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01|评论: 5

[原创] 人之两重性时刻警惕人们自我反省

[复制链接]

人之两重性时刻警惕人们自我反省克己复礼
https://mp.weixin.qq.com/s/VzbUsD5THNBjEWknWtG5-w
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选择:
          动物性是先天的,人性是社会生活实践特别是自食其力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互助合作友爱的产物,必须遵守公共场所行为规范(道德+法律)。放纵所谓天性,无异于养虎为患。
        对于人类而言,自然属性恶性膨胀必铤而走险,采取动物生存方式,“残杀掠夺寄生”产生假恶丑,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相互排斥即是兽性,导致恶性竞争血腥战争环境污染互相残害走向毁灭。
        自然属性控制在维护公序良俗的德治和法治范围,促成人们发展生产分工合作劳动互助,“劳动生存方式”产生真善美,人们扶弱济困团结友爱即是人性,是保持和平伸张正义人类解放自由幸福长治久安唯一途径。
         人类的劳动生产可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使人摆脱了掠夺残杀寄生的动物生存方式,在劳动生产中分工合作互助友爱,产生真善美的精神文明。
        在道德和法治失控空间,人类也会因私欲膨胀而采取动物生存方式,出现残杀掠夺寄生的犯罪,损害他人和社会。但随着生产力发展,道德和法治的完善,人类总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真善美的日渐强势和假恶丑的消弭。
        任何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即动物本能,如果恶性膨胀则如同野兽。
        自然属性约束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范围,通过社会分工合作自食其力创造物质财富。因为互助合作产生团结互助友爱,形成仁义礼智信行为规范,这就是人性。
        兽性与人性,在人生价值观不稳定时期,往往会相互博弈此消彼长,所以又叫思想打架。正确与错误,人性与兽性,往往在特定环境一念之差的选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永远的不犯错误的圣贤。因而,“吾日三省吾身”,批评和自我批评,每个人都不可缺少。
mmexportfe4dbf7935e7a9727bdccb4f3616e8c8_1728383021731.jpeg
mmexport1727941262671.jpg
mmexport1728371410649.jpg
IMG_20241019_182134.jpg
Image_1722559383994.jpg
IMG_20240914_085644.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4-10-20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09:1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克己复礼的古为今用:加强自律更要加强他律
------思想改造探微
   中石化江苏石油教育基地 张俊杰
源:http://www.kjfpw.cn/bbs/viewthread.php?tid=34060&extra=
*      【按语】人的行为由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所决定,主观意识来自于教育和环境经历,避免犯错误的主观意识可产生自律。避免犯错误的客观环境可产生他律,法律、舆论(媒体)、民众监督(普选、弹劾、检举)完善和顺畅,是防止掌握公权力犯错误的客观环境。
        人的欲望没有止境,防止和减少利用公权力犯错误,高薪养廉是没有根据的。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这样的贤者古今都有,如圣贤能够慎独者时下很少,只能从加强人文教育与宪政和法制完善着手。
摘要: 反腐倡廉是长期的任务,必须建立在人民群众监督制约下的法制基础上,从青少年劳动教育抓起,培养劳动人民感情和劳工神圣的观念,经常开展党内外批评和自我批评,时时自我警觉和铲除动物生存方式存在空间,不断克制私欲的膨胀,才是有效防止和清除腐败的有效途径。

