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河南多地烟草公司发布应届生录取名单,多个一线生产操作岗位上出现香港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的毕业生身影。
录取名单显示,浙江中烟杭州、宁波两地的生产技术操作岗拟录取了123人,其中不乏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香港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的毕业生;济南卷烟厂招聘了95名应届生,包括3名博士研究生;河南中烟的录用人员名单中也出现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985高校的身影。

对此,不少网友质疑高学历人才在卷烟厂干原本专科生也可以做的操作工作,属于人才浪费。
一名在湖北某烟厂的一线员工则直言,在目前的就业经济形势下,高学历人才的选择可以理解,“大多数人读书都是为了找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比起学历浪费,吃饱肚子更重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此类现象不足为奇,也不应该质疑或者批判。就业市场是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这种背景下,“人才浪费”是一个非常陈旧的观念,“学生选择去卷烟厂,是结合自身能力、现实就业情况以及薪酬等多方因素做出的选择”。他强调,要让大学毕业生形成多元就业观念,就需要消除对行业、职业的偏见和歧视,尊重学生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