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联
丹景山
丹景山山门联
水如碧玉山如黛;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明代薛蕙《江南曲》、唐代李白《清平调》诗句集联
丹景山山门联
丹青难下笔;
造化独留功。
——传为宋徽宗赵佶题书
丹景山鸭绿桥联
鸭绿桥头歌绿水;
牡丹坪上眺丹霞。
——明代杨慎诗句集联
拟丹景山联四副
是东土灵山,地接龙门开鹿苑;
实西川胜境,天私象教领莺花。
——郭定乾撰
万仞峰头,听狮吼一声,鹿顶牛心皆响应;
数重花外,看龙回七节,木鱼水兽尽皈依。
(丹景山四维有狮子山、白鹿山、牛心山、七节龙、木鱼山、水兽沱。)
——郭定乾撰
香城宝地春如海,
碧岫丹崖瑞接天。
——郭定乾撰
色即是空,看槛外花开花落,
景还如幻,任峰头云敛云遮。
——郭定乾撰
福地传奇,合仙佛鬼神于一窟,
名花擅胜,与洛阳菏泽共三家。
——郭定乾撰
丹景山牡丹坪联
叶衣大地绸千顷;
花蔚蓝天锦万重。
——刘六四撰
丹景山观柏亭联
松梢月转禽栖影;
柏径风牵麝食香。
——前蜀徐后题丹景山诗集联
丹景山梅谷石牌坊联
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南宋陈亮诗句集联,赵仁春书
丹景山联
女娲补天,落丹景响石;
花神喷艳,举彭州云霞。
——王博石撰书
游丹景山留句
蝉鸣春去早;
花谢我来迟。
——流沙河撰书
关口栅子门联
关而曰口,岂漏东皋皇甫;
彭既云门,常钦司马尉迟。
——佚名
天彭门联
户立千秋归谷口;
门开九碧育田畴。
——郑大菊撰
关口戏院联
演已过成败英雄,泄胸中牢骚块垒;
看许多稀奇因果,到终场报应昭彰。
——杨钧撰
题丹景山联
人到彭门风送爽;
花开丹景水含香。
——黄大华撰
丹景山镇国寺白塔联
独立九峰,天垂日月绕斯影;
横穿百世,地涌山河伴汝眠。
——黄大华撰
联咏丹景山镇
一镇拥三寺,两山对峙开九陇,佛光普照上中下;
万花美四方,三昧品禅饮千杯,牡丹频醉你我他。
——吴维革撰
永定场栅子门联
云拖山色穿街过;
风卷涛声入市来。
——清朝彭州知县熊庭全撰
文翁祠联
大门联
东流不尽汉时水;
西望长陪秦守祠。
——贺维翰撰
祠堂联(1)
既庶何加曰富,既富何加曰教。至道本自尼山,文不在兹乎?独怪二千年历唐宋元明无庙祀
穿堰然后有田,有田然后有收。深思长流湔水,民弗能忘也!足征十七里中士农工贾具天良
——清朝光绪年间彭县训导赵熙年撰
注释
(1)“既庶何加曰富,曰富何加曰教”化用了《论语》的一个典故——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再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庶,人口众多。加,好处;何加,有什么好处呢?这里引申为“给他们做什么好事呢?”富之,使他们富起来。教之,教化他们。
这段话的意思是: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多了之后,该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再做什么呢?”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上联的意思可理解为:
人口多了要让百姓富起来,百姓富裕后要教化他们。这个治国的大政方针原本来自孔圣人的思想,难道文翁治水兴学的善政不符合这个思想吗?唯独奇怪两千年来,经过唐、宋、元、明,彭县(今彭州)一直没有建庙纪祀文翁。
(2)彭县在清代下辖十七个“里”(“里”相当于后来的乡镇),这里用“十七里”指代彭县。
阅读参考
上联赞扬文翁践行孔子的富民教民的治国思想,对彭州两千年没有修庙纪祀文翁表示遗憾。
下联讲文翁筑湔堰的巨大功效(保证了农业丰收)以及百姓永远感恩、怀念文翁。
此联高度赞颂文翁治理湔江、富民教民的德政,以及为民谋福的精神,切合“纪念文翁”主题。
祠堂联(2)
士服教,农畏神,负耒横经,是以没世不忘也。
常志详,班书略,繁田蜀学,功施于民则祀之。
——彭县典史樊寿彭敬撰并书
注释
负耒横经: 耒,耕田的农具;负耒,扛着农具下田耕耘,指代种田。经,经书;横经,横向展读简牍上的经书,指代读书。负耒横经,整体指代耕读传家。
常志,东晋历史学家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的缩略语。
班书,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的缩略语。
繁田,汉繁县(今彭州)的农田;蜀学,文翁在成都创办的学校。繁田蜀学,列举文翁的两大功绩:一是筑湔堰,引湔江灌溉彭州农田;二是兴办官学,教育培养百姓子弟。
参考阅读
上联赞扬文翁德高望重,士人膺服他的教化,农人敬畏他的神明;文翁造就了耕读传家的社会风尚,因此世世代代永远不忘他的恩情。
下联陈述文翁治水兴学的业绩永载史册,指出人民祭祀他的原因——富民教民,造福于民。
祠堂联(3)
修文化蜀,兴利穿湔,二千年养教兼隆,肸蠁神庥配榆社。
归壑降祥,服畴反始,十七里馨香共荐,巍峨庙貌嗣桐乡。
——首事李殿甲、易图伏、温玉良、费鸿勋、李海深、许毖撰勒
注释
肸(xī)蠁(xiǎng),联绵不绝;神庥,神灵护佑;榆社,枌榆社的省称,汉高祖刘邦家乡土地庙,这里借指地方祠庙。这句话的意思是:文翁的恩泽联绵不绝地护佑着彭州百姓,配得上供奉在祠堂里。.