*     老一辈革命家说:活到老,改造到老。这些年很少听到了,也许是斗怕了,希望松一松弦。这一松不得了,金钱挂帅,沉渣泛起,不正之风刮起来了。于是人们反思,人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改造,还要改造到老?
      学了社会发展简史,应该知道,类人猿为了生存通过劳动生产逐步进化为类猿人,这是一个质的转变,是动物和人的分水岭,是人类历史的起点。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劳动生产是人类生存的方式,是创造和发展人类得跟备力量。人类语言、意识的产生,人类社会的联系,团结互助协作,一切真善美社会属性的形成和发展,无不来源于生产劳动。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属性,即人性。而动物则不然,无论它多么高级,总是不会劳动生产,只能依赖环境和本能,或残杀、或掠夺、或寄生,只有索取没有创造,这是动物生存方式。动物在生存竞争中,因为索取的对象是有限的,必然以损害同类达到满足自己的目的,这就要产生在人类看来是“假、恶、丑” 的东西,即动物性,也叫做兽性。
      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04页)人类的产生是对动物的批判和继承,劳动批判了动物生存方式而产生社会凝聚力,这是社会属性,批判的基础是继承,类人猿和类猿人的基本生理构成相似,这是自然属性。动物也有群体和信号,只是出于本能的乌合之众,谈不上社会属性。而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这就有了向善和向恶的两种可能。
      原始部落内部人性已经产生了凝聚力,而部落之间残酷厮杀,人吃人现象司空见惯。当生产力发展到有了剩余劳动产品,在生存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于是产生了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产品的客观条件,从而诱发动物生存方式的出现。只有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物质生活资料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生存需求普遍得到满足的同时文化和思想水平极大地提高了,产生假、恶、丑的动物生存方式才会自然消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理想境界已经在全世界实现。由此可见,在整个阶级社会历史阶段,社会上剥削和反剥削的斗争,每个人劳动生存方式和动物生存方式的选择,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交替出现,就成为经常和必然的社会现象。
      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也无论工人农民还是将军士兵,都由于观念和环境的变化而做出不同的选择。观念产生于实践中对客观世界(包括自身的认识)。终身坚持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并以劳动为乐,确立了劳动关荣、劳工神圣的观念,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必然会选择劳动生存方式,愿意为劳动付出汗水和心血,不断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真善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所以,马克思主义向来强调劳动教育,列宁提倡星期六义务劳动,我党制定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然而,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产别尚未消失,劳动尚未成为人类生活第一需要的历史阶段,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总是艰辛的,或者艰辛的劳动仍不能满足个人的需求,于是总有人千方百计或长或短地采取动物生存方式,必然公开或隐蔽地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
      大写的人是高尚的,令人信服和敬仰;他们也需要物质生活资料,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依靠的是勤劳致富;他们创造奉献的多,消耗索取的少,严守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的原则,而以造福人类为最高理想。也有一些叫做衣冠禽兽的,戴着礼帽穿着时装,却干着不可告人的勾当,被人骂成猪狗不如。这些人总是以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方式(即动物生存方式),来实现个人(或集团)生存或奢望的需求,是人性在特殊环境中发生的恶性转变。这种转变一般是渐进的,也可以是突发的,所谓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因为生存方式的选择,非此即彼,随着观念和环境的变化而转移,不可能一劳永逸。糖弹击中的战士,晚年失节的老革命,不少人后悔在一念之差。
       人的生存方式既有连续性,又有可变性,当与生存方式相适应的意识产生、明确和形成了体系,就构成了人生观;人生观加强了生存方式的稳定性,所以说人生观(世界观的核心)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青少年是人生观逐渐形成的时期,极其容易发生生存方式的转变,因而加强劳动锻炼和政治思想教育十分紧迫。及时正确的人生观已经确立,随着客观环境(物质和精神)的变化,人生观也会发展、重组甚至变异,在特定条件下还会出现与人生观相背离的选择。
      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任何人都要对自己一分为二,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常摆在我们面前的,总有两种选择:劳动和创造使人性日益焕发美丽的光彩,而动物生存方式则使人陷入兽性的泥淖。我们应该经常提醒自己,毛泽东同志曾经告诫我们:“要夹着尾巴做人”。这尾巴,是人的自然属性,如果个人私欲没有节制,或者得意忘形、为所欲为,不择手段要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尾巴就会翘起来被人抓住,剥除堂皇的衣冠就显露出禽兽的原形。
     人类的进化,正是在劳动生产实践中,日益发展和完美的人性,不断遏制和战胜渐趋没落的兽性的过程。从总的方面来讲,这是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客观规律,是历史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虽然局部和暂时会出现某种曲折甚至倒退,但任何邪恶势力都无法改变这个规律,GCD人永远是清醒的乐观主义者。我们同时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在整个漫长的私有制存在的历史时期,人的自然属性随时有可能诱发而产生兽性。我们必须不断遏制和战胜兽性,也就是“摆脱兽性”,不断清除动物性生存方式萌发的空间。这就是五十年代就提倡的“思想改造”,在劳动生产实践中,我当有效地实施思想改造工程,曾经把战犯改造成为劳动者,把皇帝改造成为公民。
      所谓“思想改造”,一方面要“摆脱兽性”,一方面要发展人性。这就要在劳动生产实践中,不断构建与劳动生存方式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认识到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创造了人类本身,劳动人民是我们的父母。有了这种观念,有了这种立场,才能产生“摆脱兽性”的力量和勇气。离开了劳动生产,离开了劳动人民,“思想改造”就无从谈起。
     有了深厚的劳动人民感情,就有了战胜兽性的主观能动性。从劳动人民立场出发,雷锋同志才会给自己提出“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的人生要求,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然而,感情只是初级的认识,理性才是认识的升华;判断认识和行为的正确与否,不能跟着感觉走,而要到实践中去检验,到群众中去鉴别。我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正是我们加强思想改造廉洁自律的法宝。
     江泽民同志号召我们要“将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首先是讲学习,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不能自发产生的,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可能在人们实践活动中自发地产生出来;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立,是我们进行思想改造的标准和武器,是GCD人行动的指导思想。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联系思想、联系工作、联系生活,用以指导我们在社会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
      讲政治,要讲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讲政治就要讲现代化建设,讲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党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讲政治,就要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我们的方针和政策要让群众知道,我们的言论和行动要向人民群众负责;道德和法制的基石是群众监督,离开了群众监督必然产生腐败。GCD人自觉坚持思想改造,就要勇于接受群众监督。我们的政策要向群众公开,我们的工作要向群众报告,我们的言行要请群众评议,我们的经济收支要定期接受审计。群众监督,是防止腐败的抗菌素,是清除邪恶的照妖镜,是思想改造的催化剂。群众的眼睛看得清,群众的心中有杆秤。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行动的指南针。
     讲正气,正者直也,求真理明是非的舆论氛围就是正直之气。正气不足则邪气有余,信念动摇、思想混乱,则势必是非混淆、黑白颠倒,好人受气、恶人当道,社会不公将导致暴力和动乱。正气上升,邪不可干。讲正气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GCD人一身正气,无私无畏,刚直不阿,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我党新陈代谢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动力。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同志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协作方式,是党的组织朝气蓬勃、生命力旺盛的标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两面镜子,既着前面又照后面,既照别人又照自己,促使个人不断完善自身适应组织发展需要,是实施思想改造的有效途径。只有坚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我们才能不断吸收养料和新鲜空气,清除污垢和病毒,永远保持机体的健康和青春的活力。
    思想改造非自今日始,曾参说:“五日三省吾身”,孔子号召弟子们“克己复礼”。自“省”,就是自我检查、自我批评。“克己”,就是克制私欲的膨胀,克服邪念的萌发。质言之,就是克服动物生存方式所产生的兽性。如果抛弃奴隶主阶级的礼,代之以共产主义思想的礼,这句话完全可以古为今用,成为思想改造的座右铭。中华民族被黑格尔成为“没有自我的民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至今仍然在反对“克己”。然而,世界文明古国先后消失,唯有中华民族垂五千年历史而不衰者,“天下为公”的民族精神,正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凝聚力。
      六十年代总结腐败分子蜕化变质的过程,形象生动地概括为:懒、馋、贪、占、变。用两种生存方式的理论可以解释如下:懒,不愿意付出艰苦劳动的代价,是个人经历主客观相互作用形成比较稳定的观念,是动物生存方式产生的思想基础;馋,人的自然属性产生的物质需求,现实条件许可的生理需要属于正常范围,生理需要的过分追求是诱发动物生存方式的因素;贪,懒(主观)和馋(客观)的结合,激发不择手段追求满足物质需求的强烈欲望,是动物生存方式产生的动因;占,在社会环境失控的空间,贪婪的欲望通过动物生存方式(残杀、掠夺、寄生),损害他人和社会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变,动物生存方式的实施,必然遏制和泯灭人性而产生兽性,道貌岸然的人变成了衣冠禽兽。
      反腐倡廉,要靠群众的监督和法制的健全,铲除动物生存方式可能产生的空间;还要靠艰苦劳动的锻炼和教育,培养劳动人民的情感,树立劳动光荣、劳工神圣的观念,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个人的荣辱厉害与祖国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联系起来,不断克制和战胜可能萌发导致罪恶的贪婪欲望。这就是科技,这就是思想改造,或者叫做狠斗“私”字一闪念,或者叫做思想打架,总之是公战胜私,正气战胜邪恶。
     八十年代中期有人提倡高消费,说是要刺激社会生产发展。于是用过即弃的商品应用而生,豪华轿车、总统套间、贵族学校独领风骚,炫耀金钱灯红酒绿物欲横流。与其说是高消费,不如说是高浪费;与其说是刺激社会生产,不如说是刺激社会犯罪。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一方面,国情所决定的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又盲目追求发达国家高消费水平,这不是扩大社会矛盾吗?劳动生存方式既然不能满足狂热追求高消费的发烧友,病态的发烧友只有铤而走险,采用罪恶的动物生存方式(残杀、掠夺、寄生)去满足恶性膨胀的需要。何况许多低消费与大款高消费的强烈反差,只会挫伤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不公平社会群众心理,攀比和不满情绪又造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还有人从国外搬来了“高薪养廉”的理论,似乎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高尚是成正比的。然而,高薪养廉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那些实行高薪养廉的ZF,在法律失控的空间,用丰富的物质滋养着贪得无厌的蛀虫。贪婪不只是生理的需求,更是观念的恶性肿瘤,它的侵害和扩张是没有止境的。英国的纳税人认为:你要从政,你想拥有权力,那么在经济上你必须做出重大牺牲;如果你想发财,则请远离政坛。这是一种朴素而又行之有效的信念,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遏制萌发贪欲。
     方志敏在战火中的清贫多么高尚,孔繁森救助孤儿的一腔热血令人崇敬。吴仁宝是华西村共同富裕的带头人,论资格论贡献谁也比不过他,但他每年百万元承包奖分文不取,工资只拿中等收入水平,新建住宅楼总是先分给村民。吴仁宝说:“不做个人百万富翁,要做集体亿万富翁”。这句GCD员的名言,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成为社会主义小康村的座右铭。工厂单元绝不是苦行僧,共产主义就是最美好幸福的理想社会,我们应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改善生活。但是,GCD人必须是集体主义者,心中要有群众,要有祖国,要有全人类,我们必须遵循“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信条。
     “清心”才能“寡欲”,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克制贪欲“摆脱兽性”。然而,“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克制贪欲“摆脱兽性”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还是“要夹着尾巴做人”,活到老改造到老,避免“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1995年8月与邵仙河畔撰稿

