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普通话指器物的像棍子的细长部分(包括中空的) ,亦可作这类器物的量词使用,如成都市双流区现在还有个地名叫[一杆旗]。
而过去川方言中常见的” 一杆烟” ,”吃一杆倒床烟” 这些语句 ,随着岁月流逝,已被” 一支烟” 代替。
地方语言往往有偏好,川话中的” 杆” 不止于器物,也延伸到人的肢体方面,例如----
[手杆] 指肩膀以下,手以上,含大臂小臂。
[手杆长] 却需要包括手在内,引伸比喻其人贪婪,爱薅刨,超越本份。
[脚杆] 广义指大小腿及脚,狭义从小腿到脚,[ 脚板儿] 则仅指脚部。然而,[脚板儿翻得快]却用来比喻整个人行动敏捷,小中见大了。
[弯脚杆] 曾经有过的挖苦乡下人的不良市井语言。
[腿杆] 指大腿小腿,不包括脚,注意与[脚杆] 的区别。
[连二杆] 小腿前面那部分,因连接脚和大腿而得名。里头那根胫骨保护层较薄,被外力碰撞会很痛,川话称其为[穷骨头] 。 而[穷骨头发干烧]是外延的俚语,一般用来形容困窘者的异想天开。
[腰杆] 指胸骨背脊之下,盆骨以上的腰肢部分。某些风湿病症寒冷时要痛,反过来说,好像能预测天气变化,因此,在坊间,被戏称为[神仙腰杆]。
另外,与” 杆” 字同音的” 赶” , 也很有趣----
[赶场] 赶集。
[赶溜溜场] 在场镇之间连轴转。
[赶车] 不是北方人驾驭牲口车,而是搭乘车辆出行,其中,”赶” ,有不误时间班次之意。
[赶口] 顺畅而舒爽地吞下食物,用来形容东西好吃。
[赶水师傅] 赶水,迎合潮流,全句指忙于跟风,却缺乏实际能力的人,调侃嘲弄句。
川方言中,“赶” 还是个方位名词----
[哪儿赶] ,[这儿赶]
若溯其本,[赶] 来源于[跟前] ,即眼前立住脚跟的这个地方,是[跟前] 两字的快读,缩略语,发音稍微孟浪一点儿。
至此,可以说,川版句式丰富多彩----
[哪儿跟前?] =[哪儿赶?]=[ 哪里?]=[ 哪(儿) ?]
回答也就顺理成章----
[这儿跟前]=[ 这儿赶]=[ 这里]=[ 这(儿)] 。
童叟无欺,随意选用,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