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之独绣,“凉”缘广结。2024年12月31日,四川彝绣产业推介会在西昌圆满举行。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孟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袁艺,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赵克彬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推介会。凉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娜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上,启动了四川文化产业市州行活动。作为四川文化产业市州行的首场活动,本次推介会旨在搭建文化产业细分领域接洽、推介、交流新平台,支持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激发市(州)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助推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彝绣千年 让世界聆听彝乡声音
冬日的西昌暖阳正好,邛海边上碧波荡漾。上午9时30分,一段惊艳绝伦的彝绣宣传片后,推介会在邛海宾馆正式开始。
本次推介会聚焦民族手工业产业培育提升,旨在推介四川彝绣产业、展示优质投资环境,不断提升彝绣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助力企业觅得更多商机、拓展更大市场,把民族手工业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
凉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娜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凉山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系列决策部署,积极探索“非遗+旅游”“非遗+文创”等非遗传承创新模式,大力推进“协会+企业+合作社+绣娘”的产业发展模式,已建成彝绣就业示范基地18个,彝绣从业人员3.16万名,有力促进彝族妇女就业增收,让凉山非遗“活”起来,让民族文化走出去。未来,将继续深挖彝绣文化、经济、社会价值,全力推动彝绣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绣场变市场”。
刘娜致辞
凉山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绍奎作彝绣产业发展机遇主题推介。他表示,凉山的彝绣已有上千年历史,但彝绣产业刚刚处于发展向上的初期,在原材料供给、龙头产业培育、产品创新、品牌塑造、时尚设计、市场开拓、国际接轨等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迫切需要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彝绣之美、共同创造彝绣辉煌。
陈绍奎作主题推介
“彝”枝独秀 向世界展示彝绣之美
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一针一线上下翻飞之中,一幅幅色彩浓烈大胆、充满彝乡风情、勾勒时代华章的彝绣作品就在指尖缓缓呈现出来。
推介会现场,甘洛县彝针彝线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阿布巫淋,凉山诺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阿牛阿呷作项目推介。阿布巫淋介绍,合作社目前拥有1700名合作绣娘,有与FENDI联名合作、京东母婴彝族妈妈帮帮计划、天安数码城年礼等多项成功商业案例,非常期待与外界深度合作。
阿布巫淋作项目推介
“一位新娘选择了我们的彝绣服装作为婚纱,点击量迅速超过几千万。”阿牛阿呷现场推介了包括白云间、衣迪阿诺系列在内的彝绣产品,引来了现场来宾的阵阵惊叹。就在12月19日,在巴黎卢浮宫举行的“东方云裳巴黎绽放之夜时装秀”上,阿牛阿呷带来的源于彝绣的彝族传统服装服饰,让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直呼“太令人震撼了,从没见过这样典雅的、充满仪式感的盛装”。
彝绣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中传文创投资有限公司IP运营部主任鲜海军,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秘书长熊彦分别代表文创企业、行业协会代表作案例分享。
鲜海军作案例分享
熊彦作案例分享
“彝”脉相承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一根绣花针,带来800余万元的收益。会上,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组织会员杨华珍分享了自己与国际品牌、艺术家进行版权合作,探索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的经验。《功夫熊猫》、《侏罗纪公园》……一个个令人惊艳的刺绣产品让所有人不断拿起手机拍照。“几十年一路走来,凭一根针能有今天的成功,非常艰辛、非常不易。”谈到自己当年和几位伙伴艰苦创业,到如今终于闯出了一条国际化之路,杨华珍真情流露、几度哽咽。
杨华珍作分享
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彝绣企业如何抢抓机遇,实现创新创造发展?四川省文化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晓鹏作特色数字文化IP联动产业创新发展主题分享。他以自贡彩灯大世界等数字化案例为例,畅谈如何用“数字彝绣小切口,撬动产业大发展。”
陈晓鹏作分享
当前四川正大力发展“彝绣+时尚经济”,打造非遗消费新热点,推介会上正式发布了四川彝绣产业发展机会清单。
彝绣,被誉为“绽放在指尖的花朵”。四川彝绣品类丰富、工艺精湛、图案精美,已经形成集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包装设计、市场推广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界的努力下,这朵艺术之花必将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得更加美丽。
川网传媒记者 邓柯
图片: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