发表于 2024-11-30 12:5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必革命先烈们看到现在的中国肯定是又喜又气吧,喜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生气是因为贪g遍地@鱼雷668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09:4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人的两重性及人性产生的分析
*
问:您怎么看待人性中恶的部分?
何怀宏:从整个人类来说,人类的善稍稍超过人类的恶,但性善论不是让我们陶醉的,只是让我们有信心。
何怀宏1954生,北大哲学系博导,多翻译伦理学著作,《良心论》书评对传统哲学有突破。
从上面回答看,世界伦理学,还处于孟子“性善”论水平,还是先验的猜测的认识。
然而,用劳动生存方式和动物生存方式,来做历史的客观的分析,就会产生全新的认知和说明。由此,可以判定,《人之两重性初探》研究的定位,两种生存方式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关于人性问题的分析:
那么,按照《人之两重性初探》的基本观点,怎样回答同一问题呢?
其一,问题提出“人性中恶的部分”,是不符合中国人的普遍理念的,比如俗话指斥某种血腥残暴行径“没有人性”,称赞某种人道和博爱行为则用“人性的光辉”。
所以,人性在中文语汇中是一个褒义词,因而不能说还有“人性中恶的部分”。也就是说,人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饮食男女)以健康不损人为限,社会属性决定于生存方式的选择。
从类人猿开始原始劳动的合作,到逐步分工逐渐细密形成互助友爱团结的劳动生产方式产生了人类特有的本质属性即“人性(真善美),人类终于从动物中分离出来,进化成为摆脱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人类”,伴随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先后产生了维护社会秩序(弘扬真善美)的行为规范:社会道德和法治;
然而与此同时,在道德和法治失控的空间,人的自然属性(动物性)恶性膨胀而不能满足时,会采取”动物生存方式(残杀掠夺寄生)损害他人和社会行为即产生假恶丑,人们把这种违背道德和法治的严重错误行为,指斥为“没有人性”,对罪恶巨大的骂作是“衣冠禽兽”。
所以,人之两重性,主要是指劳动生产方式产生的美丽的人性,动物生产方式产生的丑恶的动物性(兽性)。因此,不能说“人性中恶的部分”,只能说人的社会属性,由于特定环境选择生存方式的不同,会出现相互对立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由于生存方式的反复进行,加之家庭和社会的教化和影响,生存习惯和理念的稳定性就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世界观的形成又往往加固了生存方式的稳定性。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中国古代孟子所说“人性本善”,荀子所谓“人性本恶”,都是主观的猜想是没有客观的依据,人生而是一个不能独立生存的动物,当然就不存在善恶。善恶只能是人类社会,不同生存方式的产物,不可能是先天具有的属性。
所以,依据猜测判断“人类的善稍稍超过人类的恶”,就无从谈起了,更不要说还有什么“陶醉”和“信心”了。
IMG_20241005_075730.jpg
eaf81a4c510fd9f98419a2cd14cbdc252934a479@f_auto.jpeg
mmexporte82d30e2bbeb24b0f858b1ec265146fd_1731930292190.jpeg
1730884908209.jpeg
mmexport173243924846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1 10:4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人性的讨论及误区

