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口沸腾的油锅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后来,他经过反复钻研,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秘方”——
巴适的福德酥肉
邓四平/文
川北农村,民风淳朴,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主人家便要大摆宴席,款待众宾。颜色金黄,酥软芳香的酥肉十分吸引众人的眼球。
酥肉是一道流行民间的传统名菜,香酥、嫩滑、爽口、肥而不腻。几乎家家会做这道美食,几乎人人也爱吃这道美味。但真正有特色的酥肉却又并不多见。在流行川北山乡的酥肉之中,尤以蓬安的“福德酥肉”最为有名。
厨师做“福德酥肉”十分讲究:先将猪肉仔仔细细反复地刮洗干净,一般选择的是猪的硬肋肉,五花肉也可以,用菜刀把肉切成条块,加上葱、蒜泥、料酒、味精、食盐、芡粉,大多都用红苕芡粉,掺进少许凉水,用筷子反复搅拌,然后用勺一勺一勺舀出放进热油锅里炸,炸得金黄酥软时起锅,酥肉出锅时,色泽鲜艳、酥而不烂、肥而不腻、香气四溢。有时候,隔几间屋子都能闻到炸酥肉的香气。酥肉可以单独盛进碗盘,成为一道独立的美味。也可以将酥肉放进碗内,嵌进菱形肉块,上笼蒸酥,蒸酥之后,揭开笼盖,扣上一个大碗,反转过来,红艳艳的菱形肉块在上面,金黄滑腻的酥肉在下面。那蒸熟的酥肉又耙又软,粉嘟嘟,软绵绵,香喷喷的,吃起来余味无穷,回味绵软,更是巴适。
蒸好的酥肉取出竹制的蒸笼,香气缭绕,芳香扑鼻,看上去就像一个圆圆的蒙古包一般。技艺高超厨师还会别出心裁地在酥肉的“蒙古包”顶上覆盖上薄薄的一层糯米粥,浇上料酒,撒上几粒葱花,端上桌来,还先要用打火机点燃,等那绿莹莹的火焰燃过之后,才能举箸食用。那薄薄的糯米粥吃起来热气腾腾,芳香糯软,还有淡淡的酒香,沁人心脾。那酥软的硬肋肉早已蒸得又耙又软,不肥不腻;那金黄的红苕芡粉蒸酥肉滑腻酥软,光滑鲜香,咸中带甜,入口化渣,味道鲜美,余味无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酥肉的原料方便易找,制作起来简单方便。红苕芡粉绿色天然,农家自宰自食的生猪肉,天然生态无公害,蒸耙的硬肋肉膘肥肉美,五花肉不肥不腻。做成的酥肉滑腻酥软,便于消化,常食如此正宗地道的美味佳肴,自然是在有形无形之中起到了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良好功效。
在蓬安福德镇上,做福德酥肉最出名的师傅叫做焉三洋。焉三洋说,当年因自己与别人合伙经营的商店倒闭,一时间无以为业,心情一落千丈。母亲看他整日无精打采,心里很是焦急,便在街口为他支起一口铁锅,教授他炸酥肉的方法。没想到这口沸腾的油锅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刚开始,他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所炸的酥肉也只是凑合着可以吃。后来,他经过反复钻研,获得属于自己的“秘方”。改良后的酥肉因其与众不同的口感,名声越来越大。一时间,焉三洋的店面常常是人满为患。“三洋酥肉”也因此被贴上了“福德”的标签,成了当地的美食传奇。
据焉三洋回忆,那时,从早到晚,他的那口油锅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沸腾,从一口锅到几口锅,不断出锅的酥肉仍不能满足需求,许多慕名前来的食客往往需要等上一天的时间,才能吃到现炸的酥肉,甚至发展到要想吃现炸酥肉必须提前10天预约。
逢年过节的时候,前来购买酥肉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但无论怎样忙碌,他在炸酥肉的时候,始终严守自己定下的规矩:肉和芡粉必须是农家的,并且要分开腌制3个小时,除了盐之外不加任何调料,炸酥肉的时候一定要用文火炸30分钟以上,这样做出来的酥肉不仅外酥里嫩,更重要的是口感清爽,吃了不会感到油腻。
后来,焉三洋将制作福德酥肉的绝技传授给了蓬安一个名叫陈红的人,陈红潜心研究,将福德酥肉这门绝技进一步发扬光大,他制作的福德酥肉不但注册了商标,还多次在南充举办的一些美食节中参赛获奖,福德酥肉的名气也因此而越来越大。
一是炸酥肉用材地道。二是炸酥肉不加任何调料。三是炸酥肉时精益求精用心制作。四是买卖公平、价廉物美、童叟无欺、诚实守信。正因为如此等等原因,所以福德酥肉越来越出名,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