗意安居,更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内心的深处,提醒着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应忘记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守护。
对于那些有幸踏入龙州这片净土的人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适合人生活的地方,更是一个让人觉醒、反思和成长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学会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慢下来的勇气,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这种转变,虽然难以量化,但却足以让人在精神上获得巨大的满足和提升。
因此,龙州之地不仅是对少部分人内心的鼓励和安定,更是对所有追求美好生活、渴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们的一种启示和召唤。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追求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同样可以拥有无上的灵性、安静、放松、美好和觉悟。
啊!龙州,神奇的龙州,它的神奇,不仅是一个诗意安居之地,还是一个汉人土司治理的地方。
第2章
时光回溯至600多年前,这是一个未被现代文明触及的净土,龙州的山林地带,宛如一位羞涩的少女,披着翠绿的纱衣,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云雾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轻轻勾勒出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卷。
龙州 ,这座被时光遗忘的珍珠,静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之中,四季更迭间,春有百花争艳,夏有绿荫蔽日,秋来层林尽染,冬至银装素裹,每一季都诉说着不同的故事,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那座隐匿于翠峦深处的一座古寺――报恩寺。
这座古寺,以其独特的楠木结构,在岁月的洗礼下更显庄重与古朴。每当晨曦初照或夕阳西下,漫步于寺内,感受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寺内的柏树、皂角树、桂花树,每一株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故事,它们见证了龙州的变迁。
寺门之外,古木参天,藤蔓缠绕,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每一步踏入,都能感受到一股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庄严。它不言不语,却以一种深沉而温柔的姿态,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秘密与传说。
报恩寺,顾名思义就是以“报恩”为名修建的寺院。以“报恩”为名修建的寺院在南京、沈阳、兰州等地也有,但是,惟有龙州这座才真正是皇帝下旨修筑的报恩寺。
报恩寺静静地躺在龙州城东面的北山脚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茂密的翠柏林中。这里,群山环抱,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座寺院铺设的一道天然屏障,既守护着它的宁静与庄严,又赋予了它无尽的灵秀之气。
报恩寺背倚巍峨的群山,那连绵不绝的山峦如同忠诚的卫士,历经风雨而屹立不倒,为寺院增添了几分坚韧与庄重。而面临涪江,碧波荡漾的江水悠悠流淌,仿佛在低语着千年的故事,为报恩寺平添了几分灵动与柔美。每当晨曦初照或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与寺院内的古木参天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
尽管地处偏远,距离繁华的成都城有305公里之遥,距绵阳市区也有184公里的路程,但报恩寺的魅力却丝毫未减。反而,这份远离尘嚣的宁静,让它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圣地。无论是虔诚的信徒,还是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愿意踏上这段旅程,只为亲眼目睹报恩寺的风采,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报恩情怀。
这座寺院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国明代早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与青海的瞿昙寺、北京的智化寺等齐名,共同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匠心。
这座寺院,是平武土官王玺为感激皇恩浩荡,于明正统五年至十一年(1440~1446年)间倾心建造的。它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王玺对皇恩的深情回馈,以及明代建筑艺术的璀璨结晶。
报恩寺占地广阔,约2.5公顷,寺前是一片开阔的广场,仿佛是为迎接八方来客而特意铺设的。沿中轴线缓缓步入,依次可见山门、天王殿、正殿、万佛阁等主体建筑,它们错落有致,布局严谨,展现出一种庄严而又不失和谐的美感。
步入报恩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八字琉璃墙,色彩斑斓,熠熠生辉,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墙前,台阶层层递进,引领着人们一步步走向神圣。台阶两侧,狻猊威严矗立,它们目光如炬,守护着这片净土,也守护着每一个虔诚的心灵。
穿过琉璃墙,来到寺前广场,一座经幢静静伫立,其上镌刻着古老的经文,随风轻轻摇曳,发出低沉而悠长的回响,仿佛在低语着千年的故事。
