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总的来看在2024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不仅网路讨论声音量减弱,就连商家也缺乏兴致。不管对于商家还是消费者来说,如今“价格战”已经推不动了。有媒体报道,今年“双十一”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平台之间已经不再全力比拼“最低价”。也就是说随着消费者的更加理性、对于价格的更加敏感,价格战已经无法持续。
尤其是在“双十一”进入尾声之时,电商平台就已经毫无竞争力了。这一现象,应该说就是最为明显的标志之一。
比如说吧,今年的天猫“双十一”晚会也不举办了,让这个曾经的中国电商圈标志性事件也就从此画上了句号。可以说,天猫“双十一”晚会的消失,以及社交媒体上吐槽平台规则声音的随之减弱,都印证了“双十一”消费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史上最长的“双十一”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平台与商家依然“静悄悄 ”的。
再比如,10月8日抖音电商率先推出“抖音商城双十一先享好物节”;而淘宝 、天猫 、京东等电商平台则比往年提前10天左右,在10月14日晚上 8 点同步开启“双十一”活动。与往年相比,促销和补贴的玩法不仅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平台与商家也普遍对销售数据表现淡漠。
众所周知,从2009年由天猫发起“双十一”活动,再到成为所有电商的大型促销活动,这个“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在这些年间已逐渐演变和分化。特别是今年的“双十一”,最大的不同点,表现为平台之间已不再硝烟弥漫地比拼“最低价”了。
显然价格战已经“无法持续”,而随着消费者的更加理性,极致低价已经难以带来陡峭的销售额增长。而另一方面,价格战已经影响到了产品的品质。对品牌和商家而言,这并不利于长期生存。再说电商平台提出“不拼最低价”,这或许不是主动的出击,而更大的可能性是根本就竞争不动了。
有一家知名鞋服品牌电商运营部的相关人士说:“我们也不想打‘价格战’。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因为鞋服的退货率非常高,女装品类的尤其如此。如果只拼价格,不仅盈利削得薄还解决不了我们消化库存的核心问题,对我们的品牌也没有好处。”
令人不安的还有,这并非个例。据媒体报道,多名服装品牌类主理人或者知名品牌的电商运营人士,均提到退货率增加所带来的“困扰”。一位服装品牌主理人表示:“今年退货率大幅度增加,虽然有更多竞争对手入局的因素,但平台的退货政策对消费者也明显更友好。不过,这对我们品牌商家来说,非常痛苦。”
中小商家的处境更加艰难,也是2024年“双十一”购物节不敢言欢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王某在淘宝开店已长达8年,她经营了一家宠物用品店。她说:“今年‘618’期间,100元的东西凑完满减8.3折,加上还有3%的淘金币相当于可以到手是80元,如果还要扣掉花呗、先用后付以及强制运费险,加上发出去的运费和物料等成本我到手就只有70元了,完全赚不到钱。”
虽然传统商家的玩法可能依赖于平台,但也并不完全老套。某品牌电商运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双十一”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持续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和售后服务,各大品牌在营销策略上也更加注重创新和差异化的产品组合或者销售政策来吸引消费者。在“不拼最低价”的喊话下,商家对“双十一”的期待已改变,也就是说流量、成交,已不再是唯一的考核目标了。
一位有10几年经验的电商从业者刘某表示,商品如果有差不多50%以上的毛利,通过“双十一”可能还能赚到点儿钱,但毛利低于30%就没有参加“双十一”的必要了,因为“双十一”有一个满300减50的优惠券,再打个9折,再加上运费险,再加上付费的成本,30%根本就兜不住”。
其他许多电商平台上的中小商家也表示,在如今的竞争环境之下,正在失去对“双十一”的期待。也由于“双十一”活动时间拉长,价值也就不再那么突出了。今年我国各大电商平台的“双十一”促销活动,约在10月中就陆续提前开跑,较去年又提前了一周左右。对此,广东的服装商家张某表示,周期延长却没给销量带来什么明显的提升,“现在一年的活动做个不停,实际上有没有‘双十一’,性质都一样”。
综而概之,民间对于2024年“双十一”的“存在感”,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