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微不足道的人,我仅仅是想为成都做点贡献,我最朴素的想法,就是我多养几名员工,为社会做点小事,赚一点点良心钱。
鄙人在成都工作15年,于2019年从某互联网大厂离职,带着回报成都的愿望,成立公司耕耘信息化产业。公司经营最困难的时期,是被无良领导“白嫖”的时期,同时也是疫情最严重的时期,鄙人响应国家号召,在公司经营及其困难的情况下,没有开除一人,没有降过一分钱薪酬,然而拳拳之心,却不想被部分无良之人践踏,这里我实名制举报成都市高新区政法委应急局安全生产监管处处长朱奎,恶意拖欠小企业项目酬劳,逼得创业者公司破产,最终不得不遣散员工,落寞离开成都。试问,如诸如我等小微创业者皆受如此对待,营商环境又会如何?
情况说明:
2022年初,我司应邀支撑成都高新区应急局安监处的 “高新区数字城市安全运营服务”项目,并投入了大量市场资源、研发资源和运营资源进行落地。期间历经了高新区“智慧蓉城”建设的7.28、8.28课题攻坚,还通过了应急局和高投集团组织的三轮专家评审,并建设完成了项目所需的软件平台部分和运营部分。
我司完成的部分工作量已经纳入成都高新区招标的“区级智慧蓉城场景建设项目”中,且完成了招投标,项目有相应的资金支持该部分的工作,成都市高新区政法委应急局安全生产监管处处长朱奎承诺对我司相应工作酬劳所得进行结算,具体方式暂定为由项目中标单位和我司进行商议,就工作成果进行支付。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2023年3月,应急局安监处副处长朱奎突然安排天府新区小微企业,“四川北斗云联科技有限公司”的两位股东“于镭英、崔松”两人和我方商谈,两人表示和朱奎处长是多年的朋友,要求我方低价转让项目和成果,遭到我方拒绝(录音为证)。之后我司仍然坚持研发和运营支撑年,每周皆有工作成果上交给高投。
2023年10月,该项目终于纳入“区级智慧蓉城场景建设项目”中,由成都高新愿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招标,最终由联通(四川)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中标。然而联通中标之后,并未和我司进行任何关于工作上的对接交流。
后来经我司所查,原来真相是这样的:
联通(四川)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将“区级智慧蓉城场景建设项目”的项目外包给了四川北斗云联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之前找我们谈低价转让技术的那家小微企业。
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我司的实际工作成果已被联通(四川)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占有,构成不当得利!
我司有理由推测:此项目整个招投标过程皆由朱奎处长伙同于镭英、崔松两人进行操纵,以侵占他人劳动成果获取巨大利益。然而,傻傻的我们,哪怕在2023年10月项目被对方抢走后,应急局直到12月还在让我方报工作周报和解释招标文件的相关内容等工作。
尊敬的领导,作为一名创业者,深感是时局艰辛,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理应为国分担,为彼解忧,然而生活所迫,不得不提出以下两点诉求:
1、该项目我司从2022年投入至今,已付出大量成本,并取得了当初应急局要求的成果,已经形成事实合同和工作量,请领导帮助我们完成这部分工作量的结算,让已经垫付员工工资的小企业主有应得酬劳。
2、在这个过程中,我方取得的成果被外区公司强行侵占,其中是否产生局方相关人员通过其亲友公司操纵招投标以谋取巨大利益。恳请调查清楚!
附2.部分证明材料
1、从2022年初到2023年底,两年时间内我方运营团队共走访了高新区7个街道、30余个社区、600余家企业和大量群众,研发团队完成了企业端、政府监管端、底层平台等多个模块的研发任务。除日常走访外,还与各街道一起组织开展了100余场各类安全活动和安全培训。尤其在2022年10月至12月,根据区应急局要求,我们组织开展了高新区整个安全学院建设工作,对7个街道的商户、企业、九小街区、院落园区及重点单位共计组织40场线下培训,培训人数共1097人。
2、截至目前,我方共累计运营团队15人,研发团队12人,人工成本、市场成本、管理成本、房租水电、垫付的活动支出、专家费,等共计支出270余万。截至2024年1月,该项目涉及所有企业参与方仍在我方平台上使用各项功能来完成应急局安全生产、消防管理等相关工作,高新区城运中心和应急局相关平台的数据和功能依然来自我方。
此项工作共计进行了近两年时间,所以我方存有大量与高投集团、应急局、街道政府等工作相关的图片、文字、周报、会议纪要、微信沟通记录、录音记录等,如有需要,皆可发布。
(聊天记录仅仅只是很小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