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中药材蜜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和思考
彭州市蜜蜂文化产业协会会长 杨启军
蜜蜂通过采集蜜源植物的花粉、花蜜来生产蜂蜜、蜂蜡、花粉、蜂胶和蜂王浆等蜂产品的同时,蜜源植物又因蜜蜂授粉而得到更好的繁衍生息。因此,蜜蜂与蜜源就是一个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即蜜源为蜜蜂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来源,而蜜蜂为蜜源植物的结果、繁殖起到了传花授粉的促进作用。
从长远利益与生态及社会效益方面来说,发展养蜂业,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构筑绿水青山生活环境。因此,养蜂的首要任务和最大利益是授粉和维持生态平衡,其次是蜂产品的收入效益。
1、彭州蜜源植物的种类与分布
彭州地处龙门山腹地,是成都西北部生态屏障,有南去成都、北上德阳、西进阿坝、东返广汉之便,历来为转地放蜂的必经之地;加之彭州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又为全省蜜源最好的地区之一。研究彭州蜜蜂植物的种类、分布、生态环境以及开花泌蜜规律是发展养蜂生产、开拓养蜂生产新局面的基础和前提。根据1987-1993年四川养蜂管理站“川西北主要蜜源植物的调查及其开花泌蜜规律的观察与研究”项目结果表明:彭州市有各种蜜源植物300余种,分属43科,116属,其中主要蜜源植物20种,载蜂量在40万群以上。涉及作物、果树、蔬菜、瓜类、牧草、林木、花卉、药材、香料和饮料十大植物资源。
2、彭州蜜源植物的特点
彭州位于四川腹地,介于北纬32°41′~42°30′之间,海拔横跨400米。由于受大山、平原海拔纬度影响,气候干旱,温度局部相差悬殊,雨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减,无霜期一般在150~200d。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加之小气候明显,造成了蜜源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种类的繁多性上,还表现为同种蜜源在不同气候、不同地域、不同土壤和生态条件下开花泌蜜习性的差异。彭州蜜源受海拔、气候的制约由西北向东南推递,大约有7个月之久。由于川西坝子大陆性气候明显,日照时间长,昼夜时差大,很有利于花蜜的分泌与储存,一般来讲,产量比较稳定。近年来,党中央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建设绿水青山的美好生态,植树造林,种草种树,改善植被状况,为彭州蜂业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光明的前景。
3、彭州蜜源植物的利用现状
养蜂离不开蜜源。虽然彭州蜜源种类繁多,花期长,流蜜稳定。但彭州东西跨度大、气候差别大,受纬度与海拔高度的影响,具体到各地蜜源并不丰富。而养蜂尤其是定地养蜂,当地蜜源的种类不丰富,一年四季蜜源并不衔接。调查当地蜜源的开花时间与流蜜情况,对养蜂至关重要。从总体上来看,龙门山以东的通济、葛仙山、敖平等地区山区及桂花、丹景山、丽春、隆丰地区蜜源较为丰富,附近的德阳、广汉、什邡、新都的蜜源也很丰富,定地饲养蜜蜂的较多,而外地春夏蜜源较少,定地养蜂的很少,秋季蜜源面积大、流蜜涌,是转地放蜂商品蜜生产的主产地。初步统计彭州市共有蜜蜂30万群,其中中蜂8万群,意蜂22万群左右。每年因转地放牧进入彭州境内的蜜蜂多达58万群。
对于转地放蜂来说,彭州蜜源从东到西、由南到北衔接较为紧密,一年四季蜜源不断,是追花夺蜜,转地放蜂商品蜜、蜂蜡、蜂王浆、蜂花粉的主要产地,因此每年有100多万群蜂进入彭州放牧,生产商品等。转地放蜂路线长、成本费用高,劳动强度大,容易造成局部蜂多拥挤,蜜源不稳定,风险大的局面。相对大转地的实情,出现了在本省、市、区内转地放蜂的小转地,克服了大转地的风险大、定地蜜源少的缺点,养蜂收益稳定提高。
对于定地养蜂来说,既可专职养蜂,又可兼顾其他工作,增加收入。如丹景山蜂友朱小云利用业余时间养蜂取蜜,年收入20多万元;葛仙山蜂友阳廷建既养蜂,又做蜂箱,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通济天台山蜂友刘宗寿养蜂、开农家乐,种植党参等药材蜜源和苹果梨杏果树蜜源为养蜂取蜜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蜜蜂为药材、果树授粉提高了果品产量和质量,增加了种植收入,一举两得,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成为当地脱贫致富,走向富裕的典型。
充分利用蜜源地海拔升高与纬度变化前后错落开放的习性,根据彭州地形的特点,进行在全市范围内的定地结合小转地放蜂的饲养方式,追花夺蜜,一年可赶好几个蜜源,从而提高养蜂收入。如油菜花丽春、太平2月初开到3月中下旬开放,一直到蒙阳、九尺、葛仙山7-8月开花,一路连续取蜜生产,自然收入显著增加。在一个镇或者周边也可进行小转地放蜂,先平原后山区连续追花取蜜,增加收入。
彭州各地蜜源不同,开花泌蜜时间、面积、流蜜特点均不相同,龙门山大沟深,蜜源种类多,分布分散零星,适合中蜂定地养殖;葛仙山以下区域虽然蜜源植物种类少,有些在天水流蜜少甚至不流蜜的蜜源在酒泉流蜜非常好,但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流蜜涌,蜂蜜产量高,适合于转地放蜂。因此,充分利用各地蜜源特点,合理安排放蜂路线,通过定、转地结合,来夺取蜂产品丰收,养蜂收益的提高。
