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97|评论: 7

[转帖] 航空专家回到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4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航空专家回到中国。
前达索航空航天物理学家离开美国前往中国领导新能源研究。
陈沪东是流体动力学模拟领域的先驱,流体动力学模拟在国防和其他高科技行业中都有应用。
杰出的计算物理学家陈沪东——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在工作40多年后离开美国,前往中国全职工作。
今年4月,陈从跨国软件公司达索系统公司的科学主管职位上退休。达索系统公司是法国达索集团的一部分,该集团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战斗机制造商之一,包括“幻影”和“阵风”。
根据上个月发布在浙江大学网站上的招聘启事,这位软件行业资深人士加入位于中国东部城市杭州的著名学府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CEE
CEE表示计划成立一个由陈领导的团队,以解决中国能源转型和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战略需求
该团队将研究计算方法和软件开发,以促进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工程中的深度
陈还将为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下一代优秀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1-14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爱国工程师回国效劳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转发

发表于 2025-1-15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国研究电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7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美华人科学家回国潮还在加速。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12月23日报道,著名顶尖华人生物学家王存玉已离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盟北京大学,担任该校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12月18日,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隆重举办“明德尚道 · 厚积新章”高质量发展论坛,庆祝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一周年。该院网站消息提到,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存玉等出席会议。
中国工程院资料显示,王存玉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学院副院长、口腔生物学和医学系主任、讲席教授。同时他是UCLA工程学院教授,肿瘤研究所和干细胞研究中心的成员。
王存玉主要在分子信号,口腔医学和转化医学等领域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就。关于NF-κB转录因子调控癌细胞死亡和耐药的理论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前正指导着肿瘤的临床治疗试验。在头颈部和口腔鳞癌生长和转移方面开展一系列原创性的工作;发现慢性炎症和骨代谢疾病中骨形成受抑制以及肿瘤骨转移的分子机理;首次发现三个组蛋白甲基化酶表观遗传调控成人干细胞的功能和命运。
王存玉在包括有国际影响的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0多篇,累计被引次数超过13000次,获得美国立卫生研究院优异奖和国际牙科研究会杰出科学家奖等10多项。作为第一位来自大陆的学者,2011年当选为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年来在美国政府的歧视性打压政策下,越来越多的在美顶尖科学家选择回国任职,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涌现一股世界顶尖科学家的“加盟潮”,其中不仅有中国出生的华裔学者,也不乏外国学术专家。
顶尖科学家们为何离开西方前往中国?在个人发展机会之外,这些研究人员还有着各考量,包括在海外缺乏归属感、担心美国政治环境等。但不论是华裔还是外国专家,都表示中国不断提升的学术实力和青年人才储备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
12月5日,此前离开西方前往中国的顶级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十年,美国政府对中国科学家表现出严重歧视,这些科学家除离开美国别无选择,因为他们只有在支持性的研究环境中才能展现出最佳工作状态。他同时指出,这种人才外流对美国来说是不幸的,因为这将会削弱其自身的研究能力。


发表于 2025-1-18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专家才是好专家!

 楼主| 发表于 2025-1-27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畅行蓉都 发表于 2025-1-18 08:58
这样的专家才是好专家!

据香港《南华早报》1月8日报道,著名生物专家胡懿娟日前已回国至母校北京大学全职任职。她此前在美国埃默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与生物信息系任教,在美生活20余年。
胡懿娟去年7月起加入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现为全职教授,同时是北大统计科学中心的教员。根据北大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去年11月发布的一则课题组招聘启事,胡懿娟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也是国家级高层次海外人才项目获得者。
根据北大BICMR发布的简历,胡懿娟2005年本科毕业于北大数院,2011年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获得博士学位。2011年起,她在美国埃默里大学任教近13年,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目前尚不清楚胡懿娟具体是何时离开的埃默里大学。但《南华早报》提到,2019年5月,这所美国私立高校曾因突然解雇两名华裔神经科学家而引发广泛关注。
当时,埃默里大学医学院以“没有完全披露来自国外的研究经费来源和在中国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工作情况”为由,解雇著名遗传学家李晓江、李世华夫妇,两人共同的实验室也被解散。李晓江则强烈否认该指控,表示自己从2012年以来每年会向校方说明其国外研究活动,也早就其在中国的工作征得校方同意。
李晓江原本是埃默里大学终身教授。就在实验室遭到关闭的几个月前,李晓江和李世华曾宣布,其团队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亨廷顿舞蹈病”基因敲入猪,为治疗这种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更为理想的动物实验模型。二人遭解雇后,之前与其有密切合作的暨南大学宣布全盘接收其团队归国继续其研究工作。
胡懿娟的研究主要集中开发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复杂组学数据的统计理论和方法。根据埃默里大学网站此前发布的简历,她曾在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内的许多著名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是BMC Bioinformatics和Statistics in Biosciences等生信领域顶尖期刊的副编,也是多个国际学术协会的成员。
去年11月,北大BICMR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针对胡懿娟的“新入职教师访谈”。谈及选择来到北大BICMR工作的原因,胡懿娟表示,BICMR是一个极高的平台,在全国数学相关领域中具有引领作用。
BICMR的管理理念开放、自由,几乎没有限制,让人充满干劲。在这里还能接触到中国一流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不仅能极大地推动我的研究工作,也让我欣喜于能够参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才。
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启动“中国行动计划”,宣称旨在调查被认为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商业机密窃取和经济间谍活动,此举广受诟病,被指控冻结正常学术合作,助长反亚裔种族偏见。尽管拜登政府上台后于2022年终止该计划,但其造成的寒蝉效应仍然笼罩着学术界,不少在美生活工作多年的华裔学者因此回到中国。
去年7月,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SCCEI)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离开美国的在华出生科学家人数正逐渐增加,从2010年的900人上升到2021年的2621人。PNAS上刊登的一项调查称,在美国实施“中国行动计划”三年多后,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华裔科学家感到不受欢迎,72%觉得不安全,约70%因调查担惊受怕。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