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转自:医学界
撰文 | 燕小六、郭雪梅
责编丨汪 航
2025年以来,呼吸道疾病感染人数仍在激增。
1月3日下午1点半,“医学界”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发现,急诊科、感染科、发热门诊区域挤满了人,两个输液室座无虚席。门急诊输液区的叫号系统提示,有61名患儿在排队等待。放眼全国,各大医院的儿科门急诊量均在高位运行。
华中地区三甲医院感染科主任章烨告诉“医学界”,如果以2024年12月初的接诊量为基准,12月中旬门诊量接近翻番,现在则高达5倍之多。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范娟的感受是,这一轮呼吸道感染高峰期比往年晚了约1个月。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门急诊的流感病毒阳性率较上周升高6.2%,部分人群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和人偏肺病毒阳性率呈波动上升趋势。
感染者症状各异,出现新毒株了?
“和我们之前预测的一样,流感从2024年12月下旬前后明显增多,如今门诊病例显著增加。”北京卓正医疗儿科医生孔令凯说。
根据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截至2024年12月29日的一周内,我国各地的流感病毒阳性率直线上升。在多个年龄段中,无论是门急诊还是重症病例,流感都是首位致病元凶。
其中,北方省份的流感样病例增长明显,报告数高于2021-2023年同期。孔令凯介绍,发热(腋温)≥38℃,同时有咳嗽或咽痛,缺乏实验室确诊依据的,都属于流感样病例。
随着儿科、急诊内科、呼吸或感染科的接诊量持续增加,医院到了最忙的时候。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不断通过广播提醒,对于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的患者,急诊科可以提前开具末梢血常规检测单,以加快诊疗流程;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夜间急诊已增至1400-1500人次,翻了近3倍,医院不得不从病房调集医生,支援门急诊。
王先生是其中一位感染者,最初,他只是感觉有点累,喉咙干涩。次日凌晨,体温升至39.1℃,喉咙痛,头晕、无法站立。当晚,他被确诊为甲型流感。
从全国看,甲流在此次呼吸道感染趋势中占主导地位,检测到的4883例流感病毒阳性样本中,99.7%是甲流。但包括王先生在内的不少患者反映,自己存在此前感染从未出现过的头晕等症状,因此怀疑是“新毒株”作祟。
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判。北京市海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颜卫峰解释,同样一个病原菌,作用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的症状会有细节差异。比如,有的人得了流感,可能更多是咽痛、流鼻涕,另一个人可能觉得头晕、嗓子疼、咳嗽加重。
根据流感监测周报,A(H1N1)pdm09亚型是我国本轮流感流行的主要毒株,在流感阳性样本中的检出率高达99.6%,并非新型毒株。章烨也说,对大多数感染者来说,本年度流感并未表现出更强的致病力。
人偏肺病毒来势汹汹,专家提醒谨慎用药
虽然并未出现新毒株,但多名受访者均提到一个新变化:人偏肺病毒感染病例数较往年多了起来。
北京市疾控中心分析,截至2024年12月30日,感染比例最多的5种病原体依次为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肺炎支原体、新型冠状病毒、腺病毒。
尤其是在14岁及以下人群中,人偏肺病毒阳性率近期波动上升。此外,人偏肺病毒还是南北方省份住院严重感染病例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