[赵汀阳]爱子女是生物上的必然,爱父母是不正常的。古代人说的那些高大上,从古至今都是稀缺品。人性从古至今,没有变化。
[秦巴雁]人性是什么?为什么人性没有进化?动物只有父母爱儿女,没有儿女爱父母?这种判断,有何根据?
  饲养员与老虎,相互没有依恋的情绪吗?动物养育后代,相互没有依恋的情绪吗?应该做些调查,说话要有依据。
[lvzhou]这位博主的观念显然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他把人与动物等同起来进行同比,得出子女爱父母是不正常的结论,与孔孟仁爱和宗教博爱的价值观是相悖的。从此人言论看出他是土匪流氓之类!
[秦巴雁]此人胡说八道,不仅把人与动物类比,而且把人看得不如动物,真是衣冠禽兽,令人愤慨!
[lvzhou]人是有灵魂,知善恶,有悲悯之心,羞涩之心,是非之心,动物没有。就如你所说人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两大特征,动物只有自然性。人能思考,有思维性,艺术性,上进心,开拓,发明创造,人有理智,逻辑,哲学,文化,道德约束,动物没有这些。
[秦巴雁] 我在文革看到瞿秋白《多余的话》,谈到“两重人格”,联想社会上的“思想打架”,动物生存斗争,于是提出“劳动生存方式”和“动物生存方式”。
  通过诸多社会现象分析,得出劳动生产过程需要分工合作,相互之间“互助协作友爱”产生“真善美”即是人性。
  反之,人的自然属性恶性膨胀,必然铤而走险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残杀掠夺寄生”)产生“假恶丑”即是“兽性”。
  人性与兽性,在同一时段冰炭不可同器,长相博弈此消彼长。伴随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真善美”对“假恶丑”必然日趋强势。