服畴,从事农活;反始,报答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今天的农人耕种自流灌溉的农田,时刻思念着文翁的美德。
荐,祭献。
桐乡,文翁家乡,这里指代文翁(见《辞海》)。
参考阅读
上联缅怀文翁功绩:兴办学校教化四川人民,兴修水利疏浚湔江灌溉彭州农田,二千年来他倡导的养民教民事业方兴未艾;文翁的恩泽联绵不绝地护佑着彭州百姓,配得上供奉在祠堂里。
下联表达彭人敬意:感谢文翁治理水患,降下吉祥,耕种着自流灌溉的农田,时刻思念着文翁的美德;世世代代的彭人,奉上鲜花美酒祭献他,建造巍峨祠庙纪念他。
祠堂联(4)
带水冠山,规逾石室;
饮和食德,绩媲都江。
——首事廖腾芳、李世诚、杨克暄、支学成、易图周、刘春寿、董映福等敬立
注释
“饮和食德”出处:“饮和”语出《庄子·则阳 》:“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食
德”语出《周易·讼》:“六三,食旧德”。 饮和食德:享受和乐,享受到先人
的德泽。
都江,即都江堰;这里指代治理都江的李冰。
参考阅读
上联描文翁祠壮丽风光:它的腰间系着湔江水,头上戴着玉垒山,规模超过石室校园。
下联赞美文翁的业绩:彭人享受了千年的和乐,思念着文翁的德泽,他的功勋与治理都江的李冰媲美。
谒文翁祠联
古堰琼浆流日月;
文翁大德泽山川。
——肖永富撰
咏文翁祠联
挥笔祝翁庙而昌,且把千秋功业,陈于柱上;
引联为其名作表,更将万众思文,奉在堂前。
——黄怀清撰
再题湔江堰联
郡守一锄,千里荒滩成沃土;
湔江九派,万家灯火耀金彭。
——黄大华撰
寺庙道观联
三昧水联
欲识宏图须进步;
不知古迹请登临;
——清朝李调元撰
秀气钟三昧;
层峦并九峰。
——佚名
朝随云出入;
暮戴月推敲。
——佚名
袁盎逞一朝之忿;
晁错念千古之冤。
——佚名
(附故事等资料)
天雨之宽,不润无根之草;
佛门广大,难度怀恶之人。
——佚名
刹城轴线,三迭依山,上中下,平地入青云,岗缠嶂绕;不是仙境成仙境
水作灵泉,千秋享誉,疗饮涂,单纯变圣洁,绩显功高;本非神奇变神奇
——刘六四撰
丹景山寺庙联
丹景山金华寺山门联
丹岳岱宗,竹隐凤凰松隐鹤;
金华古刹,山藏虎豹水藏龙。
——佚名
金华寺正门联
梵宇易宏观,看丹景烘霞,白塔吟风,彭阙生烟,湔水回澜,极目繁田添锦绣;
名山多盛事,记头陀卓锡,太妃驻辇,放翁题谱,升庵赋韵,寄情九陇壮襟怀。
——冯修齐撰,徐无闻书
丹景山金华寺石牌坊联
千载盛概数从头,磴浩岩幽,令前圣纷纷醉倒,检将载籍应无虚;得王勃碑文先导路,料是杜少陵挥毫撰赋,高刺史研墨题诗,陆放翁魂梦迷离,汪元量词肠宛转,杨升淹低回咏叹,黄云鹄迭次攀登,接踵追踪,各贮情怀成默契。任尔铜钟韵寂,玉鼓音沉,肯信名花知始末
一殿巍峨雄绝顶,龙骧虎蹲,有彩霞片片飞来。似此规模堪屈指,明星幻境复何如?目向牡丹坪挈榼赏春,望乡台扶邛眺远,白塔坝精桃响石,鸭绿桥静听鸣泉,天彭阙揽胜探奇,三昧水洗心涤面,仰视俯察,尽多妙处引遐思。趁他明月生辉,清风拂袂,好凭华表证因缘