第一院落,从山门起始,至天王殿而终。山门巍峨,位于中轴线的前端,是报恩寺的正门,也是通往佛国净土的必经之路。山门两侧,三桥相连,寓意着通往智慧与解脱的三条道路。北侧的钟楼,古朴庄重,重檐歇山顶,灰色琉璃筒瓦覆盖,每当晨钟暮鼓响起,便能洗净尘世的烦恼,唤醒内心的宁静。
天王殿内,佛像庄严,护法天神威武。殿外,近一米高的台基,更显其庄严神圣。而大悲殿与华严藏,则分别位于二进院落的两侧,两者建筑形制相同,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尽显古朴之美。大悲殿内,千手观音立像高达九米,慈悲庄严,两侧协侍侍立,壁塑生动,令人叹为观止。华严藏内,转轮经藏缓缓转动,诵经声不绝于耳,四根金柱上的泥塑蟠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遨游九天。
正殿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覆盖,更显其雄伟壮观。殿内佛像庄严,金碧辉煌,信徒们在此虔诚礼拜,祈求平安与福祉。
御碑亭、南北长廊、万佛阁……报恩寺的每一处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建筑技艺。万佛阁作为中轴线的末端,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两层三重檐歇山式屋顶,更是将报恩寺的建筑之美推向了极致。阁内佛像众多,每一尊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与传说。
报恩寺,这座历经沧桑的古老寺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平武乃至四川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信徒们祈求心灵慰藉的圣地,更是人们领略古代建筑艺术之美的绝佳去处。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也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大雄宝殿,作为寺庙的核心,其庄严与宏伟自不必说,而分设于两侧的大悲阁与华严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神圣。
大悲阁,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无尽的慈悲与救赎。步入阁内,一股淡淡的檀香与金光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心生敬畏。正中央,一尊高达九米的千手观音像巍然屹立,仿佛自远古走来,带着无尽的智慧与慈悲,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土地。
这尊千手观音像,是整根金丝楠木的杰作,匠人的心血与虔诚都凝聚在这细腻的雕刻之中。观音像全身贴金,熠熠生辉,宝冠璀璨夺目,轻纱随风轻舞,赤足踏于仰覆莲花宝座之上,体态柔美而高大,宛如天人下凡,令人心生敬仰。
最为奇特的是观音的一头四面与身后的千手。一头四面,象征着观音菩萨的广大智慧与无边慈悲,能够洞察世间万物,普度众生。而身后的千手,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每只手都雕刻得栩栩如生,圆睁的慧眼仿佛能洞察人心,手中的法器更是种类繁多,日、月、净瓶、宝镜、宝印、数珠、莲花、金刚杵……无一不彰显着观音菩萨解救苦难众生的伟大愿力。
这些手,前后参差,左右环绕,上下交错,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又似一片璀璨的星空,互不遮掩,却又和谐共生。它们悬空排成十五层圆弧,每一层都代表着不同的境界与智慧,引领着信徒们走向心灵的彼岸。
每当晨曦初照或夕阳西下之时,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这尊千手观音像上,更添几分神圣与庄严。信徒们纷纷前来,或顶礼膜拜,或闭目祈愿,希望能在观音菩萨的慈悲庇佑下,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岁月悠悠,大悲阁与千手观音像见证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与信仰之旅。它们不仅是报恩寺的瑰宝,更是无数人心中的精神支柱与信仰灯塔。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力量,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
而寺内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那座位于华严藏正中的转轮经藏,它不仅是佛教信仰的象征,更是古代工匠智慧与艺术的巅峰之作。
转轮经藏,一座由珍贵金丝楠木精心雕琢而成的塔形器,矗立于大殿之中,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历经岁月洗礼,依旧熠熠生辉。它的设计巧妙绝伦,中心竖立着一根粗壮的立轴,如同佛教中的宇宙之轴,连接着天与地,象征着无尽的因果轮回。立轴上下两端,一端巧妙地套入殿梁之中,稳固而庄严;另一端则稳稳立于圆形地坑中央的铸铁砧上,历经风雨,依旧能够平滑自如地左右旋转,仿佛时间的齿轮,在无声中诉说着过往与未来。
转经藏的八角形框架,由横竖交错的木枋通过卯榫结构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既稳固又美观的整体。框架外,覆盖着细腻的木板,每一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打磨,光滑如镜,映射出周围环境的静谧与祥和。框架之上,巧妙地设置了柱子、平座、屋檐、副阶以及精致的栏杆,这些元素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
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嵌造于框架之上的天宫楼阁。这些楼阁虽小,却五脏俱全,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与对美的极致追求。楼阁之间,龙凤盘旋,花草争艳,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跃然眼前,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仙境。
