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官员跳窗逃跑事件,谈谈基层官场舆论生态的复杂性
燕志华
近日,一个官员跳窗逃跑的新闻,引发了较大关注。西安一网民发布视频称,该市曲江新区规划局一负责人在接待群众来访时,因回答不上问题偷偷从厕所窗户逃离。
该局工作人员称,视频中出现的副局长,从九点多到下午一点多一直在接待市民的信访,市民始终不让其离开,后来无奈之下从窗户“离开”。
这虽然是一个新闻事件,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层次的巨大变化。
一、这个新闻背后是个巨大的社会变化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里,官员和权力总是牢牢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百姓处于被压迫的状态。经常出现的是贫苦百姓为了避官而逃跑,比如杜甫《石壕吏》描写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的场景。
在新中国成立后,百姓地位提高了,但是官员和权力在社会上的主导地位依然没变。实际上正是这种权力强、百姓弱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舆情的爆发,百姓通过网络舆情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以及对于不平现象的抨击。
所以,当今天反常地出现了官员为了逃避百姓而逃跑的场景的时候,背后必然是有一个社会机制作为背景的。很简单地说,那就是中央对于官员群体问责力度的加大,对于权力监督力度的加大,以及网络舆情倒逼力量的加大。种种力量综合起来,限制了权力的任性,从而使得官员群体渐渐成为一个受到约束的角色。
从长远来看,限制权力、让官员感到“官难当”“事难做”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的。如果手握大权,还能万事如意、顺风顺水,那肯定是社会的公平机制出了问题,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作为施政对象的百姓,遭遇事难办、脸难看。而且,权力受到掣肘、官员做事难度增加,也有利于社会各方进行预期管理,这将推动社会人才向体制外发展,而不再盯着体制内的一亩三分地,从而真正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否则,优秀的人才必然以进入体制内、寻求做官当做最大的目标追求,这无异于是一种倒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对领导干部,要求就是要严一些”。
降低社会对于进入体制以及当官的收益预期,这是有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二、舆论批评官员背后有个认识的“盲区”
就以此次官员跳窗逃跑事件来说,产生的后果,就是舆论压力进一步增大。官员本来就是一个敏感的字眼,再加上这个“跳窗”“逃跑”等负面色彩词汇的关联,舆论普遍地批评官员的不作为和逃避行为。地方也承受了较大的舆情压力。
批评官员,近年来也渐渐获得了某种舆论的正当性。一方面因为现实生活中,少数贪腐和不作为的官员影响了官员群体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人们渐渐将批评官员和舆论监督、监督公权力划上了等号。这使得舆论场里的官员,常常处于一个站在舆论和民意对面的尴尬境地,处于道义的下风口,即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掌握了权力,但是在舆论上,常常沦为一个被压制的角色。这其实也是符合网络舆情的规律的,官员一直都是“网络黑五类”之一,在网络上的形象较为灰色。一旦上网,总是被围观和吐槽。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官员群体在承受了社会批评压力的同时,也失去了对外表达的可能性和正当性。从各种信息的平台看,几乎没有可供官员谈论自己真实想法和真情实感的地方。他们无处诉说,而且即便他们说出了真实的想法,可以想象会受到无数的指责,认为他们已经大权在握,还要诉苦,就有点“凡尔赛”,或者虚伪了。比如在央视舆论监督安徽全椒县的案例中,两位地方官员说的可谓是真情实感,结果反倒遭遇了舆情舆论的反弹。
就是说,手握行政大权的官员群体,反倒经常性地失去了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当网民和舆论集体性地、一边倒地指责某些官员的时候,官员就此陷入了沉默。他们的所思所想,没有人听到,也没有人想听。当然,舆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来自社会的声音,是相对于官员和权力来说对立面的声音,但是如果能更多考虑到多方的声音,或许社会会变得更为理性。
今天,无论是媒体、还是网民,或者作为监督者的上级部门,在面对官员群体的时候,一直都是将他们当做一个陌生的“他者”对待的,当做一个对立的、沉默的、不需要被理解的、只需要接受批评的对象来看待的。
却很少有人考虑到,中国的官员群体作为过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里走上领导岗位的人群,是中国最聪明、最优秀、也最勤奋的群体之一。即便其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贪腐分子,或者一些地方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但是不能否认这个群体在很多方面的突出表现。如果忽视他们的真实想法,舆论里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起码社会思考是不完整的,社会舆论的“缺席审判”,本身也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