——王耀南撰
丹景山净水寺联
梵宇易宏规,看丹景烘霞,白塔吟风,彭阙生烟,湔水回澜,极目繁田添锦绣;
名山多盛世,记头陀卓锡,太妃驻辇,放翁题谱,升庵赋韵,寄情九陇壮襟怀。
——四川省楹联学会会长冯修齐撰,著名书法家徐无闻书
丹景山净水寺联
妙在净中,青山了悟;
风来水面,翠藻先知。
(嵌净水二字入联)
——王耀南撰书
天池寺联
天池寺牌坊
妙密无私,十二时中常见我;
蹈着实地,百千三昧是吾师。
——佚名
天池寺五观堂
同沾七宝池中水;
尽是众香国里人。
——佚名
地藏庵
牛心山顶天池寺;
马牧河边地藏庵。
——传为僧人出上联杨升庵对下联
地藏庵在牛心山脚下,彭州到白鹿公路下面,关口大河边。大殿依山而建,山门靠河,河边有一些亭台廊桥。关于地藏庵,本地民间流传着一则关于杨升庵的故事。传说杨升庵和朋友来彭县旅行,来到香火旺盛的牛心山顶。天池寺的僧人高兴的接待了他们,并告诉来客,他们有一个上联“牛心山顶天池寺”对不出下联。杨升庵以“马牧河边地藏庵”为对。僧人说,虽然这对得好,但马牧河边上并没有“地藏庵”。杨升庵等人经过商议,在牛心山下马牧河边上建起了一座庵堂,起名“地藏庵”,坐实了这副对联的内容。
法藏寺联
法藏寺历经千载;
摇亭碑名震五洲。
——佚名
古寺钟鸣重扬佛法;
摇亭碑动再透禅机。
——佚名
风风东土蒸黎乐;
法法西天古寺悠。
——刘六四撰
法藏寺银杏联
红尘滚滚金身正;
冷雨潇潇绿叶鲜。
——邓启君撰
为法藏寺拟联题古银杏
静默历千年,或经宝志培苗,听智中说法,旁观古刹沧桑几度,应成正果;
逍遥经风雨,尽见虬根抱地,有鹤枝摩天,偶向浓荫坐立须臾,当作菩提。
——高光俊撰
为法藏寺拟联
通生灭法,获如来藏,象驾东驰开慧海;
证微妙智,游至道中,凤凰南向礼高僧。
(嵌入“法藏”“智中”“通僧”)
——高光俊撰
为法藏寺拟联
念佛号而通经藏;
礼僧宝时奉法音。
(嵌入“法藏、通僧”)
——高光俊撰
法藏寺书画室
入山来须闻佛法;
回收处即是红尘。
——赵仁春撰书
佛山古寺联
佛山古寺联
龙脉接丹山,好藉地灵昌佛法;
牛心环白水,长留风物丽禅关。
——郭定乾撰
牌坊联
济尘弘密法,天承人意,九陇佛光逢盛世;
通孝发悲愿,地载佛恩,古刹塔影寓真如。
——佚名
佛光绚丽,山色空濛,为九陇创奇观,本是诸天花语遍;
古塔荧煌,寺垣精洁,导十方臻善果,只缘双树慧灯悬。
——佚名
七佛殿
闻梵呗许今朝,观耶自在;
积善缘于后世,贵也坚持。
——萧荣晚撰书
药师殿
心净沐醍醐,信能延寿;
气和融甘露,定可消灾。
——周邦培撰,萧荣晚书
弥陀殿
休从皮相证虚相;
总把诚心融佛心。
——侯明生撰,张正森书
济尘大师舍利塔联
济度百年融显密;
尘劳万事现慈悲。
——冯修齐撰,罗永嵩书
大悲殿联
播慈悲于百千万尘劫;
救苦厄以三十二应身。
——郭定乾撰书
佛山古寺地藏殿
地狱无门,唯善唯恶全凭自己;
天堂有路,成佛成圣不借他人。
——贺上栋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