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被处决
韩复榘(1890年1月25日-1938年1月24日),字向方,直隶省顺天府霸州胜芳镇(今河北省霸州市)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后来出任山东省主席,在抗日战争中,因其不战而放弃济南并密谋反蒋,被蒋介石以“违抗命令,擅自撤退”的罪名枪杀,享年49岁。
1601年-利玛窦来到中国北京传播基督教
1601年1月24日 (农历腊月廿一),利玛窦来到中国北京传播基督教。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610年),字西泰,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1582年(明万历十年)被派往中国传教,直至1610年在北京逝世,在华传教28年,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传教士之一。
一、传播天主教,开创“利玛窦规矩”
利玛窦来华后,先后在澳门、肇庆、韶州、南昌、南京、北京等地传教。利玛窦对中国传统的习俗保持宽容的态度。他容许中国教徒继续传统的祭天、祭祖敬孔,认为只要不掺入祈求、崇拜等迷信成分,本质上并没有违反天主教教义。他还主张以“天主”称呼天主教的“神”,并指“上帝”概念早已存在中国上古文献中,中国传统的“天”和“上帝”本质上与天主教所说的“唯一真神”没有分别。利玛窦本人更穿著中国士人服饰。
利玛窦成功地觐见皇帝,在士大夫中建立良好声誉和关系,开启了日后其他传教士进入中国之门,也开创了日后200多年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方式:一方面用汉语传播基督教;另一方面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
利玛窦的传教策略和方式,一直为之后跟随他到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所遵从,称为“利玛窦规矩”。
为了减少传教阻力,使教义更加易于为中国人特别是上层人士接受,利玛窦把基督教演绎成一种类似于并能兼容儒教的伦理体系——删去了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的童贞女之子身份、特别是“人人平等”等内容。利玛窦还尽量避免谈论基督教的神学。
在利玛窦的影响下,到1605年,北京已有200人信奉天主教,当中有数名更是公卿大臣。这当中最著名的,也是后来对他的传教事业帮助最大的,当属“圣教三柱石”——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
利玛窦的宗教著作、译著主要有《天主实义》、《天主教要》、《二十五言》、《主的祈祷》、《圣母赞歌》、《教理问答书》等。
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利玛窦向中国社会传播了西方的几何学、地理学知识以及人文主义的观点,开了晚明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
利玛窦与徐光启等人合译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前六卷),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原有的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习惯,改变了中国数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几何学方面,还与徐光启、李之藻等共同翻译了《同文算指》、《测量法义》、《圜容较义》等。
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先后被十二次刻印。
利玛窦所写的第一部中文著作《交友论》,收入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大师爱拉斯谟等人关于友谊的格言上百则。
同时,利玛窦还积极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首次将《四书》译为拉丁文;与郭居静神父一同编修了第一本中西文字典《平常问答词意》,首次尝试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
三、后世评价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利玛窦到北京四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词》中对利玛窦的评价可以代表天主教会的观点:“利玛窦神父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化交融’的领域上。他以中文精编了一套天主教神学和礼仪术语,使中国人得以认识耶稣基督,让福音喜讯与教会能在中国文化里降生。由于利玛窦神父如此道地的‘做中国人中间的中国人’,使他成为大‘汉学家’,这是以文化和精神上最深邃的意义来说的,因为他在自己身上把司铎与学者,天主教徒与东方学家,意大利人和中国人的身份,令人惊叹地融合在一起。”
美国《生活》杂志将利玛窦评为公元第二千年内(1000年—1999年)最有影响力的百名人物之一。
四、利玛窦墓
1610 年5月11日,利玛窦因病卒于北京,终年59岁。
按照当时惯例,西方传教士死后本应移葬澳门,但在内阁首辅叶向高等人的斡旋下,万历皇帝破例准许利玛窦葬于北京西郊的藤公栅栏,使其成为首位葬于北京的西方传教士。
利玛窦墓现位于北京西城区官园桥附近的北京行政学院院内。汤若望墓、南怀仁墓位于左右两侧。1984年修复后共保留有63名传教士的墓碑。利玛窦和其他传教士墓地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等特区并题词
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3个经济特区。26日,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视察时,小平同志说,这次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景象。深圳的建设速度是相当快的,蛇口更快。小平同志还说,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政策的窗口,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特区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收入可以高一点。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平均主义不行。2月7日至10日,邓小平在视察厦门经济特区时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1924年-黄埔军校开始筹建
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下令筹备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邓演达、王柏龄等为筹备委员会委员,并指定以黄浦旧水师学堂和陆家小学旧址为校址。在一大期间,廖仲恺就军校问题向各省代表作了专门讲话,要求他们回到本省帮助搞好秘密招生工作,选拔忠诚可靠、能做事者报考黄浦军校。
1953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云南省下辖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美丽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镶嵌在祖国南疆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特有的节日“泼水节”于每年4月中旬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