人性的二元性:为什么每个人都有双重本性
https://mr.baidu.com/r/1v10md9Uuwo?f=cp&u=b154c67cdb6d72c1
  从生物学分类看,人类属于最高级动物。然而 ,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类明显区别于动物。前者是从客观事实出发,分析人类的自然属性。后者则是发展的历史的客观认知,分析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因,亦即人类的社会属性。
  只有这样,从事实和现象入手,客观的发展的观点,才可能比较客观和全面地了解人性与动物性的异同,了解人的社会属性的两重性,了解人性与兽性长相博弈此消彼长的过程,逐步深入认识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不从客观事实和现象出发,不从动态的人类社会历史的问题研究着手,凭空的联想和理论的设计,必然隔山打炮无的放矢,空谈一阵固步自封,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片面的主观揣测的漩涡不能自拔。

人之两重性的观点

A.人之两重性,主要是指劳动生存方式产生的美丽的人性,动物生存方式产生的丑恶的动物性(兽性)。
因此,不能说“人性中恶的部分”,只能说人的社会属性,由于特定环境选择生存方式的不同,会出现相互对立的“真善美”和“假恶丑”。https://bbs.hsw.cn/m/read-htm-tid-20498828.html

B.人性的本质既在现存的实然中,又存在于超越现存的应然中。实然与应然的两重性,是人性的基本属性。https://bbs.hsw.cn/m/read-htm-tid-20511308.html
mmexport1734331845283.jpg
mmexport1734331852798.jpg
mmexport1733010643499.jpg
mmexport1734052842924.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