作为中国发展的社会实践的发起者、实施者,官员群体的声音,反倒是需要社会好好听听的东西。其中包含的经验和教训,启示和智慧,都是来自社会实践一线的东西,具有高度集中的含金量。但是当下的社会,不允许他们发出声音。舆论的话语权,掌握在了媒体和自媒体手中,他们倾向于将官员当做对立面,希望“压着打”。
最令人担忧的是,官员群体在被迫沉默的时候,为了追求自保和安全,还会制造出一系列的形式主义来保护自己。实际上,以官员为主体的官僚集团和社会的博弈,其过程和结果,从来都是影响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的。如果形式主义过多,那表明社会和官僚集团之间,缺乏一个更好的打交道的模式。官僚集团打造的形式主义,对于体制、对于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冗余资产,会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和发展羁绊。这在下一段里再谈。
舆论关注不到官员群体的这种沉默,可以看做是一个“认识盲区”。
三、需要单独拎出来的社会现象:聪明的形式主义
如果不能听到官员群体的真实心声,只听到他们的工作汇报、电视访谈等官样文章、官方表态,社会会失去很多汲取发展智慧的机会。很多在公开场合的文字和表态,仅仅是公共言辞,如果社会满足于此,将会导致一种表里两张皮的现象,甚至导致形式主义的大行其道。
就以上面这个逃跑官员来说,公开场合的说话构成了他的表面现象,但是逃跑本身,却是他的真实面貌。我们需要更深一步地了解,他为何要逃跑?为何宁愿被骂也要逃跑?如果不能追问到这一步,仅仅满足于舆论的抨击、民愤的宣泄,那是肤浅的,本身就是形式主义的。
尤其需要看到的是,如果整个社会只是将官员群体当做一个巨大的僵硬的权力共同体来看待,而没有将他们当做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来看待——而且是处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浸淫政治生活导致人生感悟更为复杂、情感体验更为深刻、利益选择更为精准的个体——只给他们压力和考核,没有理解和安抚,那么他们除了抑郁之外,还会制造出最为精致的形式主义,来糊弄整个工作和整个社会。
近年来已成严重社会问题的形式主义从何而来?常常是因为在重重考核压力之下,基层完不成任务,上级又催着要成果,然后由一大批体制内的聪明人搞出来的数字“大皮球”,看着光滑可鉴、八面玲珑,放到哪个框里都能贴合得很好,只要不炸,总能给人饱腹感和贴切感。这样的形式主义,上下满意,皆大欢喜,但是它的实质,是空心的。
如果我们忽视了聪明人应对压力的智慧,那么整个社会会吃大亏。因为聪明人会以极端聪明的形式主义来糊弄社会,甚至将全部的聪明用于生产形式主义,从而导致社会发展出现问题。
如果组织不能以人性化的、科学理性的手段管理聪明人,社会大众不能以更具智慧的眼光来看待聪明人,而仅仅满足于监督、考核和问责,那反倒会导致严重的形式主义。
所以说,今天我们在批评很多形式主义的时候,要想到它们大多数都是“聪明的形式主义”,常常是作为不合理的考核指标的后果而出现的。要防范“聪明的形式主义”,更要反思它的产生的根源。
就以这个逃跑的官员来说,他反倒显得简单淳朴了。因为他是以正常人的正常反应来应对迫在眉睫的难题的。如果碰到一个形式主义高手,设计了一个形式主义方式来糊弄百姓,问题没有解决,百姓也无计可施,还找不到具体的把柄,他也安然无恙,问题也暴露不出来,那社会关注不到这样一个话题,那舆论又该作何评价?
四、官员跳窗逃跑的背后根源是什么?
所以说,我们不能停留在对于逃跑官员的舆论抨击和个体问责上,还需要进行更深层地追问:问题是如何发生的?
批评从来都是最容易的,大手一挥,鼓动口舌,再摇动如椽巨笔,轰轰烈烈的批评就发生了,但是无事无补,我们需要进一步剖析这个逃跑官员事件的根源。
从投诉的网民的说法看,是他的房子处于拆迁的范围之内,后来因为拆迁政策发生变化,导致他的权益受损,由此他来找这个副局长要个说法,但是一个副局长面对这种利益严重冲突的局面,左支右绌,他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一方面,他无力给与网民一个承诺,也无力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激化矛盾,不愿意得罪网民。他处于城市发展的推土机和弱势群体中间,进退维谷,进退两难,既无力阻挡推土机,也无力保护或者协调弱者的利益,他其实是无计可施的。
正好有个厕所的窗口在那里,他只能利用一个机会从那里跳窗逃跑了。虽然这样做不体面,他受到了嘲笑,但是起码他逃脱了一个让他捉襟见肘的危机场景,防止危机愈演愈烈。
但是问题在于,事情被曝光了,成为舆论声讨的对象,那么上级就可能启动调查,乃至给他一个问责。如果舆论持续,他或许不得不成为牺牲品。这是出乎他的预料之外的事情,但是有多少人能理解这样一个基层官员的无奈?
如果政策的层面就是与民争利的,你让一个基层官员如何去协调、去说服?所以说,从这个跳窗的官员的新闻里,我看到的是舆情生态里的无奈众生相之一。
重要的是,经历此事之后,这位官员以及他的同僚们,会从中获得教训,就是要设计一系列的精致话术、圆满方式来应对出现类似的窘迫场景,防止类似事件的重演,那必然是制造出新的形式主义。既能把场面糊弄过去,防止矛盾激化,又解决不了问题,比如,把问题向后拖一拖,向其它部门推一推,或者干脆甩锅。百姓即便内心不满,也找不到把柄。即便矛盾堆积如山了,但是管不了这么多了。只要能够摆脱纠缠,哪管身后洪水滔天?总之,千万不能把自己弄到尴尬到跳厕所窗户逃跑,乃至脱不开身的地步去。
聪明的形式主义如同在沙漠里建立的一个金碧辉煌的大型宫殿,人们在里面谈笑风生,却彼此心怀鬼胎。人们知道在大漠的沙子之上建造大型宫殿是不可能的,是根基不稳的,人们也怀疑宫殿是牛皮做的,一阵强风就能吹破,但是架不住它提供了一个逃避考核压力、获得片刻舒适的可能性,因此形式主义总是深获人心,游刃有余,有了扎根的现实性。
当下的一些舆情事件,一旦引爆,就以问责干部来平息事件、安抚网民,虽然大快人心,但是背后的合理性是值得商榷的。
我们以上述这个跳窗逃跑事件为例,如果透过舆论批评的迷雾来剖析一下,会发现很多时候舆情的爆发是必然的,因为很多矛盾的出现是必然的,是地方政策或者施政方向出了问题,基层干部处于重压之下,常常成为舆情引爆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