转经藏内,还安置着众多佛像与经典。这些佛像或坐或立,或慈眉善目,或威严庄重,每一尊都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与信仰力量。经典则整齐地排列于架上,等待着有缘人的翻阅与领悟。金丝楠木的材质,不仅赋予了转经藏防腐防蛀的特性,更使其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完整保存,成为了中国为数不多的几处转轮藏中最为精美、最为完整的一座。
每当晨曦初照或夕阳西下之时,报恩寺内便会传来低沉而悠扬的诵经声。僧侣们围绕着转轮经藏缓缓转动立轴,每转一圈都仿佛在祈愿着世间的和平与安宁。而转轮经藏也在这一圈又一圈的转动中,见证着岁月的更迭与佛教信仰的传承。它如同一座时间的灯塔,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引领着他们走向心灵的彼岸。
第3章
报恩寺这座寺庙,以其独特的报恩主题,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大雄宝殿,作为报恩寺的核心,不仅承载着供奉佛祖的重任,更是对皇恩浩荡的深刻致敬。步入殿内,只见三尊大佛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法相庄严,慈悲的目光穿透千年时光,静静地注视着每一个踏入这片神圣土地的生灵。这三尊佛像,分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他们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和平与安宁。
然而,在这庄严与慈悲之中,报恩寺的大雄宝殿还隐藏着一份独特的不同。在殿前的显眼位置,竖立着一座气势恢宏的九龙牌位,上书“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这不仅仅是一块牌位,它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更是报恩寺对皇恩浩荡的深深感激与铭记。
想当年,平武遭遇天灾,百姓苦不堪言。正是在这危难之际,当朝皇帝体恤民情,不仅减免了税赋,还拨款修建寺庙,以祈求上天庇佑,保佑一方平安。这份恩情,如同春日暖阳,温暖了每一个平武人的心田。于是,报恩寺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座供奉佛祖的寺庙,更是一座铭记皇恩、传承感恩之心的圣地。
九龙牌位的设立,正是报恩寺报答皇恩的具体体现。每当晨曦初照或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九龙之上,九条金龙仿佛活了过来,它们盘旋飞舞,气势磅礴,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皇权的威严与神圣。而在这威严与神圣之中,更蕴含着一份深深的感恩之情——感恩皇恩浩荡,让这片土地重获新生;感恩佛祖慈悲,护佑万民安康。
岁月悠悠,报恩寺的大雄宝殿见证了无数的春秋更迭,也承载了无数人的祈愿与梦想。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皇恩的感激与铭记始终如一。每当人们走进这座寺庙,看到那座九龙牌位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段关于感恩与忠诚的传奇故事,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力量。
在报恩寺的深处,大悲殿静静地诉说着一段跨越时空的孝道传奇。殿内,观音菩萨的塑像端庄慈祥,仿佛正用她那无尽的慈悲,凝视着每一个踏入此地的灵魂。而环绕四周的壁画,则缓缓展开了一幅壮丽而感人的画卷,讲述着观音菩萨如何从一位凡尘女子,历经磨难,最终成就神格,成为世人敬仰的慈悲化身。
壁画中,妙庄王的三女妙善,自幼便与众不同,她心向佛门,对世间繁华无动于衷。这份超脱与坚持,在父王妙庄王眼中,却成了不孝的象征,因此她遭受了诸多误解与磨难。但妙善的心中,始终坚守着对父母的敬爱与孝顺,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未曾有丝毫动摇。
岁月流转,当妙庄王身患不治之症,举国上下陷入绝望之际,妙善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她不顾个人安危,以一颗赤子之心,誓要救父于危难之中。在无数次的祈祷与尝试之后,妙善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决定——她要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作为药引,为父王治病。
那一刻,大悲殿内仿佛响起了天籁之音,妙善的孝心与牺牲感动了天地。她的身体在光芒中逐渐变得透明,最终化为一缕纯净的灵光,融入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之中。而妙庄王的病情,也在这一刻奇迹般地好转,他感受到了来自女儿深深的爱与牺牲,心中充满了悔恨与感激。
从此,观音菩萨不仅成为了救苦救难的慈悲化身,更成为了“百善孝为先”的典范。她的故事,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田,提醒着每一个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应忘记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应以实际行动去报答这份深沉而伟大的爱。
在大悲殿内,每一缕香烟的缭绕,每一声钟磬的悠扬,都在诉说着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人们在这里祈求平安、祈求幸福,更在内心深处种下了一颗感恩的种子,誓要将这份孝道精神传承下去,让爱与慈悲的光芒洒满人间。
寺的深处隐藏着一座古老而神圣的转轮藏,它不仅是寺庙的瑰宝,更是佛教智慧的源泉。这座转轮藏,宛如时间的齿轮,缓缓转动间,承载着无尽的佛法与智慧,其核心所藏的,正是浩瀚无垠的大藏经,那是佛教典籍的总集,汇聚了千百年来高僧大德们的智慧结晶。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拂过古老的屋檐,华严寺的僧侣们便开始了他们庄严而神圣的仪式——转动转轮藏。这不仅仅是一项日常的劳作,更是他们心灵的修行,是对佛法的虔诚与敬仰,更是对师恩的深切报答。
随着转轮藏的缓缓转动,僧侣们的身影也随之移动,他们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出了对佛法的坚定信念。在这过程中,他们的心中默念着经文,每一个字都如同清泉般洗涤着心灵的尘埃,让他们的心灵更加纯净,更加接近佛法的真谛。
