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24|评论: 4

咱们老祖宗骂人,可以斯文到什么程度?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版主 推广达人

发表于 2025-1-22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韵风雅集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在现代社会,当我们遭遇令人不快之人,愤怒涌上心头时,脱口而出的可能是直白且略显粗俗的话语。



但在千百年前,老祖宗们在面对同样情境时,展现出的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骂人”智慧。



古代文人墨客讽刺起人来,那叫一个含蓄文雅。他们不会破口大骂,而是用精妙的文字、巧妙的典故,将对他人的不满与讽刺藏于其中。



这就好比一壶陈酿,初尝时或许只觉词句优美,细细品味,方能咂摸出其中辛辣的讽刺之意。



譬如摘录的这句诗,出自唐代韦庄的《忆昔》。意思是,树前点上明烛亮如白昼,身处美女群中忘掉春秋。



上半句则是以蜡烛“长似昼”来形容王公贵族日夜不分地饮酒作乐,将黑夜都当作白天一样歌舞升平。

下半句则是描述,这些人沉浸在桃花盛开的春日美景中,却忘记了肃杀的秋日也会到来,万物会凋零。




这句诗乍一看辞藻华丽,实则是讽刺那些只图享乐,却不去思考未来,不去关心国家大事、社会变迁的贵族们。



与宋代林升著名的那首《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其实是异曲同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版主 推广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5-1-22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是宋代曾巩的《咏柳》。



从文字表面上看,上半句是在描绘早春时节,那些柳树的枝条尚是初生的嫩绿,却因一阵东风的吹拂,便开始肆意摇摆、狂舞不止的景象。



但在这简单的自然描写背后,隐藏着诗人深刻的讽刺意味,因为诗人下一句的笔锋一转,给出了对“柳条”的警告。



这些飞舞着的柳条,只会让漫天的柳絮飞扬,企图遮蔽日月光芒,却不知有一日秋日也会来临,天地之间会降下寒冷的霜冻,届时等待着柳条的就只有枯萎凋零了。



其实,这首诗是诗人在嘲讽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柳条”便指的社会上的一些人,他们本身或许还没有真正的实力或成就,就像柳条还未变初黄,尚未成熟,也未展现出真正的价值。



可他们一旦有了点外部助力,比如机遇、权势或是流行风潮,这些人立刻就变得得意忘形,夸张地展示自己,甚至变得狂妄自大。



即使是现代社会,这个现象也屡见不鲜。“柳条们”或许本没有多少真才实学,但一旦搭上了时代的快车,或是得到了某个权贵的赏识,便立刻趾高气扬,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模样,却不知道东风也有过去的一日,秋霜也会降临。



诗人通过这首诗,巧妙地讽刺了社会上这种“倚势而狂”的现象,也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认清自我,不要因一时的风光而迷失本性。

2022年优秀版主 推广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5-1-22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5-1-22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斯文人骂人庸俗之辈理解不了。哈哈哈!

发表于 2025-2-2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居然是岁月静好的意思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