目前,还没有专门从事种植蜜源植物来养蜂的事例,养蜂者也不例外。养蜂取蜜,不种蜜源植物。只有结合当地蜜源状况、种植特点利用现有蜜源来养殖蜜蜂的养蜂事业。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种植物无论是农作物、油料,还是中药材、牧草、树木,绝大多数都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如油菜、苹果、党参、苜蓿、刺槐、桃、瓜果等,许多小草、花卉、苗木、自然植被等也是繁蜂的好蜜源。因此,结合种草种树、绿化荒山,发展林果业、经济作物、中药村种植与畜牧养殖等产业,利用其中的蜜源,放养蜜蜂与蜜蜂授粉相结合,相互促进、双丰收,才能发展养蜂事业。
某些种植管理措施和技术不利于养蜂业的发展,如苹果等林果业疏花疏果技术、党参喷洒壮根灵、矮壮素等,不仅减少了开花量,而且壮根灵等对蜜蜂有毒杀作用,导致蜜蜂中毒死亡;然而党参中是否含有农药残留,安全与否,有待于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考查。因此,客观公正评价栽培管理技术和措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授粉蜜蜂的影响,对发展养蜂和生产优质安全食品意义重大。
设施农业的发展,蜜蜂授粉的显著效果和省力的优势,提高了人们对蜜蜂授粉的认识和推广应用水平,随着蜜蜂授粉的需要,对大力发展养蜂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因种植对象的不同,对特种蜜蜂的养殖和反季节繁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熊蜂、壁蜂、切叶蜂的养殖,是解决西红柿、早春开花植物及苜蓿授粉优势昆虫不足的必由之路。
笔者在葛仙山进行蜜蜂为梨花、李花授粉观察发现,当地蜜源种类少,只有中药材,草木栖、蓝莓、黑枸杞、野葡萄、菟丝子、马勺蔓、小蓟等植物,但面积大、泌蜜好,适合季节性养蜂,而且野生授粉昆虫如熊蜂、木头蜂、地蜂、切叶蜂种类多,尤其是切叶蜂在当地利用芦苇的中空茎杆与孔洞、苜蓿的叶子营巢繁殖,易饲养。因此,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蜜蜂的生存环境,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彭州蜂业发展的前景
近年来,随着建设绿水青山彭派之城及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全市各地纷纷把养蜂列入群众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优先发展。养蜂环境不断改善,规模不断扩大;中蜂养殖发展迅速,由“十二五”末的5万群增加到8万群。社会各界投入养蜂事业,带动养蜂业的发展。又因设施农业的发展,人们对蜜蜂授粉的作用认识提高,要求养蜂授粉的企业和个人增加,也为养蜂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如成都纤草地蜜源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投入蜂箱200套,在通济天台山与蜂农签订中蜂巢蜜生产合同,走出“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蜂农”的蜂业发展路子;成都巡诚蜂业有限公司建立中蜂养殖培训示范基地,聘请蜂业专家培训指导,发放蜂箱300多套,扶持农民发展养蜂,形成了“企业+蜂农+基地+协会”的蜂业发展模式。
白鹿镇利用援建和扶贫资金与四川蜜蜂高新技术研究所、白鹿姚家沟签订合同,扶持白鹿发展中蜂养殖业,建成了“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的白鹿蜂业发展模式。天台山亿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蜂箱200多套,邀请蜂业专家考察、培训人员,造福乡村,回馈社会,把养蜂做为当地经济发展、乡亲致富的途径。桂花镇将养蜂确定为优先发展的支柱项目,列入畜牧业发展规划,养蜂事业前途一片光明。
就彭州而言,各乡镇自然资源、养蜂条件基本接近或相同,但发展并不平衡。
通济是彭州市主要的秋季商品蜜生产基地,土地面积大,占全省面积的一半以上,蜜源植物流蜜稳定,收入高,是发展养蜂最有潜力的地区。通过转地放蜂和定地养蜂的试验示范推广,结合制种业、牧草种植与设施农业授粉等,着力发展养蜂业,前途无量,全市发展养蜂业的潜力巨大。
彭州地形复杂,生态独特,多样的生态环境蕴藏着丰富的蜂种资源,是主要蜂类授粉昆虫如中蜂、熊蜂、切叶蜂、地蜂等的理想生存之地,各地野生蜂的种类、分布与生存环境不同,为野生蜂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了蜂种资源。未来彭州养蜂必须走蜜蜂养殖的蜂产品生产与授粉及多蜂种开发利用研究与授粉相结合的蜂业发展之路,形成蜂产品生产与蜜蜂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这是彭州蜂业发展的方向和主要任务。养蜂是环境友好型产业、阳光产业,发展养蜂,就是美化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具体体现。建议在全市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支持和发展养蜂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