对于这些僧侣而言,转动转轮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修行,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升华。在每一次的转动中,他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历代高僧的加持与庇佑,能够聆听到佛陀的教诲与慈悲。这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皈依佛门的信念,也更加珍惜这份得来不易的佛法因缘。
而在这份信念与珍惜之中,更蕴含着对师恩的深切报答。他们知道,自己能够踏入佛门,得闻佛法,全靠师长们的悉心教导与无私奉献。因此,在每一次转动转轮藏的过程中,他们都将这份感恩之情融入其中,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深刻含义。
岁月悠悠,转眼间,转轮藏已经转动了无数个春秋。而那些曾经年轻的僧侣们,也已渐渐老去,但他们的心却始终如一,对佛法的虔诚与敬仰从未改变,对师恩的报答之情也愈发深厚。他们知道,只要心中有佛,有师恩,那么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他们都将始终保持着那份最初的纯真与坚定,继续走在修行的道路上,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佛法的真谛与师恩的伟大。
而在这众多故事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那口被后人尊称为“范公井”的古井。
时光回溯至七十多年前,报恩寺刚刚落成,香火初盛,却面临着一个不小的难题——取水不便。寺内僧侣们每日需跋山涉水,前往遥远的溪流边取水,不仅耗时费力,更在炎炎夏日里增添了几分艰辛。
就在这时,一位被命运捉弄却心怀大爱的京官——范公,因政治风波被贬至龙州为吏。范公虽身处逆境,却未忘初心,他深知民间疾苦,更不愿看到报恩寺的僧侣们因取水而受苦。一日,他偶入报恩寺,目睹了僧侣们取水的艰难,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弱者的同情,也是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位。
“我虽不能改变朝堂的风云变幻,但至少能为这些无辜的僧侣做些什么。”范公暗自思量,随即决定用自己的力量为报恩寺解决这一难题。他拿出自己并不宽裕的俸禄,又四处奔走,动员乡亲邻里,共同筹集资金与物资。在众人的帮助下,一支由工匠组成的队伍进驻报恩寺,开始了艰巨的凿井工程。
经过数月的辛勤努力,一口深邃而清澈的井眼终于出现在众人眼前。井水甘甜可口,解决了报恩寺僧侣们的饮水难题。僧侣们望着这口新井,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对范公无私帮助的感激,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自那以后,这口井便被命名为“范公井”,成为了报恩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当僧侣们取水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范公的恩情,饮水思源,常怀感恩之心。他们知道,这口井不仅仅是水的源泉,更是范公高尚品德与无私精神的象征。
岁月如梭,转眼间,范公井已历经沧桑,但那份朋友恩德却如同井中清泉,永不干涸。后人每每提及此事,无不感慨万千,纷纷表示要铭记范公的恩德,将这份友谊与感恩之情传承下去。范公井,也因此成为了龙州古城中一段不朽的佳话,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常怀感恩。
报恩寺巍然矗立,它不仅是一座庙宇,更是龙州人民团结与感恩精神的象征。寺内,一座古朴的石碑静静伫立,碑面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清晰可辨地镌刻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这便是关于报恩寺修建及后续装修的碑铭。
碑铭开篇,以雄浑有力的笔触概述了报恩寺的缘起与兴建过程。它讲述了王玺,一位心怀慈悲、志在造福一方的志士,如何倾尽家财,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报恩寺的主体工程。然而,正当众人以为功德圆满之际,王玺却面临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装修资金告急。他的无私奉献与执着信念,如同一块磁石,深深吸引了龙州上下的目光,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共鸣。
就在这时,薛土司等地方官员挺身而出,他们不仅深感王玺之举的崇高与伟大,更被其精神所感染,毅然决定带头出资续修报恩寺。这一举动,如同春风化雨,迅速在龙州大地上蔓延开来。士绅商贾们纷纷响应,他们或慷慨解囊,或捐资捐物,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共同推动着报恩寺的装修工程顺利进行。
碑铭中,详细记录了每一位出资者的姓名与贡献,他们的名字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了龙州的历史长河。这些名字背后,是龙州社会各界的深厚情谊与共同愿景,是对王玺父子无私奉献的最高赞誉与最深感激。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碑铭所传达的,不仅仅是对修建报恩寺这一具体事件的记载,更是对王玺父子及龙州社会群体感恩之情的深刻诠释。它告诉我们,在龙州这片热土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互助,早已超越了血缘与阶层的界限,成为了一种深入骨髓、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
每当游人至此,驻足碑前,细细品读那些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无不为之动容。它们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感恩、奉献与团结的永恒故事,提醒着每一个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对他人的关爱之情,都应当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与坚守。
