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下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代表四川高院向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报告。
报告中提到,去年一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85.97万件,审、执结168.16万件,审判质效连续两年达标率100%,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四川现代化建设。
严惩暴力伤医、假借助农摆拍牟利
2024年,四川法院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审理就业、医疗、消费等领域涉民生案件12.92万件。判处假借助农摆拍牟利的主播阿西某某等有期徒刑;妥善审理涉预付式消费、“星期猫”等案件,某商家谎称“盲盒中奖概率已进行司法鉴定”,被认定构成虚假宣传。
严惩暴力伤医、假医害人案件。判处向医务人员泼洒汽油、放火未遂的郭某某有期徒刑,判决无资质实施医美手术致人右眼失明的美容店赔偿34万元,让群众有保障、有“医”靠。
开展轻罪治理试点,针对醉驾发布典型案例,协同街道、社区在酒店、餐馆等场所加强宣传警示,对13人免予刑事处罚,醉驾案件同比下降12.49%,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
针对公众所关心的热射病难以被认定工伤的案件,省法检“两长”同庭办理全省首例热射病工伤认定案,激活职业性中暑应认定为工伤的“沉睡”条款,为高温作业者带来法律“甘霖”。
妥善审理涉“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跨境贸易等民商事案件501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助力川企放心出海、外企安心来川。
规制大数据“杀熟”,严惩电信诈骗
妥善化解互联网金融、消费等纠纷7821件,规制“水军”控评、大数据“杀熟”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某公司研发App网络刷单1.90亿笔,获利3.80亿元,被判处虚假广告罪。
开展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专项行动,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强化会商研判、案件侦办移送、涉案物品处置,审理涉食药安全案件407件826人,对用生理盐水冒充九价HPV疫苗进行销售、注射的许某某判处刑罚。
深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整治,制定跨境电诈系列案办案指引,重惩集团头目、骨干和幕后金主,245人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过去一年,全省法院共执结案件47.87万件,执行到位1810.94亿元,居全国前列。
为此,四川法院联合41个省级单位深化信息联查、失信联惩,建立“执行110”快速反应机制,统筹调度全省执行力量全天候查人找物、扣押查封。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为农民工等群体执行到位149.85亿元。
严惩拒执行为,依法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名单45.25万人次,拘留1.76万人、罚款6036人、判处拒执犯罪257人。
全心呵护未成年人,严厉打击性侵、拐卖、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犯罪,对31人宣告从业禁止。省法院专设少年审判庭,统一指导全省法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