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抱爱回家
——一群知恩图报的火井人
李旭葵
自古以来,都知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涌泉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世界火井,千年古镇。在四川省邛崃火井镇,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地方,在中华文明史上作出重大贡献。早在晋北周建火井镇,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名列四川十大古镇。
火井古镇,青山绿水,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汉唐民风习俗浓郁,自古就是商贾繁庶之镇。历史上有三国诸葛亮征羌在火井古镇教山民制盐,唐初建火井县袁天罡首任县令,西蜀王建时期有女扮男装的著名女诗人黄崇嘏,清乾隆皇帝亲判争火井而发生命案写下了《吟火井》。火井镇近现代还出了世界级雕塑大师、语言文学家、统计学家、一门九师等,先后还有从古镇走出去的十九位画家。
火井镇人自古善良,民风淳朴,知恩图报。难得可贵的是在古镇有一批在改革开放以后,从大山古镇出去闯荡拼搏打工创业,忍辱受苦,靠聪明才智勤劳发财富了,但他们是发财不忘家乡,富了懂得对故乡父老知恩图报,不求名不图利,不需对外宣传,默默无闻地做慈善事业的一群人。
火井籍在外打工创业发财的人,不少是从火井小学校毕业的学子,在学校老师的教育下,他们都懂得如何做人。他们在邛崃西外大山沟里长大,出身贫寒,知道生活的艰难,是家乡父老的关怀,是学校的老师的无私奉献培养,让他们有知识,有报恩家乡的情怀。他们在过去对家庭贫寒读不起书的人,都是个人分别给予经济上的扶持支助,让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能读上书。在他们十多年的支助,有不少的学生能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我为他们的扶教助学的事深深地感动,但当我有心想对他们的事用文字来表达,但每一次总是被他们婉言谢绝,对我说:“能帮助贫困学生读书,能为学校做点事,我们就心满意足了,也是应该做的,不需要对外讲,更不要宣传。没有老师的教育,怎么会有我们的今天。”
做好事善事,知恩图报,这是人的本性。在过去,不少人集资筹款修桥补路,逢年过节对贫困的人都是偷偷地给粮给钱,还恐怕人被人知道了。说做善事被人知了,反而会折寿,这只不过是不愿留名的借口罢,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火井的人做善事,就是这样的人。
三年前,在成都创业发展卓有成就的三位火井人,他们都是知识的人,发财不忘初心,不忘家乡,乐施好舍地做慈善事。有一天相聚,他们不仅都是火井人,而且都是火井小学毕业的学生。交谈中都愿出力支助贫困学生做善事,他们清醒地认识,个人的力量有限,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把这爱心聚一起成团,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组合抱团,共同为家乡,为母校做事。
不少在外地打工创业火井籍的,知道了都纷纷自愿来入伙参加。短时间,形成了有一百多位组合的“尊师助校,抱爱回家的慈善人。还有不少的企业老板和社会上有识之人知道了,虽然不是火井的人,但他们被火井人的善举所感动,不分能力大小,都是平等一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主动参加帮扶贫困学生,支持学校的慈善活动。为政府和社会分忧解难,他们在寒暑假,与学校联系,亲自到家具体调查走访,了解特困学生情况,主动解囊捐钱。筹集捐助资金并亲自发放到特困学生手里,让这些学生能安心读书。他们的善举,从不对外张扬,都是不声不响地进行,让人感动。
今年11月底,天气寒冷了,他们这些人还想到自己曾经读书的火井小学校的老师。他们进学校
火井小学校自1906年办学以来,已是一百多年的老校。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学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崭新的教室,花园般的校园,朗朗书声,完全是桃李芬芳。
学校的许多年轻老师都不是火井本地人,家在邛崃城的,周一早上到校,周五离校。家在邛崃外地的,以校为家,一住就是一学期。
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一楼一底十四间的教师宿舍,宿舍楼修建时间比较久,布局不合理,无独立的卫生间,无热水浴室等,公共厕所又位于过道的尽头,楼内,墙体渗水严重,形成了许多大小不一的黑色霉斑。住宿条件的确太差,让年轻的教师们苦不堪言。
白天站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到了晚上却要发愁,上哪弄点热水洗去一身疲惫。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体谅财政存在困难,让教师能安心留下在山区,尊师重教,抱爱回家不是一句口号,从学校毕业回校的学子说干就干,找了专业建筑公司现场对宿舍楼做了工程预算,整体修缮需要40万费用,发出向火井小学教师宿舍楼修缮工程公益捐赠的倡议。
报恩母校,有钱出钱,无钱出力,不到十天时间,就集资捐款捐物达四十万元。有的企业老板根据自已销售的产品选出质量最好的捐,有捐窗帘、有捐塗料、有的捐空调、有的捐电器、有的捐建材等,学校教师宿舍改造工程而且现场施工、监督分工明确,施工进度和质量责任落实到人,于2024年12月28日己正式举行动工仪式,预计在三月底前竣工。
一群知恩图报的火井人尊师重教,抱爱回家的大爱,值得可歌可泣。世界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地方,千年古镇火井的历史文化一定会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我曾多次需要这群火井人的善举资料,都被婉言谢绝,还多次再三对我说,不需宣传,更不需点名宣传个人。是被他们的善举感动而写下此文,虽我食言,但也沒有具体点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