确实,报恩寺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与传承,它仿佛是一座无言的丰碑,矗立在龙州古城之中,时刻提醒着人们铭记并报答那些曾经给予我们恩情的人与事。
皇恩浩荡,如春风化雨,滋养着这片土地与人民。在报恩寺的香火缭绕中,也蕴含着对皇恩的感激与敬畏,提醒着后人要忠君爱国,不负皇恩浩荡。
父母恩深似海,重于泰山。报恩寺的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对父母的无限敬仰与感激。它教导着人们要孝敬父母,不忘养育之恩,让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得以传承延续。
师恩难忘,教诲如春风。在报恩寺的殿堂里,也回响着对师长的尊敬与感激。它鼓励着学子们要尊师重道,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和优秀的品德来回报老师的辛勤付出。
朋友恩,情深意长。在报恩寺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它告诉人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朋友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伴侣,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让我们更加坚强与勇敢。因此,我们要珍惜友情,感恩朋友,共同书写人生的华章。
社会恩,广博而深远。报恩寺的修建与存续,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它让人们意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享受着社会给予的各种资源与便利,同时也应该承担起回报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无论是通过慈善捐赠、志愿服务还是其他方式,我们都应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
因此,报恩寺不仅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与传承。它让后人在缅怀与感恩中前行,在铭记与传承中不断成长。在报恩寺的庇佑下,愿我们都能成为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人,共同书写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报恩佳话。
报恩寺,这座镶嵌在四川平武县的文化瑰宝,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生动例证。作为明代早期官式寺庙建筑的珍贵遗存,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了无数学者、游客的目光。
报恩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地理位置与文化背景的双重特殊性。它坐落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却以纯正的汉式建筑风格展现,这种跨文化的融合不仅体现了当时多民族间的和谐共处,也见证了藏传佛教在汉地传播与影响的深远。寺庙内的每一处细节,无论是雕梁画栋的精湛工艺,还是布局严谨的建筑结构,都透露出匠人的智慧与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早期官式建筑的规范与标准。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报恩寺作为多民族文化互相融合的典型代表,其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中融入了藏、汉、羌等多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也为后人研究多民族文化交流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此外,报恩寺还是多民族边远地区特殊政治制度的重要历史见证。在明代,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与管理,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治制度与措施。报恩寺的修建与存续,正是这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见证了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地区的重视与扶持,也反映了当地民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与接纳。
岁月悠悠,报恩寺依旧静静地矗立在北山脚下,涪江之畔。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份知恩图报的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激励后人前行的力量。
报恩寺不仅是一座寺庙,更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关于感恩、传承与奉献的永恒传说。在这里,每一滴水都蕴含着深沉的感恩之情,每一缕风都轻轻诉说着那段不朽的故事。




   长篇纪实散文体历史小说 《龙州土司和他的敕修报恩寺》在QQ阅读观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7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1-30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袁老师:你好!       你的大作我已认真的读了两遍,写得很好,很认真!坚持练手、习功可够上品文章。如作招商引资之用就还得另论了!

       我们有一构思项目《轩辕文化古镇旅游景区》,用地规划2平方公里,已经国务院调规成功。但是,自2016年至今未引资成功,究其原因是宣传度不到位?不知袁老师能否帮到我们?谢谢 !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政府东路62号     联系人:陈朝俊     联系电话:13982938767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